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政治經濟學復習重點內容(11)


二.國民經濟比例關系。
1.含義、實質、及保持協調的意義。
1在國民經濟和社會再生產的各個部門之間、各個環節之間,各個地區之間,存在著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密切聯系,這種聯系的數量表現和對比,就是國民經濟的比例關系。
2國民經濟的比例關系的實質,是把社會總勞動(包括物化勞動和活勞動)按照一定比例分配于國民經濟的各部門、各環節、各地區的反映。
3在一個社會的國民經濟發展中,保持比例關系的協調與平衡可使社會總勞動得到有效利用,發揮各種生產要素的功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促進社會經濟的增長與發展。
1、比例關系的類型:
綜合性比例:即對國民經濟整體發展具有綜合性和重大影響的比例關系,如兩大布雷的比例,只類和消費的比例。
部門之間的比例:包括物質資料生產部門之間、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之間、物質資料生產部門與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之間的比例等。
部門內部的比例。
地區之間的比例。
社會再生產各環節的比例。如生產與分配,生產與交換的比例。
三,國民經濟的產業結構
1.產業的含義:產業是國民經濟中各個物質資料生產部門的總稱。廣義的產業包括非物質生產部門在內。
2.產業結構的含義:首先是指國民經濟中各個物質生產部門之間及其分部門之間的組合構成狀況,以及它們在社會生產總體中所占的比重。同樣,廣義的產業結構,包括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的構成在內。
3.狹義的產業結構的類型4種:兩大部類產業結構,農重輕產業結構,傳統與新興產業結構,生產要素密集度產業結構。廣義的產業結構類型是將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和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綜合起來加以考察,通常劃分為三次產業,形成一、二、三產業結構。一般說來,第一產業是農業,二工業和建筑業,三是除一二產業外的其他各業
4.產業結構的演進趨勢。
各個國家的產業結構,總的來說,呈現出逐步優化升級,由低級向高級逐漸演進的趨勢。
1兩大部類產業結構的變動趨勢是,制造消費資料部類所占比重逐漸下降,制造生產資料部類所占比重逐漸上升。
2農重輕產業結構的變動趨勢是,農業比重逐漸下降,工業比重逐漸上升,工業中的輕工業比重逐漸下降,重工業比重逐漸上升。
3傳統與新興產業結構的變動趨勢是,傳統產業逐步被新興產業所替代,新興產業逐漸成為主導產業。
4生產要素密集度產業結構的變動趨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比重逐漸減少,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日趨發展。
5三次產業結構的變動趨勢是,第一產業比重逐漸下降,質量日益提高,第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第三產業的比重逐步提高。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