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西方經濟學重點知識(37)


3、 新凱恩斯主義是如何解釋價格、工資粘性的?請加以評論。
為了說明非市場出清,新凱恩斯主義者首先確立了工資和價格粘性的理論基礎。他們區分了名義粘性和實際粘性和實際粘性。名義粘性是名義工資和名義價格不能按照需求的變動而相應變動,實際粘性是一種工資、價格相對于另一種工資或價格變動遲緩。新凱恩斯注意對名義粘性和實際粘性在最大化和理性預期假設下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釋。這些解釋包括:菜單成本論、交錯調整價格和交錯調整工資論、不完全競爭論、市場協調論、勞動市場論和信貸配給論等。
菜單成本論認為,菜單成本的存在阻礙廠商調整價格,所以價格有粘性。菜單成本是指廠商每次調整價格要花費的成本,包括研究和確定新價格、編印更改價目表等所費的成本。另外,菜單成本也包括調整價格的機會成本。廠商只有在調整價格后的利潤增加量大雨菜單成本時,才會調價。因此,菜單成本的存在,是廠商不愿意經常地變動價格,所以價格水平有粘性。
交錯調整價格及交錯調整工資論認為經濟當事人調整價格的時間是交錯進行的。交錯調整導致價格和工資具有慣性。因而,即使存在理性預期,政府政策仍有積極作用。
不完全競爭論認為,在不完全競爭市場中,廠商利用壟斷力定價時,價格通常不會隨著總需求的變動而變動,價格對總需求變動不敏感。另一方面,總需求變動具有外部影響,可以通過宏觀經濟中各經濟當事人之間的相互作用而放大,導致經濟波動。在不完全競爭條件下,經濟不存在自發趨向于充分就業的機制,因而需要通過政府干預才能提高效率,增進社會福利。
市場協調失靈論是新凱恩斯主義為解釋非市場出清原因而提出的一種新理論。市場協調失靈論從市場機制不能協調眾多經濟當事人的行為來說明市場失靈。他們認為,在一個由許多經濟當事人構成的經濟中,盡管每個經濟當事人都是理性的,他們之間的行為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然而,每個經濟人的市場力量都很小,單個經濟人無力協調整個經濟行為,從而導致市場失靈。市場協調失靈,使市場機制不能確保經濟處于有效率的均衡狀態,只有通過國家干預,才能改變協調失靈的狀況,使資源得到優化配置。勞動市場論從多個角度討論了工資粘性和失業的原因。在新凱恩斯主義看來,隱含合同、局內人的壓力、效率工資等都是工資粘性的原因。隱含合同是指風險中性的廠商與風險厭惡的工人之見存在著非正式的協議;局內人與局外人之間的差別使得廠商面臨著來自于廠商內部在職工人的壓力;效率工資則說明,勞動的效率并不總是常數,它與廠商的工資呈正方向變動,為了保持效率,工資是以高效率工人的標準制定的。所有這些,使得實際工資出現粘性。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