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公共政策試題


全國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公共政策試題
課程代碼:00318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國家、政府和一定類型的政治體制中的執政黨,為解決同一政策問題而先后制定的在內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態和功能上具有差別性的一系列政策被稱為( )
A.具體的個別的政策 B.政策群
C.政策鏈 D.政策一般
2.由一定數目的人員,尤其是一些老師學者或利益相關者,從各個角度共同討論有關的公共問題,并因而激發大量新構想的一種分析過程和方法是( )
A.頭腦風暴法 B.類別分析
C.層次分析 D.假設分析
3.被人們公認為是公共政策學誕生標志的著作是( )
A.《政策科學探索:概念與使用》 B.《政策科學:視野與方法的近期發展》
C.《政策方向》 D.《重新審查公共政策的制定過程》
4.將公共政策界定為“對一個社會進行的權威性價值分配”的學者是( )
A.戴伊 B.拉斯韋爾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C.克魯斯克 D.伊斯頓
5.在政策的類型中,被認為是“政策的政策”的是( )
A.元政策 B.基本政策
C.部門政策 D.一般政策
6.社會保障政策屬于( )
A.政治政策 B.社會政策
C.經濟政策 D.教育、科技、文化政策
7.以政策主體在制定一項政策時有無現成的規范和原則可遵循的標準來劃分,可將公共政策劃分為( )
A.單目標政策與多目標政策 B.實質性政策與程序性政策
C.程序性政策與非程序性政策 D.物質性政策與符號性政策
8.政策主體要制約、禁止政策對象不做什么,或者說要使政策對象不發生政策主體不愿見的行為,就須使政策對政策對象的行為具有( )
A.引導功能 B.調控功能
C.分配功能 D.管制功能
9.在公共決策權的配置類型中,最高決策權為某人所獨掌,并由其承擔全部決策責任的組織體制是( )
A.集權制 B.首長制
C.委員會制 D.分權制
10.從國家最高決策權來說,美國的公共決策體制屬于( )
A.總統制 B.議會制
C.委員會制 D.雙首長制
11.系統論的創始人是( )
A.埃奇奧尼 B.諾伯特?維納
C.愛恩斯坦 D.貝塔朗菲
12.從政治學的集團理論這一視角去分析政府在政策形成中的作用,并提出了政策分析的集團模型的學者是( )
A.帕累托 B.戴維?杜魯門
C.萊瑟姆 D.米歇爾斯
13.統治集團或社會大多數人感覺到現實中出現的某些情況與他們的利益、期望、價值和規范有相當嚴重的矛盾和沖突,進而通過團體或組織活動要求有關社會組織和政府采取行動加以解決,并被后者列入政策議程的問題稱為( )
A.個人問題 B.政策問題
C.組織問題 D.群體問題
14.通常由與某一政策直接或間接利益關系的相關機構及其代表人士構成,它會受到利益集團的影響,但它本身又常常不是固化的利益集團,這一類型的政策網絡被稱為( )
A.利益型政策網絡 B.意見型政策網絡
C.議題網絡 D.混合型政策網絡
15.其學習的主要內容是技術、政策制定、過程以及政策工具等,這種政策學習的類型被稱為( )
A.問題學習 B.概念學習
C.工具學習 D.社會學習
16.決策者擇定的政策在內容上不能與既定憲法和法律相抵觸,必須合乎有關法律的原則甚至具體規定,這是指公共政策抉擇的合法化中的( )
A.政策內容的合法化 B.決策過程的合法化
C.決策程序的合法化 D.政策的法治化
17.政策執行主體為了實現公共政策目標,通過各種措施和手段作用于公共政策對象,使公共政策內容變為現實的行為過程稱為( )
A.公共政策規劃 B.公共政策抉擇
C.公共政策評估與監控 D.公共政策執行
18.政策執行研究經歷了三代發展路徑。其中第一代政策執行研究路徑被稱為( )
A.向前推進策略 B.向后推進策略
C.整合策略 D.上下來去路徑
19.評估政策投入與產出之間的比例關系屬于公共政策評估內容中的( )
A.政策影響評估 B.政策效益評估
C.政策價值評估 D.政策成本評估
20.不屬于政策評估價值標準的內容的是( )
A.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B.社會公正
C.政策效率 D.社會可持續發展
21.從外部動力來看,政策創新的直接動力是( )
A.經濟制度和體制的變革 B.民眾訴求
C.政策主體變革的愿望 D.政策本身的要求
22.為了適應形勢的變化,在遵循政策目標的前提下突破原有的政策框架,或者撤舊換新,或者從無到有,對現行政策的局部內容進行調整的公共政策調整形式是( )
A.政策的增刪 B.政策修正
C.政策的更新 D.政策的接續
23.在公共政策終結的對象中,終止由政策執行而帶來的某種或某些服務稱為( )
A.功能的終結 B.組織的終結
C.政策的終結 D.計劃的終結
24.知識不同于其他物品,它可以重復使用且不會因為使用者多少或使用頻率高低而出現任何銷蝕與損耗。這說明知識具有( )
A.不可逆性 B.交換的不對稱性
C.共享性 D.非磨損性
25.在進行政策分析時,根據政策大系統總任務、總目標的要求,使各子系統相互協同配合,并以各個子系統局部最優化為基礎,通過調節控制,實現大系統的最優化。這屬于政策分析原則中的( )
