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自考醫學心理學串講:心身醫學與心身疾病


第三章 心身醫學與心身疾病$lesson$
心身醫學又稱心理生理醫學,它既是醫學心理學的一個組成部分,又是整個醫學中的一個分支學科。
心身醫學的特點,除了強調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之外,還特別注重這些因素與人所處的社會環境的特殊條件及其變化之間的關系。
心身疾病,是指那些主要的或完全的由心理社會因素引起,與情緒有關而主要呈現為身體癥狀的軀體疾病,這些疾病通常都有形態上的基礎,即在生理機能或組織結構上有具體而明確的損害,因此,又有人稱之為心理生理障礙。對心身疾病的診斷不僅要體檢,且需要心理檢測,以找出心理-社會因素方面的指征,尤其是情緒因素;同時對病人身體素質和任何特征作出評定。
器質性疾病:由于微觀結構或身體創傷造成的組織損傷。如闌尾炎、骨折。
轉換性反應:神經癥的一種類型,在病人身上無結構損傷的基礎而只是喪失機能。如癔病性耳聾、癔病性癱瘓。
疑病癥:無理由的或神經性恐怖促成的軀體障礙。
心身疾病的范圍: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心血管系統:原發性高血壓、偏頭疼、心絞痛、雷諾氏病、心動過速。
2)腸胃系統: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精神性厭食癥。
3)泌尿生殖系統:排尿障礙、陽痿、陰冷、月經失調痛經。
4)內分泌系統:甲狀腺機能障礙、糖尿病。
5)呼吸系統:支氣管哮喘、過度換氣綜合癥、慢性呃逆。
6)皮膚:尋麻疹、斑禿、神經性皮炎。
7)肌肉和骨骼系統:周疼痛癥、類風濕性關節炎。
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1)社會-文化因素2)心理-生理因素
簡答:情緒是怎樣引起心身疾病的?P69
簡答:心身疾病的預防
心身疾病是由多種心理、社會和生物學因素相互作用下造成的。因此,心身疾病的預防不應只著眼于生物學因素,而應從更多的方面來設計預防方案和措施,才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1.做好傳統的預防措施。確立健康生活方式,生活規律、按時作息,保持充足睡眠;條理飲食;控制體重;堅持鍛煉。
2.加強心理性預防措施。情緒自控;會自我放松;適當參加娛樂和社交活動。
3.增加對應激源的抵抗能力,盡量減少心理應激反應的發生。
此外,心身疾病的預防,還應強調從青年作起。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思修》簡答題高頻考點,附歷年真題2025-09-26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考前沖刺資料包+歷年真題整理(9月26日更新)2025-09-26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