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江西新余 小城市辦起大自考


高等教育大眾化大大增加了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但是高校擴招及適齡人口下降,帶來了生源不足的問題,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擠壓。到過新余的人總是追問:“在高等教育生源普遍緊缺的情況下,新余市自學考試為什么能夠逆風而上,成為全國自學考試的一個亮點?”
這是一座小城市,人口不過114萬,面積只有3000多平方公里。論人口和面積,不僅是江西省最小的地級市,恐怕也是全國最小的地級市之一。令人驚訝的是,這樣一座小城卻辦起了大規模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自考的規模有多大?記者在該市教育局了解到:2011年該市報考自考的人數達8.6萬人,報考科次達22萬科次。這兩個數字在該省當年自考報考人數和報考科次排名中均高居第二位。
這座小城就是江西省新余市。
城市發展轉型將自考推上前臺
從滬昆高速新余出口出來后,路邊一塊巨幅廣告牌“國家新能源科技城”首先進入眼簾。新余市教育局的同志告訴記者,新余市是全國唯一的國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全國首批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國家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城市……除了這些帶“國”字的頭銜,江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3個千億產業工程中,有2個產業的核心企業在新余市。
新余市地處江西省中部,西部、北部是武漢長江經濟圈和長沙中南經濟圈,東部是東南沿海發達地區,周邊的強大優勢給新余市的定位和發展帶來了難題。新余市以鋼鐵著稱,國有大型鋼鐵聯合企業新鋼公司通過三期技術改造跨入了1000萬噸級鋼鐵企業行列,是我國主要的船用板生產企業。但是周邊城市多元發展的強大壓力,使新余市單靠這一龍頭產業輝煌難繼。“必須調整產業結構,改變‘一鋼獨大’的局面,推進發展模式轉型。根據新余實際,我們確立了大力發展鋼鐵、新能源、新材料3大支柱產業的戰略決策。目前看來,這一決策取得了明顯成效。”新余市副市長史可說。
確實,經過幾年的艱難轉型,新余市已經形成了以鋼鐵、新能源、新材料為主的三大支柱產業。2011年,三大支柱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238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的78.4%.依托三大支柱產業的深厚基礎和強大優勢,新余又開始培育機械加工和戶外照明產業兩大新的經濟增長點。
轉型之所以成功,根本原因之一是抓住了人才。新余人懂得,離開了人才,工業立市、科技興市只能是紙上談兵。他們通過引進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千人計劃”人選等途徑,吸引了大批高新人才前來創業,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南大學、武漢大學等高校簽訂了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為新余發展解決了燃眉之急。但是持續發展要有后勁,必須建立一個完善的人才培養機制,植根于為本地發展服務的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就在12所中職學校、4所高職院校和1所本科院校的教育格局剛剛形成,經濟發展又走到了前頭,對人才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學生接受完了大專教育,現有的1所本科院校滿足不了繼續學習的要求。這個時候,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應經濟發展之呼喚迅猛崛起。
與三大支柱產業緊密對接
“當初沒有市政府的支持,就沒有今天的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該院董事長楊名權對記者說。1993年,新余市市政府以每畝32000元的價格征收了市運輸公司一塊80畝的地,無償劃撥給了楊名權30畝,支持他創辦民辦教育。第二年,楊名權投入800萬元建起了江西渝州電子工業學院,2001年改名為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如今,該校已發展到3個校區、占地2060畝、在校生22000人的民辦高職院校。其中自考生11000人,到目前,該校自考畢業生人數約8000多人。“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是和新余市同步發展起來的。”談起這些,楊名權感慨不已。
2010年,江西省將新余市職業教育園區確定為江西省職業教育園區后,新余市采取優惠措施鼓勵社會力量進入這個占地1萬畝的園區辦學,以成本價出讓土地。政府財政撥款補貼道路建設、水電建設和網線等基本建設,著力打造職業教育的平臺。
