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預防醫學》復習之名詞解釋:職業環境與健康


職業環境與健康
職業性有害因素:在生產環境、生產過程或勞動過程中存在或產生的可直接危害勞動者健康或勞動能力的因素稱為職業性有害因素
職業衛生服務模式:由于發展水平、衛生服務體制、政治經濟體制、文化習俗等的不同各國各地區之間職業衛生服務模式也不同。根據服務機構的不同,職業衛生服務模式可分為:(1)國家衛生服務體系,(2)社區衛生保健中心,(3)社會健康保險機構,(4)私人衛生保健機構。
職業生命質量:是指勞動者對工作的感受和職業對勞動者的身心效應.如勞動者對本身職業的滿意度、工作安全感等。
職業健康促進:是指綜合對職業人群進行健康教育,對企事業單位經營管理政策、法規、制度和組織進行衛生干預,改變不利于健康的行為和環境條件,加強職業衛生服務等,達到促進勞動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質量的目的。
職業健康監護:是指通過各種檢測和分析手段,評價勞動者接觸職業有害因素的影響及其危害程度,掌握勞動者的健康狀況,及早地發現勞動者健康損害的征象,許采取相應的預防、處理措施,防止職業性疾患的發生與發展。職業健康監護屬于二級預防即臨床前預防。
就業前健康檢查:是指對準備從事某項工作(或轉換從事新的工作)的人員在上崗之前進行的健康檢查。目的是了解受檢者就業之前的健康狀況,收集各項健康基礎數據(作為今后定期健康檢查的對照基礎和用于建立健全健康檔案),以及發現受檢者的職業禁忌證。
職業禁忌證:是指不宜從事某一特定職業或接觸某一特定職業性有害因素的特殊生理或病理狀態。
定期健康檢查:是指按一定的時間間隔,對從事某種職業或接觸某種職業性有害因素的勞動者進行健康狀況的檢查(包括常規檢查和有針對性內容的檢查),以及時、及早地發現職業性有害因素對勞動者健康的早期損害或可疑征象,以利于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定期健康檢查是健康監護的重要內容,屬于第二級預防。
應急性健康檢查:是指對出現職業衛生與職業安全事故的工作場所或勞動環境中受有害因素暴露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其目的是為了了解受事故影響的職業人群范圍和勞動者受事故的危害程度,確定事故的處理措施和勞動者的救治方案。
基礎職業衛生服務(BOHS):是一項通過初級衛生保健,利用科學合理的、可接受的職業衛生方法為勞動者在工作中的健康提供保護,促進勞動者健康、幸福和提高勞動者的工作能力,預防疾病和事故的基本服務。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