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政治經濟學復習重點內容(25)


十.相對過剩人口.
1.相對過剩人口的涵義:是指相對于資本的需要說的,或者說,是勞動力的供應超過了資本對它的需要。
2.相對過剩人口的主要形式;流動的過剩人口;潛在的過剩人口;停滯形式的過剩人口。
3.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同資本積累過程中資本有機構成變化的關系。
1在資本主義發展初期,資本積累過程中曾經存在過資本有機構成不變或變化緩慢的情況,這樣可變資本酒會與資本總額按同一比例增長,于是,便會出現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超過勞動力供給的現象。2然而,在資本主義發展起來以后,在資本積累過程中資本有機構成的不斷提高,意味著在全部資本中,不變資本所占比重日益增加,而可變資本所占比重則日益減少。資本對勞動力的需求也就會日益相對地減少,有時還會絕對地減少。導致相對過剩人口的形成。
4.資本主義的人口規律。人口過剩完全是資本主義制度所造成的,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人口規律(P108)
5相對過剩人口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條件。
1第一,相對過剩人口,是可以調節和滿足不同時期資本對勞動力需要的產業后備軍。
2第二,大量事業人口的存在有利于資本家加重對工人的剝削。
3可見,相對剩余人口既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又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存在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任何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都不可能也不會真正愿意消滅失業人口。
十一.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作用和趨勢
1.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作用:資本主義的進步歷史作用有使社會勞動生產力的提高和勞動的社會化。
2.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產生。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建立,便產生了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即資本主義基本矛盾。
3.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尖銳化隨著資本主義的發展,在資本不斷積累過程中,生產社會化策劃能夠度日益提高,而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卻越來越集中在少數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越來越成為社會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嚴重障礙。
4.20世紀,特別是二次大戰后的50多年來,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經濟條件出現了一系列的新情況和新現象,為社會主義準備了更堅實的經濟條件,有利于向社會主義轉變。
5.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解決,客觀上要求以社會主義公有制代替資本主義私有制。所以,資本主義制度必然要被社會主義所替代,這就是資本主義積累的歷史趨勢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