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中國現代文學史復習資料四


詩歌的“三美”$lesson$
詩歌的“三美”,即“建筑美、音樂美、繪畫美”,這是由聞一多倡導的,是他對新詩理論做出的貢獻。“三美”理論主張詩歌創作要有建筑的美、音樂的美和繪畫的美。它是針對當時的新詩形式過分散體化而提出來的。這一主張奠定了新格律學派的理論基礎,對新詩的發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現代派詩歌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30年代在中國產生的現代派詩歌普遍受到法國象征主義詩歌的啟發和影響。同時又承接了李金發為代表的20年代中國象征詩派的某些藝術追求。30年代中國現代派詩歌特別追求詩歌創作在總體上所產生的朦朧的美,追求以奇特觀念的聯絡和繁復的意象來結構詩的內涵。現代派詩人往往以其特有的青春病態的心靈,詠嘆著濁世的哀音,表達著對社會的不滿和抗爭,也流露出對人生深深的寂寞和惆悵。戴望舒是30年代“現代派詩歌代表”。
“孤島”文學
“孤島”指1937年11月至1942年12月被淪陷區包圍的上海租界。“孤島”文學即發生在這一特定地區特定時期的文學,它密切配合形勢,及時反映現實,巧妙揭露敵人罪行,諷刺殖民地的都市生活和知識社會的陳腐,表現當時的民族精神、社會聲息。于伶、阿英的劇作,錢鐘書、張愛玲的小說,唐?、柯靈的雜文等都是其優秀代表。孤島還出版了《魯迅全集》、《西行漫記》等重要著作及大量文學刊物。孤島文學作為中國抗戰時期文學的重要一頁載入史冊。
淪陷區文學
淪陷區文學是抗戰時期文學創作的一個組成部分。1941年,上海完全淪陷時,最有影響的文學雜志《萬象》,團結了一大批在上海的進步作家,發表了大量揭露舊社會黑暗腐朽生活的具有愛國主義理想的作品,如師陀的《無望村的館主》、《大馬戲團》(劇本)和張愛玲的小說集《傳奇》等。因北平淪陷區,最突出的是周作人的閑適小品。他的《藥黨語錄》、《藥味集》等散文集典型地表現了一個民族變節者進退失據的矛盾心靈。
最新資訊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
- 2025年10月自考備考資料包上線!真題匯總+必背10頁紙+高頻100題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