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第三章單選題(附答案)


第三章$lesson$
一、單項選擇題
1.社會存在是指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A.生產力各要素的總和B.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C.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總和
D.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
2.人類區別于動物的根本標志是
A.制造使用工具
B.具有宗教信仰
C.具有思想意識
D.具有語言文字
3.在社會發展中起決定作用的因素是
A.地理環境的優劣
B.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C.社會風氣的好壞
D.人口增長的快慢
4.社會意識是
A.社會的政治生活過程
B.社會的教育活動過程
C.社會的精神生活過程
D.社會的普遍交往過程
5.下列各組社會意識形式中,全部屬于非意識形態的是
A.自然科學、邏輯學、語言學
B.政治思想、語言學、道德
C.法律思想、邏輯學、宗教
D.技術科學、哲學、藝術
6.下列各組社會意識形式中,全部屬于意識形態范圍的是
A.法律思想、邏輯學、宗教
B.政治思想、語言學、藝術
C.自然科學、道德、宗教
D.法律思想、哲學、藝術
7.先進的社會意識之所以能對社會的發展起促進作用,是由于
A.它正確反映了社會發展規律
B.它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歷史繼承性
D.它具有相對獨立性
8.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是
A.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問題
B.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關系問題
C.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
D.社會生產與社會消費的關系問題
9.生產力范疇反映的是
A.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B.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
C.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
D.人與勞動資料之間的關系
10.在勞動資料,最能標志生產力發展水平的因素是
A.運輸設備
B.動力系統
C.傳動裝置
D.生產工具
11.自然科學屬于現代生產力系統的要素,這是因為
A.它是對自然界的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
B.它能把生產力系統中的各要素組合成統一整體
C.它滲透到生產力諸要素中并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D.它是構成現代生產力系統的獨立的實體性因素
12.生產關系范疇反映的是
A.人與人之間的政治關系
B.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
C.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關系
D.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
13.生產關系各項內容中起決定作用的是
A.勞動的分工協作形式
B.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
C.產品的分配方式
D.產品的交換方式
14.判斷一種生產關系是否先進的根本標志在于它是
A.促進生產力發展還是阻礙生產力發展
B.生產資料公有制還是生產資料私有制
C.社會化的大生產還是個體小生產
D.封閉的自然經濟還是開放的市場經濟
15.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說明實行這種經濟制度遵循了
A.社會經濟制度決定生產力狀況的原理
B.生產力具有加速發展的原理
C.經濟基礎具有相對獨立性的原理
D.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的原理
16.經濟基礎是一定社會中
A.生產力系統各要素的總和
B.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總和
C.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各方面的總和
D.占統治地位的各種社會關系的總和
17.上層建筑由兩大部分構成,它們是
A.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B.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
C.黨的組織和政權組織
D.政治上層建筑和觀念上層建筑、
18.國家政權屬于
A.社會的上層建筑
B.社會的經濟基礎C.社會物質生活條件
D.剝削階級意志的表現
19.在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和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法中
A.只有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是馬克思提出來的
B.五種社會形態劃分法是斯大林首先提出來的
C.兩種社會形態劃分法從不同側面說明了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
D.應該用三種社會形態劃分法取代五種社會形態化分法
20.馬克思根據人的發展狀況,把人類歷史劃分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會形態。這三大社會形態是
A.原始公有制社會、私有制社會、共產主義公有制社會
B.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
C.無階級社會、階級社會、無階級社會
D.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
21.以宏觀的經濟運行形式為基礎,形成的依次更替的三種社會形態是
A.自然經濟社會、商品經濟社會、產品經濟社會
B.公有制社會、私有制社會、公有制社會
C.無階級社會、階級社會、無階級社會
D.古代社會、近代社會、現代社會
22.下列各組屬于技術社會形態系列的是
A.自然經濟社會、商品經濟社會、產品經濟社會
B.農業社會、工業社會、信息社會
C.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
D.原始公有制社會、私有制社會、共產主義公有制社會
23.“社會形態的發展是一種自然歷史過程”。這句話說的是
A.社會規律與自然規律沒有差別
B.社會發展是純粹自發的過程
C.人的思想動機對社會發展不起作用
D.社會發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性
24.歷史唯物主義的決定論是一種承認社會發展具有客觀規律性的理論,它建立在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基礎上,是能動的決定論。這說明歷史唯物主義的決定論
A.排斥主體選擇的作用
B.與承認主體選擇的作用不矛盾
C.把歷史的發展看作自發的過程
D.否認人的思想動機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25.美國跨越了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從原始社會直接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這說明
A.五種社會形態劃分的理論是錯誤的
B.社會形態的更替沒有規律可以遵循
C.它的發展違背了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D.它的發展是以世界范圍內五種社會形態依次更替為前提的
26.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是
A.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
B.先進與落后之間的矛盾
C.封閉與開放之間的矛盾
D.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之間的矛盾
27.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力是
A.階級斗爭
B.個人和群眾的矛盾
C.社會基本矛盾
D.革命和改革
28.階級首先是一個
A.政治范疇
B.經濟范疇.
C.思想范疇
D.法律范疇
29.劃分階級的主要標志是各種社會集團
A.在國家政權中的不同地位
B.在社會勞動組織中的不同作用
C.取得勞動產品的不同方式
D.對生產資料的不同關系
30.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
A.直接動力
B.根本動力
C.最終動力
D.唯一動力
31.階級產生的根本前提是
A.用暴力掠奪他人財產
B.用特權侵吞公社財產
C.由于生產力發展而出現剩余產品
D.由于產品分配不公而出現兩極分化
32.社會革命是
A.社會各階級之間的經濟斗爭
B.社會各階級之間的政治斗爭
C.社會各階級之間的武裝斗爭
D.先進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國家政權的斗爭
33.社會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B.人口眾多和資源貧乏之間的矛盾
C.剝削階級和被剝削階級之間的矛盾
D.人民群眾和各種敵對分子之間的矛盾
34.從歷史上看,社會革命的基本形式是
A.唯一形式
B.基本形式
C.輔助形式
D.必要形式
35.改革在歷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A.社會制度更替的一種形式
B.統治階級向被統治階級妥協
C.對社會體制進行改善和革新
D.革命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統治的斗爭
36.社會主義社會的改革是
A.改變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
B.改變社會主義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變社會主義的經濟運行形式
D.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
37.人的本質在于
A.人的自然屬性
B.人的社會屬性
C.人的思想品德
D.人的文化素質
38.在其現實性上,人的本質是
A.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B.人的政治立場
C.人的經濟利益
D.人的價值追求
39.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
A.個人在歷史上的作用
B.思想動機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眾是推動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D.剝削階級代表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40.群眾路線是無產階級政黨的
A.根本的政治路線.
B.根本的思想路線
C.根本的組織路線
D.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線
41.歷史人物分為杰出人物和反動人物,杰出人物是
A.對歷史發展起促進作用的偉大人物
B.特指無產階級的偉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C.特指被壓迫階級的政治代表人物
D.特指代表勞動人民利益的理論家
一、單項選擇題
1.D2.A3.B4.C5.A6.D7.A8.C9.B10.D11.C13.B13.B14.A15.D16.C17.D18.A
19.C20.B21.A22.B23.D24.B25.D26.A27.C28.B29.D30.A31.C32.D
33.A34.B35.C36.D37.B38.A39.C40.D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