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自考“認知心理學”考前串講第十章


第十章 推理
◎1、條件推理是一種最普遍的演繹推理任務,它描述了“如果……那么……”關系。因此,這種推理能夠告訴我們條件之間的關系。
2、簡述四種條件推理情境
⑴肯定前件。它是指我們假定“如果……”分句真。這種推理導致正確的結論;⑵肯定后件。它是指我們假定“那么……”分句真。這種推理導致錯誤的結論;⑶否定前件。它是指我們假定“如果……”分句假。否定前件也會導致錯誤的結論;⑷否定后件。它是指我們假定“那么……”分句假。這種推理導致正確的結論。
當解決實驗室中的推理問題時,我們的背景知識經常會影響我們的判斷。
平均89%以上的被試使用證實的策略。只有25%的被試選擇否定后件這種合適的策略。研究證明,關于合理性的信仰,影響人們是否采用否定后件的方法。
※3、證實而不是證偽。
⑴Wason(1968)有關證實偏向的經典實驗。Wason所用的材料為四張正方形卡片,每張卡片一面上有一個英文字母,另一面上有一個數字。這四張卡片上的字母和數字要遵循這樣一個規則,即如果卡片的一面是元音字母的話,那么,它的另一面是偶數數字。Wason要求被試回答,為了查明這個規則是真還是假,需要翻看哪一張或哪幾張卡。Wason的選擇任務說明了人們在解決推理問題時的證實偏向。人們寧愿盡力志證實一個假設,而不是盡力去證偽。
⑵信封郵票任務,說明了具體的推理問題與抽象的推理問題之間的區別。
他們向被試呈現四種材料,一種是未封口的信封的背面,一種是封了的信封的背面,另外兩種是分別貼有50里拉和40里拉郵票的信封的正面。被試的任務是檢查寄信人是否違反了郵政局關于“封了的信封必須加貼50里拉郵票”的規定。要求被試應該翻看哪一個或哪幾個信封;實驗結果發現,絕大多數被試翻看了那個封了的信封和那個貼有40里拉郵票的信封。翻看封了的信封,本質上屬于肯定前件,而翻看貼有40里拉郵票的信封,本質上屬于否定后件。這項實驗說明,在“抓住不守法者”這種具體的實際的推理任務中,人們能夠自發地應用否定后件這種證偽的推理方法。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