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金融理論與實務筆記第十四章:第二節


第二節 貨幣政策工具及其運用
一、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中央銀行經常使用的且能對社會的貨幣信用總量進行調節的工具)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三大政策工具,俗稱中央銀行的“三大法寶”。
(一)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美國最早建立起中央銀行體制下的法定存款準備金制度)
最初目的:防止商業銀行盲目發放貸款,保證客戶存款的安全,維護金融體系的正常運轉。
★優點:1、中央銀行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的制定者和實行者,中央銀行掌握著主動權。
2、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通過影響貨幣乘數作用于貨幣供給,作用迅速、有力,見效快。
★局限性:1、缺乏彈性,有固定化傾向; 2、“一刀切”式的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使商業銀行難以把握貨幣政策的操作力度和效果;3、調整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對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干擾較大,增加了銀行流動性風險和管理的難度。
(二) 再貼現政策(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為了取得資金,將已貼現的未到期票據再以貼現方式向中央銀行進行轉讓的票據行為)
再貼現政策包括:再貼現利率的確定與調整(調節貨幣供給量);再貼現資格的規定與調整(長期的結構調整)。
★最大優點:中央銀行能夠利用它來履行“最后貸款人”的職責,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中央銀行的政策意圖,既可以調節貨幣總量,又可以調節信貸結構。
★缺陷:中央銀行處于被動地位;影響力有限。
(三) 公開市場業務(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賣出或買進有價證券,吞吐基礎貨幣,用以改變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可用資金,進而影響貨幣供給量和利率,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一種政策工具)
★前提條件:1、中央銀行必須擁有一定數量、不同品種的有價證券,擁有調控整個金融市場的資金實力;
2、必須建有一個統一、規范、交易品種齊全的全國性的金融市場;
3、必須具有一個規范、發達的信用制度,流通領域廣泛使用票據,存款準備金政策準確、適度。
★優點:1、主動性強;2、靈活機動,準確性強;3、調控效果和緩,震動性小。
★局限性:1、干擾因素較多;2、政策效果滯緩;3、對公眾預期影響和對商業銀行強制影響弱;4、告示性效果弱。
二、 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中央銀行采取的旨在影響銀行資金運用方向和信貸利率結構的各種措施)
(一) 消費者信用控制(中央銀行對不動產以外的各種耐用消費品的銷售融資予以控制,用以影響消費者有支付能力的貨幣需求)
(二) 證券市場信用控制(中央銀行對有關證券交易的各種貸款和信用交易的保證金比率進行限制,并隨時根據證券市場的狀況加以調整)――目的:控制金融市場的交易總量,抑制過度的投機
(三) 不動產信用控制(中央銀行對金融機構在房地產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
(四) 優惠利率(中央銀行對國家重點發展的產業和部門所采取的鼓勵措施,借以優化經濟結構、合理配置資源)
(五) 預繳進口保證金(中央銀行要求進口商預繳相當于商品價值總額一定比例的存款,以抑制過快的進口增長)
三、 其他貨幣政策工具
(一) 直接信用控制(中央銀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對金融機構尤其是商業銀行的信用活動所進行的控制)
1、信用配額;2、直接干預;3、流動性比率(其與收益率呈反比);4、利率最高限額
(二) 間接信用指導(中央銀行采用各種間接的措施對商業銀行的信用創造施以影響)
1、道義勸告(在質和量兩方面均能起作用);2、窗口指導
四、 中國貨幣政策工具的選用
(一)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二)公開市場業務(主要包括:回購交易、現券交易、發行中央銀行票據)
(三)在貼現與在貸款政策;(四)利率政策(中央銀行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對利率采取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
中國人民銀行采用的利率工具:1、調整中央銀行基準利率;2、調整金融機構法定存貸款利率;3、制定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的浮動范圍;4、制定相關政策對各種利率結構和檔次機型調整等。
(二) 信貸政策(主要著眼于解決結構問題,促進地區、產業、產品結構的調整,促進國民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
(三) 匯率政策(主要內容: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探索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采取多種措施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