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自考“生產與作業管理”考前串講三


三 生產計劃和控制
1、生產計劃系統:是一個包括需要預測、中期生產計劃、生產作業計劃、材料計劃、能力計劃、設備計劃、新產品開發計劃等相關計劃和職能,并以生產控制信息的迅速反饋連接構成的復雜系統。
2、生產計劃的層次:
1.長期生產計劃。屬于戰略計劃,任務是進行產品決策、生產能力決策以及確立何種競爭優勢的決策。
2.中期生產計劃。屬于戰術性計劃,任務是對企業在計劃年度內的生產任務作出統籌安排,規定企業的品種、質量、數量和進度。
3.短期生產計劃。任務是直接依據用戶的訂單,合理的安排生產活動的每個細節。
3、年生產計劃的主要指標:
1.品種 2.產量 3.質量 4.產值 5.出產期
4、生產計劃的產值指標分為:
1.商品產值 2.總產值 3.凈產值
5、生產計劃編制的原則:
以銷定產的原則,即以產品銷路來決定生產什么樣的產品。
6、生產計劃編制的步驟:
1.調查、掌握編制生產計劃的依據。 2.統籌安排,初步提出生產計劃指標。
3.綜合平衡,確定生產計劃指標。
7、滾動式計劃方法的優點:
1.計劃是動態型的,計劃的應變性和嚴肅性得到保證。
2.提高了計劃的連續性。
8、生產計劃主要考慮的成本項目:
1.正常生產成本 2.加班成本 3.外協成本 4.庫存成本
9、生產計劃圖表法的使用原則:
一行內各單元記入量的總和等于該行的總生產能力,一列內各單元記入的總和應等于該列的需求。
10、生產計劃的線形規劃模型的四個組成部分:
1.變量 2.目標函數 3.約束成本 4.變量非負限制
11、建立線形規劃模型:*P78―79
12、期量標準:是為制造對象在生產期限和生產數量方面所規定的標準數據。
13、期量標準的內容:
大量流水生產的期量標準有:節拍、流水線工作指示圖表、在制品定額。
成批生產的期量標準有:批量、生產間隔期、生產周期、提前期、在制品定額。
單件生產的期量標準有:產品生產周期、提前期。
批量=生產間隔期*平均日產量
生產間隔期=批量/平均日產量
14、生產作業計劃編制方法:
1.在制品定額法 2.提前期法 3.生產周期法 4.MRP法
15、生產控制:是指對日常生產活動及時監督和檢查,發現偏差,進行調節和校正。
16、生產控制的基本內容:
1.作業安排 2.測定偏差 3.糾正偏差 4.提供信息
17、生產均衡性控制:是指不僅要求企業按時完成任務,而且要求企業每個生產環節和每種產品都能按日按月完成生產任務,即實現均衡生產。
18、在制品:企業從原料、外購件等投入生產起經檢驗合格辦完入庫手續之前,存在于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的零部件都稱為在制品。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迹?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