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筆記(第十章)


第十章 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新時期
一、歷史偉大轉折和改革開放的起步
[單選、多選]1.偉大的歷史性轉折
(1)“兩個凡是”的錯誤方針。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成為撥亂反正和改革開放的思想先導。
(2)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高度評價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全面分析了當前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定,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
[單選、多選、簡答]2.撥亂反正任務的勝利完成
(1)平反冤假錯案,調整社會關系。
(2)闡明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①內容: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
②意義: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根本前提。
(3)鄭重作出第二個歷史決議。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科學評價了毛澤東和毛澤東思想的歷史地位,對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重大歷史事件作出了基本結論,指明了中國社會主義事業和黨的工作繼續前進的方向,標志著指導思想上撥亂反正的勝利完成。
[單選、多選]3.改革開放的起步
(1)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
(2)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突破性進展,“統分結合”的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遍實行。
(3)廢除人民公社,設立經濟特區。
(4)對外政策的調整,尋求和平環境實現現代化。
(5)全國人大常委會《告中國臺灣同胞書》的發表。
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展開
[單選、多選、簡答]1.改革開放的全面展開
(1)中共十二大,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命題的提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綱領的制定。
(2)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經濟體制改革以城市為重點全面展開。
(3)“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發區――內地”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4)全面整黨。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5)中共十二屆六中全會關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決定。
[多選、簡答、論述]2.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深入推進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基本路線。
①我國社會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我國的社會主義社會還處在初級階段,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②基本路線的完整表述是: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
(2)“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制定與實施。
第一步,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這個任務已經基本實現;
第二步,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3)政治體制改革基本思路的提出。
[單選、簡答]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繼續推進
(1)1989年政治風波的發生及平息。
(2)向新的中央領導集體的順利過渡。
(3)繼續開展國民經濟的治理整頓。
(4)對外工作的全方位推進。
(5)全面推進中國共產黨的自身建設。
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發展的新階段
1.改革開放的歷史性突破
[多選](1)鄧小平南方談話提出“三個有利于”。
①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
②是否有利于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
③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單選](2)中共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經濟體制改革目標。
2.進一步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
[單選](1)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經濟體制改革深入推進。
[簡答](2)改革、發展和穩定三者關系
①穩定是前提,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標;
②三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③在穩定中推進改革發展,通過改革發展促進社會穩定。
(3)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
[單選、多選、論述]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跨世紀發展
中共十五大把鄧小平理論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一起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明確了中國跨世紀發展的戰略部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經受風險考驗中前進。中共十五屆三中全會通過《關于農業和農村工作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一步推動解決“三農”問題。中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回歸祖國。推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實施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三講教育。“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行動綱領的制定
[單選]中共十六大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明確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2.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
[單選、多選]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正式提出科學發展觀。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推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堅持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單選、多選、簡答、論述]3.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奪取新勝利
(1)中共十七大總結改革開放以來的歷程和成功經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體系作了科學概括,闡明科學發展觀的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進一步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和戰略部署。
(2)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
(3)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4)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的新要求。
①要轉變發展方式,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
②使中國成為工業化基本實現、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內市場總體規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國家,成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生態環境良好的國家,成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權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質和精神追求的國家,成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會更加充滿活力而又安定團結的國家,成為對外更加開放、更加具有親和力、為人類文明作出更大貢獻的國家。
五、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成就
[多選、簡答、論述]1.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取得的十大成就
(1)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
(2)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3)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取得重大進展;
(4)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穩步推進;
(5)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成效顯著;
(6)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貫徹;
(7)祖國統一大業取得重大進展;
(8)國防和軍隊建設邁出新步伐;
(9)積極開展全方位外交;
(10)黨的建設新的偉大貫徹全面推進。
[多選、簡答]2.深刻的歷史啟示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
(2)居安思危,長期艱苦奮斗。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