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外國文學史筆記(33)


托爾斯泰 (俄國)
19世紀俄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杰出代表。出生:貴族莊園
主要作品:
自傳性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
三個中篇:《童年》(尼古連卡)、《哥薩克》(奧列寧)、《一個地主的早晨》(聶赫留朵夫)
《琉森》(短篇小說):痛斥了資本主義社會文明的虛偽。
《戰爭與和平》:長篇歷史小說,史詩體小說。
《安娜?卡列尼娜》:長篇小說
《懺悔錄》:1879年―1889年寫成,是世界觀轉變的標志。
托爾斯泰的創作特征:
1主題思想嚴肅深沉。用自傳體手法表現作者對道德、宗教、社會、人生歸宿問題的探索。
2對現實主義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創作最顯著的特點是“最清醒的現實主義”(列寧)。
3對現實主義的另一個重大貢獻,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挖掘。
4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沒有絕對的好人和壞人。
5善于運用對比、諷刺、隱喻手法。
術語解釋
心靈的辯證法:
1托爾斯泰創作中的一個手法。(車爾尼雪夫斯基所說)
2通過人物心理變化來反映人的性格思想變化,心理過程的本身是這種過程的形態和規律。
托爾斯泰主義:
托爾斯泰世界觀轉變后,站在自由貴族立場上,幻想以改良主義來協調貴族與平民的關系,他改良社會的政治主張包括:
1不以暴力抗惡。
2道德的自我完善。
3博愛思想。
這些是荒謬的在實際生活中不起作用。
三大代表作:
《安娜?卡列尼娜》列文是一個帶有自傳性的精神探索者形象。安娜是一個追求解放的貴族婦女,一個被虛偽道德所束縛和扼殺的悲劇人物。
《復活》
《戰爭與和平》:歷史題材,中心思想是“人民的思想”。以1812年俄國衛國戰爭為中心,小說以巨大的藝術力量表現了俄羅斯人民在戰爭中的作用,展示了戰爭的全民性。
理解后簡答題
簡述“懺悔的貴族”聶赫留朵夫形象。
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復活》中的主人公聶赫留朵夫是一個理想的貴族知識分子,帶有作者本人思想發展歷程的烙印。
1聶赫留朵夫青年時期單純善良,追求真摯的愛情。但是貴族家庭使他墮落為自私自利者。他誘奸了瑪絲洛娃,隨后又拋棄她。
2當他在法庭上再看到瑪絲洛娃時,意識到自己是造成她墮落和不幸的罪魁禍首。在為瑪絲洛娃伸冤上訴過程中,他廣泛接觸了社會合階層,進一步認識了社會的弊病。認識到人民的苦難是地主階級和社會造成的。他的思想開始升華,從地主階級立場轉到宗法制農民的立場。
3上訴失敗后,他在《福音書》中找到消滅惡勢力的辦法,那就是在上帝面前永遠承認自己有罪,要寬恕一切人,照上帝的意志為人類幸福而工作。
綜合論述題
為什么說《復活》是“俄國革命的一面鏡子”。
1小說揭露了法律制度的虛偽和反人民的本質,批判了整個官僚機構,勾畫了國家機構中各級官吏的丑惡嘴臉。同時小說又大力宣傳“不以暴力抗惡”、“道德自我完善”、寬恕和愛等一整套托爾斯泰主義的思想。
2小說還無情的揭露了官方教會的虛偽,暴露了神父的市儈嘴臉和宗教儀式的荒謬無稽,表現了長期受教會欺騙和敲詐的農民對它的深刻仇恨。另一方面又照抄《福音書》的“愛仇敵,幫助仇敵,為仇敵效勞”的教義。
3小說還從經濟制度上探究了人民痛苦不幸的根源,否定了土地私有制,提出了要解決農民與地主的矛盾必須把土地歸還農民的看法。同時又宣揚了改良主義(空想)。
試析安娜的形象及其悲劇的原因。
人物形象:
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主人公安娜是一個追求個性解放的貴婦形象,一個被虛偽道德所束縛和扼殺的悲劇人物。

當她還是少女時,就由姑母作主,嫁給比她大20歲的省長卡列寧。卡列寧枯燥泛味,感情貧乏。牢獄般的生活窒息了她生命中隱伏的愛情。和渥倫斯基的相遇,喚起了她長期受壓抑的處于沉睡狀態的愛的激情。她對愛情自由的執著追求,體現了貴族婦女個性解放的要求,具有反封建性質。
2她對渥倫斯基的愛認真執著到瘋狂和神經質的地步。當渥倫斯基明顯表現出對安娜的冷淡時:失去了一切的安娜絕望地想找回渥倫斯基最初的激情,找回那種不顧一切的愛,而渥倫斯基對安娜的“反常”越來越反感,安娜的感情受到極為慘重的打擊,這使她對渥倫斯基的愛更加熾熱真誠,發狂到了極點。她的獨特的個性是把愛當作生命,她想以死喚回愛的生,這是她的性格所決定的。
悲劇原因:
內在因素:她的悲劇是她的性格與社會環境發生沖突的必然結果。造成安娜愛情悲劇的內在因素是她獨特的個性。
外在原因:是虛偽的上流社會和冷酷的官僚世界。
安娜之所以不能見容于上流社會,不是她愛上丈夫以外的男子,而是由于她竟然敢公開這種愛情。這種行為本身就是對上流社會的一種挑戰。上流社會不能容忍安娜公開丈夫決裂和不“體面”的行為,對她進行了嚴厲的懲罰。卡列寧為了折磨她,拒絕離婚,并且剝奪了她心愛的兒子。在失去一切之后安娜生活中惟一的安慰便是渥倫斯基的愛情了。愛情的破裂使安娜失去了生存的精神依據,上流社會通過渥倫斯基的手殺死了她。
論述《安娜?卡列尼娜》的藝術成就。
一 人物的心理描寫生動地展現了人物內心世界的豐富和辯證的過程。(心靈辯證法)
如1 安娜和渥倫斯基相遇后,當卡列寧再次去車站接她時,安娜覺得他很丑陋。
2 當安娜分娩是內心希望兩個情敵能和好,以此來減輕自己內心的痛苦。
二 肖像描寫富有獨創性。
如安娜第一次在舞會上出現時,作者通過對她的穿著、佩帶的首飾、外貌等的描寫來揭示她的內心被壓抑的情感。
三 結構完整,拱形銜接天衣無縫兩條線索互相呼應,具有深刻的內在聯系。
兩條線索:安娜的家庭悲劇、列文的農事改革。
嚴肅地對待人生,按照自己的理想選擇生活道路,這是安娜與列文的共同之處,也是小說中兩條主要情節線的一個內在聯系點。
安娜的人生追求以實現個人的愛、幸福為目標,列文的生活道路則以普通的人生理想和社會理想為目的。在這種深層意義的對照上,列文的情節線可以說是安娜情節線的繼續和延伸。
更多信息請訪問:自學考試頻道 自學考試論壇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