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西方經濟學重點知識(28)
第十二章、總需求和總供給分析
一、名詞解釋
1、總需求曲線(2003年):總需求是指對應于既定的價格總水平的社會總支出水平或總需求量。表示需求總量與價格總水平之間的關系的曲線就是總需求曲線。總需求量與價格總水平之間通常呈反向變動關系,故該曲線向右下方傾斜。
2、總供給曲線:總供給是指對應于既定的價格總水平,社會對最終產品及勞務的總供給量(用收入表示)。表示收入總量與價格總水平之間的關系的曲線就是總供給曲線。總供給與價格總水平之間通常呈同向變動關系,故向右上方傾斜。
3、貨幣工資剛性:貨幣工資不隨勞動需求和供給的變化而迅速做出相應的調整,特別是當勞動的需求量低于供給量時,貨幣工資下降出現剛性。這主要是因為勞動者存在著對貨幣收入的幻覺。貨幣工資剛性成為凱恩斯主義解釋宏觀經濟波動的理論基礎。
二、簡答題與論述題
1、 主流經濟學派的總需求曲線是如何得到的?
總需求曲線可以通過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條件推導出來。假定投資函數I=I(r),儲蓄函數S=S(Y),貨幣需求為L=L1(Y)+L2(r),貨幣供給m=M/P。在名義貨幣量M既定的條件下,總需求函數可以從IS=LM下列模型中得到:
I(r)=S(Y)……………………①
L1(Y)+L2(r)=M/P……………②
從中消去利息率,即得到總需求函數。
在圖形中,對應于不同的價格總水平,既定的名義貨幣量表示的實際貨幣量相應地不同,從而LM曲線發生變動。對應于不同的LM曲線,產品和貨幣市場的均衡將決定不同的總需求量。并且,如果價格總水平提高,實際貨幣量減少,利率提高,投資減少,從而經濟中的總需求量減少。即,總需求曲線是一條向右下方傾斜的曲線。
2、 主流經濟學的AS曲線是如何得到,相應的政策含義是什么?
總供給是經濟社會中可供使用的商品和勞務總量。在生產技術等因素既定的條件下,社會的總供給量與一般價格水平呈同方向變動。總供給曲線是表示總供給量與一般價格總水平之間關系的曲線。
價格水平影響總供給量的基本過程是,價格總水平影響實際工資,實際工資影響勞動的需求和供給,從而影響勞動市場的均衡就業量,就業量通過廠商的生產影響經濟中的商品和勞務的總產量。因此,總供給曲線是根據價格總水平的變動、勞動市場的均衡分析、生產函數再到總產出量的過程而得到的。
不同派別在推導總供給曲線過程中的區別在于價格總水平如何影響勞動市場。按照主流經濟學派的觀點,價格總水平對短期和長期的勞動需求和供給具有不同的影響,因而總供給曲線有短期和長期之分。
(l)在短期內,由于工人具有貨幣幻覺,只注重貨幣工資,并且經濟中貨幣工資通常具有下降剛性,即只能升高,不能降低。結果價格總水平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在充分就業前和就業后有很大不同。
(2)在長期內貨幣工資具有完全的伸縮性。如果價格總水平提高,實際工資下降,那么廠商愿意雇用更多的勞動力,但勞動者并不愿意在這一實際工資下提供廠商所需要的勞動。結果,貨幣工資必然會升高直到勞動市場再次處于均衡狀態為止。
(3)短期和長期總供給曲線與總需求的均衡具有明顯的政策含義。在短期內,總供給曲線向右上方傾斜意味著經濟可以處于低于充分就業水平,此時增加總需求,導致均衡產出水平增加。長期內,總供給曲線是一條垂直的直線,增加總需求只會影響價格而不增加總產出。
更多信息請訪問:自學考試頻道 自學考試論壇
最新資訊
- 備考2026年4月自學考試!這些真題及題庫早早收藏【免費領取】2025-11-07
- 考前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歷年高頻考點2025-10-24
- 抓緊背!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習概》名詞解釋、簡答題高頻考點匯總2025-10-20
- 考前背誦!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沖分資料,速領2025-10-14
- 速領!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全專業【沖刺必刷100題】,高頻考點覆蓋2025-10-13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題型發布!各專業簡答題、論述題考什么?2025-10-12
- 備考重點!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各專業高頻考點+必刷100題2025-10-10
- 2025年10月自考《美學》高頻考點匯總:名詞解釋+簡答題2025-10-09
- 考前復習: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馬原》高頻考點+歷年真題2025-10-07
- 提前發布!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答題卡樣式2025-10-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