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筆記(第七章)


第七章 為創建新中國而奮斗
一、從爭取和平民主到進行自衛戰爭
[簡答、論述]1.抗日戰爭勝利后的國際格局與國內形勢
(1)國際形勢:
①帝國主義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顯增長。
②逐步打破了以維持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蘇兩極的政治格局。
③這樣的國際格局對抗戰后中國產生重大影響。
(2)國內形勢: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①中國人民的覺悟程度、組織程度空前提高。
②國民黨統治集團從其根本階級利益出發,堅持獨裁統治,堅持內戰方針,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老路,使中國仍面臨兩種不同命運和不同前途的尖銳斗爭。
③三種建國方案,即地主階級與買辦性大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民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和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與兩個中國之命運的斗爭日益尖銳。
[簡答、論述]2.中國共產黨爭取和平、民主、團結的斗爭
(1)“和平民主團結”方針的制定。
(2)重慶談判和政治協商會議。
(3)維護和破壞政協協議的較量。
3.國民黨發動內戰和解放區軍民的自衛戰爭
[單選](1)以國民黨軍隊進攻中原解放區為標志,蔣介石挑起全國性內戰。中國共產黨指出必須打敗蔣介石,而且能夠打敗蔣介石。解放區軍民先后粉碎了國民黨軍隊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
[多選](2)中國共產黨為做好自衛戰爭的準備:在各解放區抓緊減租、生產;練兵,組編野戰兵團;發布《五四指示》,開展土地改革;抓緊“向北發展,向南防御”戰略方針的落實。
二、國民黨政府處于全民的包圍之中
1.全國解放戰爭的勝利發展
[單選](1)以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為標志,人民解放戰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這是一個歷史的轉折點。毛澤東總結中國革命經驗,完整提出中國共產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總路線。
[單選](2)中國共產黨在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的總路線和總政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
[單選](3)提出“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
2.土地改革與農民的廣泛發動
[單選](1)《五四指標》的發布標志著中國共產黨土地政策的轉變。決定將黨在抗日戰爭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實現“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通過開展清算斗爭等,到1947年下半年,解放區即有2/3的地區基本上實際解決了農民的土地問題。
[單選](2)1947年7月至9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平山縣召開了全國土地會議,制定和通過了徹底實行土地改革的《中國土地法大綱》,明確規定廢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剝削的土地制度,實現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在這個大綱的指引下,土地改革運動在解放區廣大農村迅速掀起。
[多選、簡答](3)土地改革的積極作用
經過土地改革運動,解放區廣大農民實現了“耕者有其田”的愿望。解放區出現了新面貌:廣大農民對中國共產黨更加信任和擁護,工農聯盟以及解放區的人民民主政權得到進一步鞏固和加強;廣大農民從封建的生產關系中解放出來,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解放區農村的經濟面貌得到明顯改觀;大批青壯年農民踴躍參軍,配合解放軍作戰,人民解放戰爭有了鞏固的后方和最基本的人力和物力保證。
3.國民黨統治的政治經濟危機和第二條戰線的開辟
[多選、簡答](1)國民黨統治區政治經濟危機加深的表現
①抗戰勝利后,國民黨把接收變成“劫收”,大發“勝利財”,喪失民心。
②國民黨為了內戰,加劇對廣大人民的掠奪。
③國民黨統治集團發動反人民的內戰,將全國各階層人民置于饑餓和死亡線上,激起了全國各階層人民的反抗。
[單選](2)國統區第二條戰線的形成以學生運動為發端。運動向著“反饑餓、反內戰、反迫害”的目標發展,并迅速擴大,與工人罷工、教員罷教等各階層人民的斗爭結合到一起。這標志著反對國民黨統治的第二條戰線的正式形成。
4.人民民主運動的發展
(1)工人城鎮貧民和農民運動的發展。
[多選、簡答、論述](2)中國臺灣和少數民族地區民主運動
①中國臺灣人民二二八起義。有力地顯示了中國臺灣人民反對國民黨的暴虐統治,爭取人民民主的革命精神。
②“三區革命”。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③1947年初,內蒙古東部大部和中部部分地區獲得解放。5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宣告成立。
5.各民主黨派的反蔣愛國民主運動
[單選、多選](1)主要民主黨派: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簡稱“民革”);中國民主同盟(簡稱“民盟”);中國民主建國會(簡稱“民建”),組成人員主要是知識界和實業界的中上層人士;中國民主促進會(簡稱“民進”),組成人員一部分是文化、教育、出版工作者,另一部分是上海工商界愛國人士;中國農工民主黨(亦稱“第三黨”);中國致公黨;九三學社;中國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簡稱“臺盟”)。
[多選、簡答](2)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各民主黨派與中國共產黨的團結合作的主要表現
①同共產黨一起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內戰、獨裁政策,為和平民主而共同努力。
②拒絕參加國民黨一手包辦的“國民大會”、反對國民黨炮制的“憲法”。
③積極參加和支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愛國民主運動。
④同共產黨一道為推翻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建立新中國而共同奮斗。
[多選、簡答、論述](3)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格局形成
①第三條道路的破產。
②民盟站到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立場上來。
③中共發出五一號召,各民主黨派紛紛響應。
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的格局初步形成。
三、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的歷史性選擇
[多選、簡答、論述]1.歷史性的戰略決戰
(1)遼沈戰役于1948年9月12日開始至11月2日結束。東北野戰軍主力70萬人在林彪、羅榮桓領導下,共殲敵47.2萬人。
(2)淮海戰役自1948年11月6日開始至1949年1月10日結束。華東野戰軍、中原野戰軍以及地方武裝共60萬人,在由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等組成的總前委(鄧小平為書記)領導下,共殲敵55.5萬人。
(3)平津戰役自1948年11月29日開始至1949年1月31日結束。入關作戰的東北野戰軍、華北解放軍主力與地方武裝共100萬人,在由林彪、羅榮桓、聶榮臻組成的平津前線總前委領導下,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52萬余人。
2.南京國民黨政權的覆滅
[單選]蔣介石的“求和”聲明。國共兩黨的北平和談及其破裂。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南京國民黨政權的覆滅。人民解放軍向全國挺進。
3.人民政協的召開與中國共產黨全國執政地位的確立
[多選、簡答](1)七屆二中全會的召開
規定了革命勝利后黨的政治、經濟、外交等政策;指明了中國由農業國向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向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方向;提出兩個務必要求,加強黨的自身建設。
[多選、簡答、論述](2)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
闡述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基礎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在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盟中,主要是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聯盟;由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主要依靠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聯盟;為建立新中國,必須利用一切于國計民生有利而不是有害的城鄉資本主義因素,團結民族資產階級。
[多選、簡答、論述](3)人民政協會議的召開與中國共產黨全國執政地位的確立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國內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以公私兼顧、勞資兩利、城鄉互助、內外交流的政策,達到發展生產、繁榮經濟之目的;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維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間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和戰爭政策。它從法律上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的執政地位。
4.中國革命勝利的主要原因和基本經驗
[多選、簡答、論述](1)中國革命勝利的主要原因
①有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②中國人民走上了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資本主義斗爭的偉大時代;
③國際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支持;
④共產國際的指導和幫助。
[多選、簡答、論述](2)中國革命勝利的基本經驗
①建立廣泛的統一戰線;
②堅持革命的武裝斗爭;
③加強共產黨自身的建設。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