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法理學簡答知識點(5)


21、中國社會主義法產生的特點。
(1)民主革命時期革命根據地的法是中國社會主義法的雛形。
中國革命道路的特點決定了新的政權和法制的特點。中國社會主義法制也是從革命根據地的法制發展起來的。
(2)中國社會主義法是在徹底廢除舊法的基礎上產生的。共產黨領導的新中國有條件在建國的開始就宣布徹底地、無保留地廢除國民黨政府的舊法。
在建國前夕徹底廢除一切國民黨政府法律的效力,對于建立新的政權和法制是有一益的,同時也反映了剛剛翻身解放的勞苦大眾的迫切要求。
在根據地時期已積累了一定的法制建設經驗和成果,有一整套比較成熟的新民主主義政策,使得性新中國一成立就具備了以黨和政府的政策為主、以法律為輔的社會調整手段。
(3)中國社會主義法是革命根據地的法和解放初期新民主主義法的繼續和發展。
從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這一過渡時期,根據地的法經過改造,發展為全國性的法,并由新民主主義法轉變為社會主義法。
過渡時期的新民主主義法制為社會主義法的創建進一步積累了經驗。
22、“一國兩制”構想的主要內容。
“一國兩制”是指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國臺灣保持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按照這個原則來推行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完成。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回歸后,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現行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法律基本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它們在國際經濟上的地位也不變,可以同其他國家和地位保持和發展經濟關系,中央政府除了派軍隊以外,不向中國香港政府和中國澳門政府派出干部,對他們的這一政策50年不變。完全相信中國香港的中國人和中國澳門的中國人能夠治理好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港人治港和澳人治澳必須由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和澳人來治理。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的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主權,不損害中國香港的繁榮和穩定。
23、“一國兩制”的含義及本質。
(1)實現祖國統一,即以一個國家、一個中國為前提。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而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和中國臺灣只能是中國的組成部分;
(2)在中國主權范圍內實行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制度并存的局面,中國的主體部分實行的是共產黨領導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不變,港、澳、臺回歸祖國后,根部不同的情況,是向高度自治,原有的社會、經濟制度和生活方式不變;
(3)兩種制度不是并列的,國家的主體部分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港、澳、臺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并且兩種制度不搞相互敵對,而要在異國的前提下長期并存,互惠互利,實現共同的繁榮和發展。
24、如何理解“一國兩制”與當代中國法制建設?
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在特別行政區內實行的至端罩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定。”根據憲法的規定,并按照“一國兩制的”的構想,1990年4月七屆人大會議通過《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1993年7月八屆人大會議通過《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
“一國兩制”不僅涉及到當代中國法的本質問題,也必然影響到當代中國法律體系、法的淵源、立法制度和法律解釋制度等一系列問題,必然要影響到整個中國的法制建設。
25、試述當代中國社會主義法的專門法律原則。
(1)法治原則。
即依法治國,一切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職人員和公民都必須嚴格守法的原則。
我國憲法規定:“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這一原則反映了法作為以同一尺度衡量事實上不平等的人的調整器的特殊規律性。
這一原則不僅指權利的平等,而且包括義務的平等。這一原則和公民權利義務是一致的,反映了社會主義社會個人利益、集體利益和國家利益的一致性。這一原則既體現在法的創制過程中,也體現在法的實施過程中。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