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1年10月自考犯罪學(一)試題
全國201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lesson$
犯罪學(一)試題
課程代碼:00235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研究犯罪現象的產生及發展變化規律,探求犯罪原因及防控對策的科學稱為( )
A.刑事偵查學 B.刑法學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C.犯罪學 D.罪犯矯正學
2.研究犯罪人的犯罪生涯或預測犯罪人未來行為方向或研究、預測特定罪犯矯正效果的方法是( )
A.全面調查 B.抽樣調查
C.典型調查 D.個案調查
3.依龍勃羅梭的觀點,社會防衛的前提是( )
A.消除犯罪條件 B.鑒別犯罪人
C.消除貧困 D.嚴密立法
4.在當代犯罪學的研究中居主導地位的理論是( )
A.犯罪環境學 B.犯罪經濟學
C.犯罪心理學 D.犯罪社會學
5.菲利認為,犯罪飽和法則的主要表現之一是( )
A.犯罪數量的周期性變動 B.犯罪危害的周期性變動
C.犯罪結構的周期性變動 D.犯罪性質的周期性變動
6.把犯罪分為“自然犯罪”和“法定犯罪”的實證學派學者是( )
A.龍勃羅梭 B.菲利
C.加羅法洛 D.胡頓
7.根據事先設計好的問題而非依據主題靈活設問的訪談被稱為( )
A.直接訪談 B.間接訪談
C.結構式訪談 D.非結構性訪談
8.馬克思主義理論認為,犯罪產生的根源是( )
A.財產矛盾 B.利益觀念
C.社會分工 D.私有制
9.下列諸項中,屬于犯罪統計規律的是( )
A.恒比定律 B.差別規律
C.漏斗效應 D.反射效應
10.反映犯罪現象的影響和傳播規律的是( )
A.起伏律 B.消長律
C.輻射律 D.因果律
11.我國青少年犯罪占全部犯罪的70%-80%的時期是( )
A.50年代初期 B.60年代中后期
C.80年代初期 D.2000年以后
12.暴力犯罪的情感特征一般是( )
A.沖動性 B.冷靜性
C.有同情心 D.好奇性
13.影響犯罪行為方式是隱蔽還是公開的是( )
A.犯罪行為的動力機制 B.犯罪行為的運作機制
C.犯罪行為的抑制機制 D.犯罪行為的評估機制
14.社會學家和犯罪學家多用亞文化理論解釋( )
A.男性犯罪的成因 B.女性犯罪的成因
C.青少年犯罪的成因 D.老年人犯罪的成因
15.犯罪動機是( )
A.犯罪的直接原因 B.犯罪的條件
C.犯罪的相關因素 D.犯罪的根源
16.下列諸項中,屬于犯罪直接原因的是( )
A.犯罪意識 B.犯罪工具
C.犯罪時間 D.犯罪對象
17.下列諸項中,不屬于犯罪社會原因的是( )
A.犯罪觀 B.不良的社會風氣
C.私有制 D.法律嚴重滯后
18.易導致犯罪行為產生的文化沖突類型是( )
A.審美觀沖突 B.經營方式沖突
C.生活習慣沖突 D.行為規范沖突
19.家庭環境中的消極因素可能導致易形成犯罪行為的( )
A.不良氣質 B.不良體質
C.不良體格 D.不良人格
20.個人對自身、自己與他人、自己與社會關系的認知程度及評價被稱為( )
A.世界觀 B.人生觀
C.規范意識 D.自我意識
21.被害人因犯罪行為所遭受的身體、物質、精神損失以及所引發的反應被稱為( )
A.被害現象 B.被害后果
C.被害形式 D.被害原因
22.犯罪心理學發現,犯罪動機一旦產生就具有了明確的( )
A.內部沖突性 B.控制性
C.目標指向性 D.自我意識性
23.趨勢外推法所根據的預測原理是( )
A.系統性原理 B.可知性原理
C.可控性原理 D.連續性原理
24.在犯罪預測的諸方法中,常采用匿名方式進行的是( )
A.個人經驗判斷法 B.集體經驗判斷法
C.老師調查法 D.綜合調查法
25.犯罪預防體系及措施針對的是( )
A.犯罪人 B.犯罪行為
C.犯罪現象 D.犯罪原因
26.在犯罪的偵查、起訴、審判、改造環節中,采取的有別于成年人的、目的在于挽救未成年人的犯罪預防的方法是( )
A.保護性預防 B.疏導性預防
C.堵塞性預防 D.控制性預防
27.下列諸項中,屬于三級預防理論中第一層次的預防措施是( )
A.通過環境設計堵塞漏洞 B.制定避免學生逃學計劃
C.嚴密監控緩刑者 D.提高警察的反應速度
28.在犯罪易發區或多發區,進行預防犯罪的相關設計,采用制約和限制犯罪發生的措施被稱為( )
A.心理預防 B.社會預防
C.專業預防 D.情境預防
29.以下措施不屬于我國犯罪防控系統第二道防線的是( )
