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知識點總結(17)


6.什么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答:(1)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
(2)在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中,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社會分工這兩個條件的存在,客觀上決定著商品生產者的勞動必然具有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雙重屬性。
(3)私人勞動與社會勞動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因為這一矛盾決定著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生產者的命運。
7.簡述價值規律的內容和表現形式。
答:(1)價值規律是商品經濟的基本規律。價值規律的基本內容和要求是:商品的價值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商品交換以價值為基礎,實行等價交換。
(2)價值規律作用的表現形式:價格總是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這就是價值規律的表現形式。
8.試述價值規律在私有制商品經濟中的作用。
答:價值規律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以下三方面作用:
(1)價值規律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生產各部門之間分配的比例,即調節社會資源的配置。
(2)價值規律自發地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3)價值規律會引起和促進商品生產者的分化。
9.為什么說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
答:(1)勞動力是人的勞動能力,是人的體力和腦力的總和。勞動力成為商品,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勞動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勞動力和勞動者靠出賣勞動力為生。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中勞動力才成為商品。
(2)資本是能夠帶來剩余價值的價值。
(3)資本總公式表明,貨幣在運動中發生了價值增殖,從形式上看,資本總公式是同價值規律相矛盾的。
(4)要解決資本總公式的矛盾,關鍵在于說明剩余價值是哪里產生的。剩余價值不在流通中產生,但離不開流通。
(5)在流通中,資本家只有在市場上購買到一種特殊的商品即勞動力商品,它有特殊的使用價值,通過對它的使用能創造價值和剩余價值。勞動力商品的這種特性使資本家的貨幣得到增殖,使貨幣轉化為資本。因此,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
10.簡述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和使用價值以及勞動力商品的特點。
答:(1)勞動力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和再生產勞劫力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包括以下三部分價值,一是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用以再生產他的勞動力。二是勞動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用以延續勞動力的供給。三是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用以培訓適合資本主義再生產所需要的勞動力。
(2)勞動力的價值決定的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它包括歷史和道德的因素。
(3)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也具有重要的特點。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僅能創造出價值,而且能夠創造出比勞動力自身的價值更大的價值,從而能為它的購買者帶來剩余價值。因此,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前提。
最新資訊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
- 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包上線!真題匯總+必背10頁紙+高頻100題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