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漢語言文學筆記(27)


12. 簡答語言分化的產物。
答:語言隨著社會分化而分化,社會分化程度的深淺也直接決定著語言分化的程度。語言的分化首先表現為地域方言,即同一種語言的各種地方變體的產生上。地域方言是與社會的半分化狀態相適應的。其次,語言的分化表現在有共同歷史來源的親屬語言上。第三,同一種語言還可因社會的社群分化而呈現出種種特色,這就是社會方言。
13. 簡答社會方言與地域方言的關系。
答:社會方言是適應社會分工的需要而產生的全民語言的分支,是全民語言的社會變體。它和地域方言都屬于全民語言的分支,但二者也有區別:(1)地域方言是以地域上的分布劃定范圍的,而社會方言是依據社會上的階級、階層、集團、職業、文化教養等因素進行劃分的。(2)地域方言的特點表現在語音、詞匯、語法等各個方面;社會方言的特點基本上表現在一般詞匯方面。(3)地域方言由于其語音系統、基本詞匯和語法構造與共同語不同,所以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發展為獨立的語言;社會方言只在一般詞匯上有某些特點,沒有自己的語法構造和基本詞匯,因此,它在任何條件下都不可能發展成獨立的語言。
14. 解釋“借詞”。答:借詞也叫外來詞,它主要指語音形式和語義內容都來自外語的詞。
15. 解釋“仿義詞”。答:仿義詞是意譯詞的一種,它指那些用本民族語言的語素注意翻譯原詞語的各個成分,不但把原詞語的意義,而且把原詞語的內部結構形式也移植過來的那些詞。
16. 簡答“意譯詞”。 答:意譯詞的語音形式和構詞方式是本民族語言的,詞義來自外語。
17. 解釋“雙語現象”。答:雙語現象指某一言語社團使用兩種或多種語言的社會現象。
18. 解釋“語言轉用”。答:語言轉用指一種語言取代其他語言而成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際工具。
19. 解釋“洋涇浜語”。答:洋涇浜語是漢語對混雜語言的稱呼。指母語不同的人在交往時所使用的由兩種或多種語言混雜而成的交際工具。
20. 解釋“克里奧耳語”。
答:克里奧耳語是作為某個社會群體的母語來使用的、由兩種或更多種語言混合而成的語言。
21. 解釋“語言規劃”。
答:社會對語言文字問題所作出的有組織的、有意識的管理、調節和改進,被稱之為“語言規劃”。
22. 簡答語言規劃的主要特點。
答:(1)語言規劃是對語言的一種人為干預,這種干預主要由政府或政府授權的機構來實施。(2)語言規劃同社會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關系密切。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