2013年自考中國現代文學史筆記第三章(2)


三、愛國情思的抒發
從《女神》中的《爐中煤》的年輕女郎,《鳳凰涅?》中更生的鳳凰等形象,不難看出詩人對于祖國的深沉眷念與無限熱愛。
簡述郭沫若小說的基本傾向和創作特色
1、 郭沫若小說的基本傾向是強烈的愛國心和大膽反抗舊世界的叛逆精神。
2、 創作特色是主情主義,這種主情主義是屬于浪漫主義范疇的,是受到現代主義的影響。如《殘春》就是“五四”新文學中最早運用意識流手法的作品。
3、 歷史小說在郭沫若的小說創作中占有一個特別的位置。他們幫助讀者明善惡之分,知興亡之理。
分析《女神》的浪漫主義特色
郭沫若的《女神》是一部浪漫主義詩集,主要特色有:
1、 浪漫主義精神。浪漫主義重主觀,強調自我表現。《女神》是“自我表現”的詩作,詩中的鳳凰等,都是詩人的“自我表現”。詩中的“自我”主觀精神,是強烈的反抗、叛逆精神,是追求光明的理想主義精神。
2、 噴發式宣泄的表達方式。浪漫主義以直抒胸臆為主要表達方式,詩中的直抒胸臆表現為噴發式的宣泄,《鳳凰涅?》等詩最典型地體現這一表達特點。
3、 奇特的想象和夸張。如從民間天狗吞月,想象為天狗把全宇宙都吞了,“如大海一樣地狂叫”等。這種極度夸張的奇特想象最能表現強烈的個性解放要求和對舊世界的反抗、叛逆精神。
4、 形象描繪的方式上,具有英雄主義的格調。
5、 語言方面,帶有強烈的主觀性的色彩。一些描寫自然的語句中,染上詩人當時的主觀感覺。
分析評價《女神》在中國現代新詩發展史上的地位及不足
郭沫若的《女神》是開一代詩風的新詩集。這就是它在新詩發展史上的地位。
一、思想內容上。《女神》體現了“五四”時代精神。它徹底反帝反封建和反抗一切舊勢力的革命精神,對光明的向往等,是最強烈地體現了“五四”狂飆突進的時代精神。
二、在藝術上,《女神》是中國浪漫主義新詩的開山之作,開拓和形成了浪漫主義新詩流派。《女神》以鮮明的浪漫主義獨樹一幟。它強烈的感情,偉美的藝術形象等對當時和后來的浪漫主義詩人發生重要影響。
三、在詩歌形式上,《女神》是自由體詩的一個高峰,為詩歌的革新和創造樹立了榜樣。它完全沖破了舊詩格律的束縛。詩節、詩行長短無定,韻律無固定格式。
不足之處:
1、 他把形式的自由強調到絕端的地步,造成有的詩一瀉無遺,有的詩過于散文化。
2、 有的詩用語造句屬于生造,還夾入一些歐化語法。
分析郭沫若抗戰時期歷史劇作的基本思想
郭沫若在抗戰時期的歷史劇基本思想是:
1、宣揚“舍身報國”的愛國精神,鞭撻賣國求榮的民族罪人。
《棠棣之花》敘述的是戰國時義士聶政刺韓相俠累的故事。聶政是重義氣的俠客,但他刺俠累的行為超出了“士為知己者死”而升華為雪家國“公仇”而舍身報國的崇高行為。
《屈原》中的屈原代表的是愛國的政治路線,以鄭袖等為代表的賣國路線。劇中的屈原受盡迫害而始終堅持斗爭。
3、 宣揚“把人當成人”的民權思想,鞭撻了暴君的黑暗暴政。
《虎符》寫的是姬夫人舍身竊符,竊符后為不辱信陵君名聲而自戕身亡。整個劇本貫穿著“把人當成人”的主題思想。
《高漸離》歌頌義士高漸離為刺暴君秦王不惜犧牲個人性命的英雄氣概,宣揚了“除掉暴君”的思想。
分析郭沫若歷史劇的悲劇精神
1、 以正義力量對垂死力量的對比懸殊的勇敢抗爭及其過程中身歷的磨難與痛苦。如屈原
2、 經常使人物處于兩難處境,來創造濃郁的悲劇情境,從中展示正義人物人格與道義的美。如聶?在揚弟英名與自取滅亡上的現實矛盾等。
這些歷史劇充滿著悲壯的情緒,標志著中國現代悲劇藝術的新進展。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