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社會學概論復習資料(5)


第三章 社 會
第一節 什么是社會
1. 社會的含義:是以一定物質資料生產活動為基礎的人類生活的共同體。
2. 基本特征是:
①社會以人為主體
②社會以人們的物質生產活動為基礎
③社會以人與人的交往為紐帶
④社會來源于自然又不同于自然。
3. 社會唯名論:只有個人才是真正的存在,而社會只有一個名稱,用來方便地稱呼構成社會的許多的個人,是個人行動的產物或互動的形式。(主要代表人物:馬克斯?韋伯)
4. 社會唯實論:社會唯實論者也稱社會實在論,和社會唯名論者相反,它把社會視為超越個人的客觀存在。(主要代表人物:阿奎那、法國的涂爾干)
5. 馬克思主義社會觀的基本觀點:
(1)社會是人們交互作用的產物
(2)勞動是理解全部社會發展史的鑰匙
(3)需要是人們社會行為的動力
(4)人類社會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
(5)馬克思主義社會觀是科學的社會觀。馬克思主義社會觀是在社會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科學。其科學性:
①社會實踐的不斷發展,決定了馬克思主義社會觀是不斷豐富和發展的科學
②發展性和創造性是馬克思主義社會觀的生命之所在。
③馬克思主義社會觀與具體社會生活相結合,創造性地促進社會關系良性運行,從而推進了自身的豐富和發展。
④馬克思主義社會觀在同形形色色的錯誤社會觀的不斷斗爭中發展,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總之,馬克思主義社會觀是一種發展創造的、開放的、生氣勃勃的思想體系,而不是一個封閉的、僵化的思想體系。
第二節 社會結構
1. 個人與社會:相互聯系的具有層次性的四個體系
①角色人格體系②價值規范體系③權力制度體系④行為交換體系
2. 社會關系:是人們在物質生產活動和社會交往過程中形成的相互關系的總稱。
初級社會關系與次級社會關系
結合關系和對應關系
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系
3. 如何建立與發展新型的社會關系?
①逐步建立健全新型的社會主義社會關系
②努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③加強黨風和社會風氣的建設
④加速健全社會主義法制,用法律形式保護已經建立的新型關系和促進消除陳舊落后的社會關系。
4. 社會結構:一般是指社會諸要素之間在相互作用過程中形成的相對穩定的關系。
5. 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結構觀
6. 以勞動或物質資料的生產與再生產作為社會的基礎,社會的基本結構必然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關系體系。
更多信息請訪問:自學考試頻道 自學考試論壇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