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先秦散文


第三章 先秦散文
簡單運用:①春秋戰國時期諸子散文繁榮的原因。
一、經濟方面,生產工具的進步,制度的改革。
二、政治方面,王權式微,諸侯爭霸。
三、文化方面,文化下移,私學興起。
四、一些讀書人游說、著述、聚徒講學,諸侯也愿意聽取士人的意見。
五、百家爭鳴的文化環境,促成了諸子散文的繁榮。
②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散文繁榮的原因。
一、經濟方面,生產工具的進步,制度的改革。
二、政治方面,王權式微,諸侯爭霸。
三、文化方面,文化下移,私學興起。
四、一些士人,或撰作史著,或編纂歷史文獻,提供政治借鑒。
五、我國向有著史的傳統。至戰國,社會空前繁榮又空前動蕩,更加需要認真總結歷史,從而形成了歷史散文的繁榮局面。
第一節 歷史散文
1.《尚書》、《春秋》等早期歷史散文簡介
識記:《尚書》是我國第一部歷史散文集。今文《尚書》、古文《尚書》、偽《古文尚書》、《逸周書》、《春秋》。
《尚書》是以記言為主的古史,文字古奧迂澀。今文《尚書》29篇,是經師伏生所傳。古文《尚書》58篇,其中25篇是東晉人的偽作。《逸周書》向來被視為《尚書》的余篇或逸篇,但文字表現與春秋戰國的史家之文接近。《春秋》是魯國的編年史,經孔子修訂。以類似今天新聞標題的形式,簡括記錄魯國及周王朝、其他諸侯國的歷史事件。
2.《左傳》
理解:《左傳》及其作者。
《左傳》全稱《春秋左氏傳》,是配合《春秋》的編年史,所記史事止于魯哀公27年,比《春秋》多13年。《左傳》記事詳贍,文采生動。和《春秋公羊傳》、《春秋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左傳》作者傳為左丘明,后世頗有爭議,但其應是戰國初年或稍后的人。(《左傳》后人又稱《春秋內傳》)
綜合運用:《左傳》的文學特色。
《左傳》是先秦時期最具文學色彩的歷史散文。
一、文學性的剪裁和歷史事件的故事情節化。
文學性的的剪裁,指其既敘述了歷史的真實面貌,又善于使所傳達的事件蘊含意趣,極少枯燥乏味的流水賬式的史事記述。
歷史事件故事化、情節化,是說其在敘述史事時,常借助于人物形象的描寫,描繪他們的言語、行為及彼此間的關系,有的甚至帶有小說、戲劇色彩。如《鄭伯克段于鄢》。
二、刻畫人物性格神形畢現,有立體感。
《左傳》在體例上雖不以人物傳記的形式記錄歷史,但其在敘寫歷史事件時卻十分注重人物的刻畫。并且不僅能夠寫出某人某一方面突出的性格特點,而且注意刻畫人物性格的多側面,有的甚至可寫出人物性格的發展。如,《晉公子重耳之亡》。
三、生動的場面描寫和傳神的細節描寫。
①《左傳》以擅長敘寫戰爭著稱,注重對雙方戰前謀劃的敘述。如《晉楚城濮之戰》。
② 還表現在它簡潔生動地描繪戰爭場面。
③《左傳》敘事或寫人物,運用了許多細節描寫,極為傳神。
四、善于敘寫外交辭令,理富文美。如《燭之武退秦師》。
3.《國語》
理解:《國語》簡況。
第一部國別史。全書21卷,記載周王朝及各國史實,起于周穆王,止于魯悼公。以記言為主,故稱《國語》。《國語》不是完整系統地敘述歷史,而是有選擇地記錄一些事件。后人稱為《春秋外傳》,然其不傳《春秋》甚明。作者傳為左丘明,不可確考。
4.《戰國策》
理解:《戰國策》簡況。
雜記東西周及各國之事,自戰國初至秦滅六國約240年。記載當時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其策謀或說辭,所記以戰國時縱橫家的事跡、言論為多。經西漢劉向編訂為33篇。作者難以確考,非一時一人所著。
綜合運用:《戰國策》的文學特色。
《戰國策》主要記載當時謀臣策士縱橫捭闔的斗爭及其策謀或說辭,所記以戰國時縱橫家的事跡、言論為多。其史學價值雖不及《左傳》、《國語》,但在文學上自有其獨到的特色:
一、鋪張辯麗,夸飾恣肆的風格。如蘇秦說秦惠王連橫以爭天下的說辭,排比夸飾,對后來辭賦的產生和發展有很大影響。
二、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以情理服人。如“觸龍說趙太后”。
