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認知心理學”復習重點第二章


第一節 模式識別
1、與模板匹配理論所要求的精確匹配不同,按照原型模型,刺激與原型之間的匹配不需要十分精確,二者之間可以有一些小的不一致。P25
2、區別性特征模型假定,字母的區別特征是不變的,不管一個字母是手寫體、印刷體還是打字體。P26
3、區別性特征模型得到了一些實驗證據的支持。P29
?。?)Gibson(1969)的研究證明,當一些字母共用很多關鍵特征時,人們判斷這些字母是否相要花更長的時間。
?。?)Garner(1979)的研究進一步證實,判斷的速度快慢依賴于共用的區別性特征的數目。
?。?)David Hubel和Torsten Wiesel把微電極插入麻醉動物皮層的一系列神經元中。每個神經元都只對特定方向的光柵反應特別強烈。
4、視知覺近期工作,確定了大腦皮層中加工相同刺激不同方面的分離的神經通路。P30
?、?what通路從枕葉中的初級視皮層向顳葉下行,主要負責加工視覺刺激的顏色、形狀、和特性。
?、?where通路則從枕葉向頂葉上行,主要負責位置和運動信息的加工。
這樣,為了識別外界環境中的物體和所發生的事件,特征信息至少要輸送到兩個不同的系統。
5、Biederman將這些簡單的三維形狀稱作幾何離子。象字母一樣,幾何離子能夠結合成一些有意義的東西。P31
6、自下而上加工:從刺激本身的特征出發,引導我們知覺客體。自下而上加工也叫數據驅動或刺激驅動加工,它強調了刺激本身在識別中的重要性。P33
7、自上而下加工:我們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經驗或者期待引導我們對客體的知覺。自上而下加工或概念驅動加工,這種加工強調概念和高水平過程對模式識別的影響。P33
8、詞優效應是指:同出現在非詞(即一串無關的字母,如orwk)中相比,當一個字母(如k)出現在詞(如work)中時,我們對它的識別更快、更準確。許多研究證明了自上而下加工在字母識別中的重要作用。P34
9、Schacter和他的同事(1991)證明:與物體有關的過去經驗,的確能夠幫助人們識別物體。對于可能圖形來說,同先前沒有出現過的新圖形相比,被試對先前出現過的圖形,判斷得更快。然而,對于不可能圖形來說,新圖形和舊圖形判斷的潛伏期沒有差異。P36
★Navon(1977)整體優先效應實驗: P28(圖略)
一、實驗目的:知覺客體的時候,是整體特征先知覺,還是局部特征先知覺。
二、實驗程序:
如圖: (a)和 (b)中的刺激都構成了字母H .不同的是,在(a)中,局部特征小H同整體特征一致,而在 (b)中,局部特征小S同整體特征并不一致。Navon要求被試或者在整體水平上,或者在局部水平上,對刺激進行識別。
三、實驗結果:
1. 當要求被試在整體水平上對刺激進行識別時,不管整體的大H是由局部的小H構成,還是由局部的小S構成,被試反應得一樣快。
2. 當要求被試在局部水平上對刺激進行識別時,如果整體特征同局部特征一致,那么,被試的反應要快。
3. 同識別構成大H的小H相比,被試對構成大H的小S的識別要慢。
四、討論與結論:
上述實驗結果表明,當要求識別整體時,局部特征的性質,即局部特征是否與整體特征相匹配,并不影響整體的知覺。然而,當要求識別局部時,整體特征的性質,即整體特征是否與局部特征相匹配,影響局部的知覺。這些結果提示知覺過程中存在整體優先。
第二節 面孔加工(了解)
面孔失認大致可以分成兩個亞類:P46
1. 一類病人在面孔知覺方面存在缺陷,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障礙,稱作知覺的或感知的面孔失認。
2. 另一類病人知覺能力相對完整,缺陷主要表現在對先前存在的有關熟人外貌的記憶上,他們身上所表現出來的障礙,則稱作記憶的或聯想的面孔失認。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思修》簡答題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26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考前沖刺資料包+歷年真題整理(9月26日更新)2025-09-26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贾攸c,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