辦什么樣的職業教育,培養什么樣的自考生?目標定位在新余三大支柱產業及其新增長點所需要的人才。副市長史可說:“我們緊緊抓住教育部在新余實施職業教育現代學徒制試點這一契機,積極創新校企合作模式,促進職業院校與企業的緊密對接。”
2008年批準設置的江西太陽能科技職業學院是全國唯一的太陽能學院。“學院按照突出新能源和節能減排應用的總體思路,以產業需求布局專業結構,主動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副院長羅會藩說。新余的新能源產業特色突出,已形成了以光伏為核心,動力與儲能電池、風電、節能減排設備制造為補充的產業格局。而太陽能學院培養的人才主要面向光伏材料、光伏產品制造、光熱利用、光熱發電、光伏生產管理、產品營銷及節能減排技術等產業鏈。這種專業設置應新余發展之勢而生,對新余經濟發展舉足輕重。
以冶金為特色專業的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與新余支柱產業之一的新鋼集團更是母子關系,它由原新鋼職工大學改制而來。新鋼集團為學院提供完整的、包括各個環節的實訓基地和實訓指導教師。學院的自考生畢業后可以取得雙證,即高級技工畢業證和自考大專畢業證,在就業市場上競爭力很強,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進入國內外各類大中型企業工作的自考畢業生占70%以上。
個人價值在這里得到實現
在與幾位自考生交談中,江西渝州科技職業學院的王晉強給記者留下深刻印象。“我本來考上了太原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專業,可是我不喜歡這個專業,恰好有一位學長在渝州上學,我就問了這邊的情況。最后決定放棄到那邊報到,來到這所學院學習電子商務專業。”這不是一時沖動,王晉強很清楚自己放棄的是進校就能保證拿到畢業證的全日制公辦高校,選擇的是進校后需要一門一門考過,最后才能拿到自考學歷的民辦院校。“我不后悔,大家都知道自考難,但這對我來說正好是一種激勵,可以激發自己的潛力,鍛煉自己的能力。而我喜歡電子商務。將來想做一個電子商務管理師,在網絡商務后臺處理商品的管理、儲存、運輸等物流程序。”我覺得,這有一種運幬帷幄、決策千里的感覺。“王晉強說。
孟祥平是江西太陽能職業技術學院光伏材料加工與應用技術專業的自考生。一開始他不知道光伏是什么,上網查、找人問才了解大概情況,但是到學校后,才發現自己真正選對專業了。因為光伏產業是朝陽產業又是問題叢生的領域。“國內光電生產成本高,轉化率低,僅為國外轉化率的一半多一點兒,17%-18%的樣子,而國外轉化率達到30%左右。再加上一些核心技術為國外壟斷,他們對中國的產品實行反傾銷,使得我們國家光電發展緩慢。我打算從這里入手,尋找突破口,將來在這個方面能有所作為。”
來自江西冶金職業技術學院的自考生吳文選擇的是數控專業,他認為,學數控能學到真本事,到社會上吃得開。學院里優越的實習條件讓吳文考取了數控加工中心的高級技工證。他說:“這個證是今年3月份考下來的,可以抵免4-6門自考課程。目前我已經考過了7門專業課。這個證讓我省了很多時間和力氣,畢業再拿個自考證,一舉兩得的事。”
“十二五”期間,新余市將以“建設和諧富裕文明新余”為目標,大力推進國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和贛西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打造鋼鐵、光伏、動力與儲能電池三個千億產業,培植10家百億企業。該市自學考試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著力培養急需人才,而在滿足當地經濟發展的需求中,自學考試克服了生源不足等諸多困難蓬勃發展。如果說新余自考對全國自考有什么啟迪的話,也許意義正在這里。
編輯推薦復習資料:
最新資訊
- 最后一省!內蒙古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報名、繳費今日截至(9月19日17:00)2025-09-19
- 內蒙古2025年10月自考注意!報名9月19日截止,完成這3步才算成功2025-09-18
- 西藏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官網入口確定!報考條件+全流程步驟梳理2025-09-17
- 最后幾小時!云南2025年10月自考報名今天截至(9月17日)2025-09-17
- 倒計數!內蒙古2025年10月自考報名截至9月19日,抓緊時間2025-09-17
- 9月15日起!北京2025年下半年自考非筆試和實踐類課程報名、繳費已開始2025-09-15
- 最后一天!重慶2025年10月自考報名截止9月15日,關鍵信息速查指南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倒計時!多省考位告急,真題匯總+備考資料包速領2025-09-15
- 9月15日起!內蒙古2025年10月自考報名通道開啟,全流程指南速看2025-09-14
- 預警!重慶2025年10月自考報名截至9月15日,逾期無機會2025-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