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預防醫學》復習之名詞解釋:非物質環境因素與健康


非物質環境因素與健康
非物質環境:是指人類在生產、生活與社會交往活動中建立起來的意識形態與上 層建筑體系,它由政治制度、經濟文化、教育水平、宗教信仰、人際關系、人口狀況、生活方式與行為等非物質要素構成,是人類通過長期有意識的社會活動,加工和改造自然物質所創造的生產體系、積累的物質文化等所形成的人文環境體系。
社會環境因素:是指存在于社會人文環境體系中的各種非物質要素的綜合,如社會經濟、宗教信仰、文化教育和人際關系等。
心理因素:是指一個人的心理活動過程和與個性有關的因素。心理活動過程由認識過程、情緒過程和意志過程構成。個性主要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3個方面。
個性:是指一個人區別于其他人的獨特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特征。
氣質:即通常所說的脾氣,是個人在情緒發生的速度、強度、持久性、靈活性等心理特征的總和,也是人的情感體驗特點的綜合。
性格:是指人類在生活過程中形成的穩定、定型化(即一貫性)的態度及與之相適應的習慣的行為方式。
應激:是指人們面對困難與逆境而產生的壓力和反應。亦指機體與環境缺乏適應的一種心理狀態,又稱為心理壓力或緊張刺激。
行為:是具有認識、思維能力的人對環境刺激所作出的能動反應,是心理活動的表現形式。
行為醫學:由于行為活動比心理活動易于觀察,因此,通過研究行為、分析心理活動過程與健康和疾病的關系的學科稱為行為醫學。
人際關系:是指人類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交往、相互聯系與相互影響過程中形成的心理關系。
情緒:是指人們對客觀事物符合自己需要的態度體驗。
酗酒:是指長期大量飲酒,令人產生身心依賴,不能自制,對個人健康或完成本職工作及社交方面產生不良影響的一種生活方式或行為。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