三、摹繪人物,形貌畢肖。刻畫最為傳神的是策士形象。如“蘇秦始將連橫”。
四、引譬設喻,善用寓言。比喻如“狡兔三窟”、“唇亡齒寒”、“驅群羊攻猛虎”、“抱薪救火”、“危于累卵”、“輕于鴻毛,重于丘山”,寓言如“狐假虎威”、“鷸蚌相爭”、“畫蛇添足”、“南轅北轍”、“驚弓之鳥”等。使文章形象生動,饒有趣味而富于文采。
第二節 諸子散文
簡單運用:先秦諸子散文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特點。
先秦諸子有九流十家,主要是儒、墨、道、法四家。三個發展階段:
一、春秋末至戰國初,有《老子》、《論語》和《墨子》。
《老子》篇幅簡短,《論語》多為語錄,但都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墨子》始漸有論說文的基本規模,但質樸無文,同時也還有語錄體的篇章。
二、戰國中期,有《孟子》和《莊子》。
開始擺脫語錄體,長篇大論,說理暢達,文辭富贍,是說理文的進一步發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動,比喻、寓言疊出,行文波瀾起伏,有較濃厚的文學色彩。
三、戰國后期,有《荀子》和《韓非子》。
論題集中,邏輯嚴密,說理透徹,文辭富麗,是先秦說理文的高峰。
發展趨向:由簡而繁,由疏而密,理性和邏輯不斷增強。就文學色彩看,《孟子》、《韓非子》,尤其是《莊子》應受到更多重視。
1.《老子》、《論語》和《墨子》
理解:
①老子及《老子》簡況。
一般認為,老子的生活年代與孔子同時而稍早。先秦時流行孔子曾問學于老子的說法。《老子》產生不晚于戰國中期,是老子的后學所記,基本保存了老子的思想。
②孔子及《論語》簡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主“仁”倡“禮”,對我國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論語》是主要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論集。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成書最早也應于春秋戰國之際。
③墨子及《墨子》簡況。
墨子名翟,是墨家學派創始人。《墨子》是墨子弟子所著,包括了墨子以及墨家各派的思想。兼愛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 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與儒家并稱“顯學”。
簡單運用:
①《老子》的文學價值。
《老子》是道家學派開山的理論著作,篇幅簡短,文學價值并不甚高,有兩點可作簡略介紹:
一、形象化的說理。即通過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比譬說明抽象的道理。
二、語句上的韻散結合。《老子》的語句簡短而比較整齊,有的整章用韻,有的韻散相間。體現著韻文向散文的過渡狀態。
②《論語》的文學特點。
《論語》通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來展示孔子的思想。
一、《論語》多為簡短語錄,辭約義豐。
二、有的章節能夠通過言談舉止表現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③《墨子》的文章特點。
《墨子》一書是墨家學派的代表作,其文章重理性輕感性,質實不求文采,文學價值并不大。但卻有自己的特點:
一、由小及大,連類比譬,逐層推理。如《非攻》上篇。
二、質樸無華,造句遣辭口語化。 如《兼愛》。
2.《孟子》
識記:孟子生平及思想。
孟軻,鄒人。主張行“王道”,施“仁政”,是對孔子思想正統的承襲和發展,后世稱為“亞圣”。綜合運用:《孟子》文章的主要特點。
一、雄辯色彩