A.系統性原則 B.協調性原則
C.分解原則 D.整合原則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1分,共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社會政策的核心價值包括( )
A.社會正義 B.社會公正
C.社會協調 D.社會穩定
E.社會民主
27.政策執行機關的特性有( )
A.執行性 B.服務性
C.權威性 D.強制性
E.法制性
28.常見的公共政策執行工具有( )
A.行政工具 B.法律工具
C.經濟工具 D.思想政治工具
E.技術工具
29.政策調整的特點有( )
A.漸進性 B.激進性
C.動態性 D.局部性
E.全面性
30.作為一種創造和應用知識的過程,政策分析的程序包括( )
A.定義 B.預測
C.規定 D.描述
E.評估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5分,共25分)
31.簡述一手資料收集的主要方法。
32.簡述公共政策產生的初始條件。
33.簡述公共政策問題的基本內涵。
34.簡述影響公共政策評估的重要因素。
35.簡述公共政策終結的方式。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
36.試述政策系統運行的主要步驟。
37.試分析導致公共政策執行偏差的主客觀原因。
五、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15分)
38.案例:
流動人口的子女教育問題成為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早就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關注。1998年,國家教委和公安部提出“流入地教育行政部門應具體承擔流出地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管理職責”。但由于我國義務教育的人頭經費按戶籍劃撥,外來工所在的城市財政體制在義務教育支出中沒有包含外來務工者子女的教育經費,所以××市這些流動學齡兒童就學仍然面臨很大的困難。絕大部分外來務工者子女只能到打工者自己創辦的打工子弟學校就讀。
這一問題得到了媒體的關注。不少記者深入到××市外來人口聚居地采訪,向社會反映打工子弟學校普遍存在著辦學條件簡陋、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和未通過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審批等具體問題。不少老師學者也紛紛指出這些問題的嚴重性和迫切性,并提出政策建議。
這些具體問題進而受到××市政府的高度重視。2002年4月3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了該市教委《關于對流動人口中適齡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的暫行辦法》,為解決上述流動人口子女入學中的諸多具體問題提供了政策依據。
根據本案例,請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公共問題?
(2)提出公共問題的主體有哪些?本案例中涉及到哪些主體?
最新資訊
- 每日一練!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習概》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8.17)2025-08-17
- 已更新!2025年10月自考備考真題庫+歷年真題匯總速領2025-07-20
- 2025年10月自考真題庫更新:含歷年真題匯總+答案解析2025-07-17
- 每日一練!自考《習概》簡答題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2025-07-13
- 每日一練!自學考試《社會學概論》歷年高頻真題及答案解析(7.11)2025-07-11
- 每日一練!自考《管理學原理》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7.8)2025-07-08
- 每日一練!自學考試《外國文學史》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7.6)2025-07-06
- 每日一練!自學考試《習概》簡答題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7.5)2025-07-05
- 湖北考生來領!2025年10月自考公共課:歷年真題+高頻考點2025-06-29
- 每日一練!自學考試《毛概》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6.28)202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