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唐代古文運動


第八章 唐代散文
第一節 唐代古文運動
識記:中唐古文運動。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發生于中唐的古文運動,是一場由駢體到散體的文體與文風的革新,它有很現實的目的,有鮮明的理論主張,有較為廣泛的參與者,在中國散文史上的影響極為深遠。
理解:唐代古文運動的起因。
(1)是借助于儒學復古的旗幟而發展起來的,與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和文化的情況有密切的關系。(2)受文體文風自身演變規律的支配,與唐代駢體文的發展有關。
綜合運用:韓柳古文運動的理論主張,文以載道與文以明道,陳言務去的觀點對文學革新運動的推動作用。
唐代古文運動之所以至韓、柳始成,主要是因為韓、柳在批判繼承古文運動先驅之文論的基礎上對儒道進行全面的清理,提出了許多反傳統觀念的新解,以文章內容的變革帶動形式的變革,使“文以載道”說產生了實踐意義,并在理論上趨于完善。
1.韓愈第一次提出“文以明道”的觀念。“文以載道”是支配中國古代散文發展的基本理念。在總結前人關于文章作為表現儒家思想體系的“道”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道”與“文”的關系。
2.從“明道”的要求出發,韓愈特別強調作家思想修養的重要性。
3.韓愈提出了“不平則鳴”的口號。把“明道”與對現實的批判聯系起來,使文章不僅是明道的工具,也是鳴不平、反映現實的工具,使文章的思想性和現實性都得到了加強,為古文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現實基礎,也保證了文體革新能夠成為現實。
4.在文學語言方面,韓愈提出“唯陳言之務去”和“詞必己出”的主張。
5.提出“文從字順”要求文字的表達要流利。
6.“氣盛則言”把文氣與文章的語言表現聯系起來,認為文章氣勢就是從語言的短長和聲的高下而來。柳宗元對于文體、文學語言的改革,他的意見也大體與韓愈相似。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