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復習資料第五章


第五章 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lesson$
一、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
①資本主義的產生和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的形成
1)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
兩個途徑:一、小商品經濟分化出來,二,從商人和高利貸者轉化而成。
2)資本的原始積累:是生產者與生產資料相分離,貨幣資本迅速集中于少數人手中的歷史過程。
兩途徑:一、暴力手段剝奪農民土地,二,暴力手段掠奪貨幣財富
3)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②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1)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
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有兩個:一、社會分工的出現,二,生產資料和勞動產品屬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產商品勞動的二重性
二因素:使用價值和價值(矛盾統一體)。
使用價值是交換價值的物質承擔者。價值決定交換價值。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一本人類勞動。(社會屬性)
商品價值和使用價值之間的關系(對立統一)
對立性: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是相互排斥的,兩者不可兼得。
統一性:作為商品,必須同時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兩個因素。
商品是勞動產品:具體勞動形成商品的使用價值
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
3)商品的價值量決定
決定商品的價值量: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勞動生產率)
商品價值量是以簡單勞動為尺度計量的,復雜勞動等于自乘或多倍的簡單勞動。
4)價值規律及其作用
其基本內容和客觀要求:商品價值量由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商品交換以價值量為基礎,按照等價交換的原則進行。
表現形式:商品價格圍繞價值自發波動。
作用:第一、自發地調節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在社會各生產部門之間的分配比例:
第二,自發地刺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第三,自發地調節社會收入分配。
5)價值的形成的發展與貨幣的產生
價值形式發展經歷四個階段:簡單的或偶然的價值形式、總和的或擴大的價值形式、一般的價值形式和貨幣形式。
貨幣的五種基本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
6)私有制基礎上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商品生產者勞動的兩重性:既是具有社會性質的社會勞動,又是具有私人性質的私人勞動。
私人矛盾和社會矛盾構成了私有制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③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意義
1)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第一,為剩余價值理論的創立奠定了基礎
第二,揭示了商品經濟的一般規律,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了理論指導。
2)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①勞動力成為商品與貨幣轉化的資本
1)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
第一,勞動者是自由人,能夠把自己的勞動力當作自己的商品來支配
第二,勞動者沒有別的商品可以出賣。(資本主義雇傭勞動關系)
2)勞動力商品的特點與貨幣轉化為資本
包括三個部分:一是維持勞動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二是勞動者家屬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三是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
②資本主義所有制
1)所有制和所有權
2)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
資本家憑借對生產資料的占有,在等價交換原則的掩蓋下雇傭工人從事勞動,占有雇傭工人的剩余價值,這就是資本主義的實質。
④ 生產剩余價值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
1)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兩重性及其特點
a.物質資料生產過程;b.剩余價值生產過程,即價值增值過程。
2)剩余價值的含義:是雇傭工人所創造的并被資本家無償占有的超過勞動力價值的那部分價值,它是雇傭工人剩余勞動的凝結,體現了資本家與雇傭工人之間剝削與被剝削關系。
3)資本的本質:一定歷史社會形態下的生產關系
4)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及其意義
用于購買生產資料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借助于工人的具體勞動,把原有價值轉移到新產品中去,其價值量沒有發生變化,叫做不變資本;用于購買勞動力的那部分資本,在生產過程中,由于勞動力的使用不僅創造出自身價值而且創造出大于自身價值的價值,使這部分預付資本價值量發生了變化,叫做可變資本。
5)生產剩余價值的兩種基本方法:絕對剩余價值生產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
6)生產自動化條件下剩余價值的源泉
7)資本積累:剩余價值的資本化
資本積累的本質:資本家不斷利用無償占有的工人創造的剩余價值,來擴張自己的資本規模,進一步擴大和加強對人工剝削和統治。
8)資本有機構成:資本技術構成決定資本價值構成
9)相對人口過剩;三種形式:流動人口過剩,潛伏人口過剩,停滯人口過剩。
10)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資本主義制度的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必然勝利。
11)資本循環與周轉
12)資本周轉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3)社會再生產
社會總產品在價值形態上又叫社會總價值,包括在產品中的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c)、凝結在產品中的工人必要勞動創造的價值(v)和凝結在產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勞動時間里創造的價值(m)。
第Ⅰ部類:生產生產資料的部門構成
第Ⅱ部類:生產消費資料的部門構成
14)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和形式
工人工資是勞動力的價值或價格(本質);
15)利潤和平均利潤
剩余價值是利潤的本質,利潤是剩余價值的轉化形式。
16)馬克思剩余價值理論的意義
剩余價值深刻地揭露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剝削本質,闡明了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階級斗爭的經濟根源,指出了無產階級革命的歷史必然性。
⑤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和經濟危機
1)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和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
2)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本質特征:生產相對過剩
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是由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
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周期性特點,使社會資本再生產呈現出周期性特點,包括四階段:危機,蕭條,復蘇和高漲。
三、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①資本主義國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質
1)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和本質
2)資本主義國家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質
②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及其本質
本質:(兩方面)
第一: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是資本主義社會觀念上層建筑,是為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經濟基礎服務的。
第二:資本主義意識形態是資產階級的階級意識的集中體現。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