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自考《行政管理學》基礎知識復習-2


一、西方行政管理學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產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歷史的必然性。
1、從理論上看,西方行政管理學的產生既是西方政治學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也是西方管理學興起的理論產物。
2、從實踐上看,行政學從政治學中分離出來,是行政實踐從政治實踐中分離的結果;同時,行政管理學的迅速崛起,也是由于 西方行政實踐發展的需要。
二、行政與政治的關系:政治是國家意志的表現,行政是國家意志的執行;或者說,政治是政策的制定,行政是政策的執行。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理解,國家意志的執行或政策的執行就是行政。
三、行政管理與公共管理的異同:它們是兩個既相聯系又相區別的概念;對于公共事務管理來說,既有政府對公共事務的管理,也有非政府公共組織對公共事務的管理,行政管理只是公共管理的一個部分而并非其全部。
四、行政管理學既屬于管理學科的分支學科,又是政治學、經濟學、社會學和法學的綜合應用學科。因為:
1、行政管理學是公共管理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
2、行政管理學是管理學的一個重要組織部分。
3、它是一門多學科的綜合應用科學。
五、環境的含義:環境就是指處于特定系統邊界之外的一切因素的集合。
六、文化環境的主要因素及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1、行政價值文化。
2、行政功能文化。
3、行政運行文化。
4、行政公共關系文化。
七、行政環境的含義?(內涵)
所謂行政環境就是處于特定行政系統邊界之外的,能夠對該系統的存在、運行與發展產生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各種事物與情勢的總和。具體地說,內涵有:
1、行政環境是針對具體行政系統而存在的。
2、行政環境通過邊界與行政系統相區分。
3、行政環境構成成分的關鍵屬性在于能夠對行政系統的存在、運行與發展產生影響。
4、行政環境因素既包括有形的事物,也包括無形的情勢。
八、行政環境的基本屬性?
1、復雜性。
2、相關性與綜合性。
3、層次性。
4、動態性。
九、行政環境的類型。
1、以環境因素的形成過程及其與人類活動的關系為標準,行政環境可劃分:自然行政環境與人造行政環境。
2、根據對特定行政系統的作用與影響層次,行政環境可劃分:宏觀、中觀與微觀行政環境。
3、以行政區劃或者說一國政府的管轄區域為標準,行政環境可劃分:國際環境與國內環境。
十、雷格斯行政生態學模式理論的基本內容。
產生于20世紀30-60年代, 雷格斯的行政生態學模式理論認為,當今各國社會有三種存在形態,即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以及處于二者之間的一個“中間的或可稱之為”過渡型社會形態。并逐漸提出了一套較為系統的行政理論模型,也就是著名的“融合-棱柱-衍射的行政模型。首先是農業社會的行政模式,被稱為融合型行政模式。其次是工業社會的行政模式,被稱為衍射型行政模式。再次是過渡型社會的行政模式,即所謂的棱柱型行政模式。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