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文學概論》基礎知識復習(九)


一、簡述中西方敘述學的發展?
1、西方:神話、史詩―戲劇―長篇小說。2、中國:神話傳說、寓言故事、志怪傳奇―“說話”、戲劇―長篇小說。
二、中西方敘述藝術理論的發展?
1、古希臘亞里士多德《詩學》,虛構、情節―古羅馬賀拉斯《詩藝》,人物形象―法國布瓦洛,類型化―黑格爾,性格中心―恩格斯,典型環境典型人物。2、明代后期,評點式―梁啟超,小說界革命―王國維。
1、三分法:把文學作品為成三大類,敘事作品、抒情作品、戲劇作品。
2、抒情作品:表現傳達作者以情感為核心的內在心性的文學作品。
3、情感:人對與之人發生關系的客觀事物的態度的體驗。
4、情緒: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產生的體驗。人對外界刺激帶有特殊色彩的主觀態度。
5、審美情感:審美主體對客觀審美對象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所作出的一種心理反應、態度和體驗。
6、藝術情感:對客觀現實與表現對象持特定審美態度的一種情感體驗。
7、表現論:認為藝術的本質在于表現情感,又稱情感論。
8、托爾斯泰傳達論:借助“外在符號”“傳達”“感情”。
9、詩可以興、觀、群、怨:興,抒發情感;觀,反映社會生活;群,溝通人與人;怨,批評時政。
10、抒情原則:在創作過程中,處理情感與理性、現實、語言等關系問題上,有意無意遵循的原則。
11、古曲主義:擁護王權;理性絕對化,否定感情的意義;運用民族規范語,恪守“三一律”;明顯的保守性。
12、靈感:文思敏捷、思維活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很順利的創作心境。
13、抒情策略:創作時,在語法或修辭上采用某種方法和手段以達到抒情的目的并強化抒情效果。
14、原型意象:在某種抒情傳統中長期反復使用并因之產生了固定內涵的模式化意象。
15、抒情母題:在某種抒情傳統中基于某種原型意象而形成的內涵相對固定的大型主題。
16、抒情小品文:一種短小而富有抒情意味的散文。
17、抒情的語法策略:從語言的結構方式這一角度強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18、抒情的修辭策略:運用各種修辭方式強化抒情效果的方法和手段。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