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外國法制史知識點(2)


第一章 楔形文字法
第一節 楔形文字法律的一般概況
一、楔形文字法律的概念:楔形文字是起源于古代兩河流域的一種古老文字,因為這種文字是用削尖的蘆葦桿或木棒在泥板上刻畫而成,很象木楔,故稱楔形文字。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1世紀,在兩河流域廣泛使用。
楔形文字法指古代使用楔形文字編寫的法律的總稱,包括蘇美爾人、巴比倫人、亞述人、依蘭人、赫梯人等建立得國家所適用得法律。此法律起源于兩河流域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有學者稱為美索不達米亞法,但范圍過窄。如稱其為古“近東法律”,又過廣泛,因為猶太法和埃及法不屬于楔形文字法律。楔形文字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文法律,本身帶有獨特的結構、體系和共同特征,它既不同于埃及法,又與后來的希臘法、羅馬法存在很大差異。
二、楔形文字法律的沿革:楔形文字法律在古代法律史上存在大約有3000年左右的歷史,有其產生、發展到消亡的具體過程。
前3000年左右,西亞兩河流域南部出現一些奴隸制小國,稱為城市國家,法的形式是習慣法。小國間經常發生戰爭,后來烏爾國家實現統一,稱為烏爾第三王朝,其創始人烏爾納姆編纂了適用全境的成文法典《烏爾納姆法典》,是歷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典。除序言共29條,序言提到烏爾納姆權力是神授的,按神的意圖在人間確立正義和社會秩序。其主要內容規定:禁止巫術,主人要給捕獲奴隸者一定報酬;傷害他人要罰款及婚姻、家庭、繼承、刑罰等方面的規定。
烏爾第三王朝滅亡后,隨后出現的小國制定了一些成文法典,有拉爾薩的法典三件,即《蘇美爾法典》、《蘇美爾親屬法》和《尼尼微法律教本》,伊新的《李必特?伊絲達法典》、埃什嫩那的《俾拉拉瑪法典》等,都用楔形文字書寫。從內容看,社會上雇傭、租賃、借貸不動產及奴隸的買賣十分流行。法典以罰金、賠償的方式來取代過去實行報復的手段,還較詳細地規定了婚姻家庭和繼承方面的內容。技術、體系比《烏爾納姆法典》更進一步,《俾拉拉瑪法典》和《李必特?伊絲達法典》還有序言和結語,都對《漢穆拉比法典》以影響。
前18世紀,古巴比倫第六代國王漢穆拉比在吸取兩河流域固有的蘇美爾?阿爾德立法,與伊新?拉爾薩時期各小國立法經驗基礎上,制定了《漢穆拉比法典》。
三、楔形文字法律的傳播:漢穆拉比死后,巴比倫一度淪于亞述的統治下。前15至11世紀中期亞述時期,曾編纂了一部法典,史稱中期亞述法典。法典有3表,許多條款與漢穆拉比法典類似。除《亞述法典》外,還有一部楔形文字書寫的《赫梯法典》。頒布約在前14世紀至前13世紀初,共有3表,200條。刑法條款較發達,有閃姆語系的特點。法典受《漢穆拉比法典》影響很大,贖罪金為最多。
楔形文字法律先后為亞述、赫梯、依蘭等國家使用,直至波斯帝國時期。前1世紀左右,伴隨波斯帝國滅亡,楔形文字法律趨于消失。
四、楔形文字法律的主要特征:
1、幾部楔形文字法典在結構體系上比較完整,一般劃分為:序言、法典文本和結語。最早的《烏爾納姆法典》到目前為止僅發現有序言和法典文本,沒發現結語,《李必特?伊絲達法典》三部分齊全,《漢穆拉比法典》發展到最完備形態,是一部內容詳盡、體系完整的成文法典。
2、各國統治者有意將法律描繪為神的意志的體現,這是由于當時生產力發展的水平以及人們的宗教信仰程度所決定的。楔形文字法律雖然被說成是聽從神的意志而制訂的,但這些立法均非宗教性質,一般均由世俗的君主通過各種手段加以制定或編纂,不像印度、希伯來等法律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3、楔形文字法律的內容缺乏一般的抽象概念和立法原則,多半是針對某種事例、糾紛,確定解決的具體辦法,實際上均是習慣的記載或審判實踐的記錄,也是一些處理具體案件所體現的具體原則。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