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民法學”老師串講筆記(2)
11.簡述公序良俗原則在民法中的表現$lesson$
答:公序良俗原則,是指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不得違反公共秩序和善良風俗,不得違反社會公德,不得損害社會利益和國家利益。公序良俗原則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第一,民事活動應當尊重社會公共利益和社會公德。社會公共利益,是社會成員的共同利益;社會公德是社會公認的道德規范。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社會生活秩序、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求的優良民風和習慣,都屬于社會公共利益,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均應尊重,不得違反。第二,民事主體不得濫用權利。民事主體行使權利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和他人利益,不得違反法律的強行性或禁止性規定。
12.試述民法的調整對象(論述)
答: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民法所調整的社會關系包括兩部分。一是平等主體間的財產關系;一是平等主體間的人身關系。民法所調整財產關系具有以下特點:1、主體地位平等。如相互間有隸屬關系,地位不平等,則不為民法調整。2、一般是當事人自愿發生的。如果當事人的一方可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不能自愿協商的,則這種財產關系也不為民法調整。3、受價值規律支配。具備上述特點的財產關系主要是商品經濟關系,包括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財產歸屬、利用關系和財產流轉關系。民法所調整的人身關系的特點主要是:①主體地位平等,相互間沒有支配關系;②與民事權利的享有和行使有關;③與主體的人身不可分離并不具有經濟內容。這部分人身關系是發生在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包括人格關系和身份關系。
13.為什么說民法是調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的基本法?(論述)
答:民法是所有制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隨著商品經濟的產生而產生并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不同歷史時期的民法反映著不同時期商品經濟的社會條件,維護和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需由法律保障的發達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商品經濟,也就是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關系離不開法律的調整。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需從法律上確認三個基本要素:即主體、權利和交易規則。民法的主體制度確認和規范著市場主體,賦予各類民事主體獨立的法律人格;民法的財產權制度確認和保護民事主體的財產權利,使主體能以自己的財產進行商品生產經營活動;民法的法律行為制度、合同制度等規范主體的行為,規定交易規則,使主體得以公平、正當地進行競爭,安全有序地進行交易。可見,民法為市場經濟的發展提供著基本的法律保障,在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民法屬于基本法。
14.民法的淵源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答:民法的淵源,又稱民法的法源,是指民事法律規范的來源或表現形式。我國民法的淵源主要是指國家有關機關在其職權范圍內制定的有關民事的規范性文件,主要包括:1、法律。法律是指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的規范性文件。包括:①憲法②民事基本法③民事單行法和其他法律中的民法規范。2、法規。法規包括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3、規章。規章是指國務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為貫徹法律、法規,在其權限范圍內制定的規范性文件。4、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有權就法律適用中的問題作出解釋。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釋包括關于貫徹執行法律的意見、適用法律的解答、就某案件如何適用法律的批復等,也是民法的重要淵源。5國家政策和習慣。
15.民法的歷史沿革
答:民法是隨著商品經濟關系的產生而產生,隨著商品經濟關系的發展而發展的。民法的歷史沿革可以分為古代民法、近代民法和現代民法三個階段。1、古代民法是指簡單商品生產者即奴隸制社會和封建社會的民法。古代社會民法的典型代表為羅馬法。2、近代民法是指隨著民族國家的形成而產生的反映自由基本主義社會生活條件的民法。近代民法以1804年的《法國民法典》。3、現代民法是指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壟斷時期以來的民法。資本主義現代民法可以說是始于1897年公布、1900年生效的《德國民法典》。1955年列寧親自主持制定的《蘇俄民法典》就是第一部社會主義性質的民法典。4、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民法典,是1930年南京國民黨政府制定的民法典。
16.民法的適用的原則
答:1、特別法優于一般法。2、強行法優于任意法。3、例外法規定排除一般規定。4、具體規定優于一般性條款。
17.民法的解釋
民法的解釋,是指探求民事法律規范的含義,確定其內容。民法的解釋有文理解釋與倫理解釋兩種。文理解釋,又稱文義解釋,是指依據法律條文文句的字義或文義所進行的解釋。倫理解釋,是指斟酌法律制定的理由以及其他一切情事,依推理而闡明法律規范的真意。倫理解釋包括:1、擴張解釋。2、限縮解釋。3、反面解釋。4、類推解釋。
18.簡述民事法律關系的特征
答:民事法律關系,指根據民事法律規范確立的以民事權利義務為內容的社會關系,是由民事法律規范調整而形成的社會關系。民事法律關系具有以下特征:1、民事法律關系是一種法律關系。作為法律關系,首先它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其次,它是一種意志關系,而不屬于物質關系;再次,它是由國家強制力保障實現的社會關系。2、民事法律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的關系,一般是自愿設立的;不是發生在平等主體之間的或者不是在平等基礎上確立的法律關系不屬于民事法律關系。3、民事法律關系是以民事權利和義務為內容的法律關系。民法調整社會關系是賦予民事主體權利義務,因而民事法律關系也就是民事權利義務關系。民事法律關系一經確立,一方即享有權利,另一方則負有相應的義務,當事人的民事權利義務構成民事法律關系的內容。
最新資訊
- 備考2026年4月自學考試!這些真題及題庫早早收藏【免費領取】2025-11-07
- 考前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歷年高頻考點2025-10-24
- 抓緊背!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習概》名詞解釋、簡答題高頻考點匯總2025-10-20
- 考前背誦!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沖分資料,速領2025-10-14
- 速領!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全專業【沖刺必刷100題】,高頻考點覆蓋2025-10-13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題型發布!各專業簡答題、論述題考什么?2025-10-12
- 備考重點!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各專業高頻考點+必刷100題2025-10-10
- 2025年10月自考《美學》高頻考點匯總:名詞解釋+簡答題2025-10-09
- 考前復習: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馬原》高頻考點+歷年真題2025-10-07
- 提前發布!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答題卡樣式202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