A.把握對方心理,循循善誘,引導對方投入到自己設置的機彀中來,使對方心悅誠服。
B.氣勢豐沛,是非鮮明,一旦對方被納入機彀,便步步緊逼,不給對方辯駁的機會。(例《滕文公上》“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章)
二、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說理。典型事例,如《齊桓晉文之事章》齊宣王以羊易牛的事實。比喻,如為了說明舍生取義的道理,以舍魚而取熊掌為喻。《告子上?魚我所欲也章》寓言故事,著名的如 “五十步笑百步” (《梁惠王上》)、 “揠苗助長” (《公孫丑上》)等。
3.《莊子》
識記:莊子生平及思想。
莊周,戰國中期宋國蒙人。后世將莊子和老子并稱“老莊”,但莊子否定一切事物的存在,齊同萬物的差別,與老子頗有不同。
理解:《莊子》簡況。
《莊子》52篇,今存33篇。現在通行的是郭象注本,包括《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一般認為,《內篇》為莊子所作,其他是弟子和后學所作。
簡單運用:簡說《莊子》的文學特色即是其寓言特色。
《史記》本傳說:“其著書十余萬言,大抵率寓言也。”《莊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書基本由一個接一個的寓言組成,這就形成它的明顯特征:深邃的思想和美妙藝術表現的統一,把的思想完全融入到一個個美妙的寓言故事中去。
綜合運用:《莊子》寓言特色。
《莊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全書又基本是由一個接一個的寓言組成,這就形成了它的一個明顯特征:深邃的思想和美妙藝術表現的統一;《莊子》是把深邃的思想完全融入到一個個美妙的寓言故事中去了。
《莊子》的寓言,描述了形形色色、異彩紛呈的藝術形象,寄寓了深刻的思想和深沉的感情。
一、奇幻譎詭的想象。《莊子》的想象奇幻,夸張,出人意表,變化莫測。如: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遙游》)。
二、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畫。往往以很少的筆墨,就能寫出人物鮮明的形神特征。如: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逍遙游》)。
三、細膩逼真的描寫。一些具體的形象描繪,有非常細膩逼真的“工筆”。如《齊物論》寫風之千變萬化的聲音,無不窮形盡相,極盡描摹之能事。
四、諧趣和譏刺橫生。諧趣、譏刺,往往連珠并玉,難分彼此。如《秋水》“鴟得腐鼠”。
4.《荀子》和《韓非子》
識記:
①荀子生平及《荀子》簡況。
荀況,戰國后期趙國人。先秦最后一位儒家大師。隆禮重法,對儒家學說的薪火相傳貢獻極大。《漢書?藝文志》著錄《孫卿子》(即《荀子》)三十三篇,今存三十二篇,多為荀子自著。先秦說理散文發展到荀子已經成熟。
②韓非生平及《韓非子》簡況。
韓非,戰國末期韓國公子,喜刑名法術之學。《漢書?藝文志》著錄《韓子》五十五篇,今存。大抵是韓非自著,也有后學或他人之作。
簡單運用:①《荀子》說理文特色。
一、論題集中,邏輯嚴密,說理透辟,淋漓盡致。如《勸學》、《天論》。
二、從文學的觀點看,文中長于比喻而少用寓言。《荀子》中寓言極少,極簡短,類于比喻。而他為了說理所使用的比喻,卻豐富多彩,層出不窮。如《勸學》。
②《韓非子》說理文的特點及其寓言的特點。
《韓非子》集中體現了韓非的法家思想,其說理文和寓言均很有特點。
一、明切犀利,冷峻峭拔,而極善分析,條理嚴密,議論透徹。“明切”是指明辨是非,切合事理。“犀利”是指他的理論中似無情而往往切中要害;明切和犀利,造成了韓非散文冷峻峭拔的文風。
二、韓非散文最具文學色彩的是它的寓言。往往采用歷史故事的形式,闡明道理,表達思想。如“買櫝還珠”等。但表現手法較單調。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