A.限制犯罪工具和手段 B.目標加固
C.倡導主文化遏制反文化 D.貴重物品標刻
30.下列人員中不屬于社會幫教骨干力量的是( )
A.社區民警 B.幫教對象的朋友
C.獄警 D.村委會治保人員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31.下列諸項中,屬于實證犯罪學派之觀點的有( )
A.起伏律 B.天生犯罪人論
C.犯罪飽和法則 D.自然犯罪觀
E.自由意志論
32.菲利的代表作品有( )
A.《刑罰原理》 B.《犯罪社會學》
C.《刑法學原理》 D.《犯罪學》
E.《社會主義與犯罪》
33.下列關于犯罪現象的理解,正確的是( )
A.經濟增長并不必然引起犯罪增多
B.犯罪的表現形式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演變
C.在中世紀的歐洲,侵犯宗教的行為往往被認為是最嚴重的犯罪
D.犯罪不是與人類社會同時產生的,而是在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才出現的
E.特定的社會變遷與經濟進程對不同制度國家的犯罪現象發生相同或相似的影響
34.下列關于模仿論的表述,正確的是( )
A.模仿論是薩瑟蘭提出來的
B.模仿過程中,人們接觸愈密切就愈可能相互模仿
C.模仿是指人按照一定的榜樣實施特定動作和行為的過程
D.媒體的暴力鏡頭容易引起青少年的模仿,進而容易產生暴力犯罪
E.一個人走向犯罪道路是后天受社會風氣、風俗影響而逐漸形成的,并不是先天決定的
35.下列關于犯罪人的表述,錯誤的是( )
A.重新犯罪人就是累犯
B.《犯罪人論》是龍勃羅梭的代表作
C.犯罪人分類與刑事責任個別化有關
D.變態人格者實施犯罪一般都具有預謀性和計劃性
E.女性犯罪人多實施非暴力性的賣淫、詐騙、殺嬰等犯罪行為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6小題,每小題3分,共18分)
36.犯罪原因學
37.社會調查法
38.有責性被害人
39.代際轉換
40.技防
41.社會整合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5分,共20分)
42.簡述犯罪學的作用。
43.簡述挫折―攻擊理論及其對暴力犯罪行為的影響。
44.簡述潛在被害人的特點及其在犯罪行為發生中的作用。
45.簡述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內容。
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46小題10分,第47小題12分,共22分)
46.論古典犯罪學派犯罪預防的理論與實踐。
47.試用標簽理論分析標簽對青少年犯罪的影響。
最新資訊
- 自學考試《習概》2024年-2025年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免費領取】2025-11-17
- 自學考試《馬原》2022年-2025年真題及答案解析【免費領取】2025-11-17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完形補文+寫作真題及答案整理2025-10-30
- 備考重點!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全專業真題、答案解析合集匯總2025-10-30
- 同步更新!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真題及答案匯總(完整版)2025-10-29
- 答案發布!2025年10月自考各專業真題已匯總2025-10-29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選擇、完形填空、寫作真題及答案更新!2025-10-28
- 更新!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答案匯總2025-10-28
- 簡答題+論述題!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真題答案速看2025-10-28
- 2025年10月自考本科對答案!公共課+專業課全科目真題及答案解析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