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外國法制史知識點(5)


四、《摩奴法典》的內容:《摩奴法典》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哲學和法律的匯編,也是古代印度最重要的一部法律文獻。法典不是由國家正式頒布,而是婆羅門教僧侶根據吠陀經和歷來的習慣編制而成。共12章,2684條,涉及刑法、民法、婚姻訴訟和審判制度等等。傳說由“人類始祖”摩奴所制定,故稱《摩奴法典》。主要內容是:
1.公開確認四種原始種姓以及派生的各個種姓的等級差別。嚴格維護種姓制,保護以婆羅門為代表的種姓制度是法典的重要特征。法典宣揚了神所創造的四種原始種姓,并指明“自在神的摩奴”編纂本法典的目的是“為將婆羅門的義務與其他種姓的義務以適當順序加以區分”。同時還捏造了所謂不潔的理論,為高級種姓的統治、剝削制造種種理論根據。
關于四種姓的權利、義務、地位和職業,法典作了詳盡的規定。第一種姓婆羅門執掌神權,地位最高貴,義務和職業是傳授、宣傳吠陀,主持宗教祭祀,以及“接受布施”等; 第二種姓剎帝利,擔任國家的重要官吏,執掌軍事和行政大權,地位僅次于前者;這前兩個等級為特權者,免除納稅義務。吠舍為第三等級,多為農民、牧民、手工業和商人,主要從事“照料家畜、布施、祭祀、經商、放貸、耕田”等;四個種姓中首陀羅地位最為低下,包括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貧窮破產者和喪失土地的人。其中有的當雇工,不少人屬于奴隸,一般從事劣等、低賤的職業。他們不享有財產。從人格上說,不許他們參與宗教活動,因而不能得到第二次生命,只是非再生人。而前三個種姓即婆羅門、剎帝利、吠舍由于可以拜神,能得到第二次生命,是“再生人”。
印度種姓制度還極力維護宗法等級特權,表現在家長或丈夫在家庭中處于特權地位,擁有處置家內一切重要事務的權利,不僅能隨意處理財產,還可以買賣妻子兒女,必要時也可以將他們殺死。印度的種姓制度還把刑罰鋒芒指向廣大下層勞動群眾。高級種姓犯罪,一般只處以罰金;低級種姓犯罪,特別是侵犯高等種姓的人身財產安全,則給予嚴厲的制裁。
2.法典以婆羅門教教義為指導思想,是該教政治思想體系的重要文獻。它直接或間接地反映了婆羅門教的一系列思想和主張,法典用很大篇幅闡述婆羅門教最高經典吠陀的精義,論證吠陀的重要,將吠陀描繪為神的啟示。對吠陀經和諸神要舉行奢侈的犧牲獻祭和煩瑣的宗教儀事。婆羅門教因襲了萬物有靈的輪回觀點,并把它視為基本信條。依據這個信條,人在死后,他的靈魂能從一個軀體轉生到另一個軀體,即在一個新的軀體內得到重生。靈魂可以轉到一個社會地位交高的軀體,或者轉到較低人的軀體。
3.將古代印度的專制君主神圣化,進一步用神權來維護奴隸主階級的統治。法典極力宣揚君主是由諸神的光芒所構成,由神的本質所創造。被神化了的國王,在高級種姓的支持下,掌握著政治、經濟、軍事和司法大權,領導龐大的官僚機構。專制君主掌管國家的最高司法審判權,有權領導各級法院的審判活動。法典毫不隱瞞君主和政權的作用,目的就在于保護社會上層分子的利益不受侵害,“懲治那些應當受懲罰的人”。
五、《摩奴法典》的歷史地位:《摩奴法典》在古代印度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對后來印度的法律具有深遠的影響。在印度封建社會的前期,它一直被統治階級奉為圣典。盡管后來由于外族的入侵,有兩度伊斯蘭法和英吉利法占據統治地位,但《摩奴法典》作為私法的規范,繼續被采用。伴隨印度大量的移民和宗教的傳播,印度法律輸入東南亞各國和毗鄰印度的國家,歷史上形成了以《摩奴法典》為基礎的印度法系。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