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考生理心理學串講筆記:第二章(2)


8.視覺的傳導通路:①眼折光成像功能的神經基礎:視神經、外測膝狀體、視皮層、上丘及頂蓋前區。外測膝狀體――視覺中樞;頂蓋前區――瞳孔反射中樞。②外側膝狀體細胞發出的纖維經視放射投射至大腦皮層的初級視皮層(V1),繼而與二級(V2)、三級(V3)和四級(V4)。等次級視皮層發生聯系。V1區――簡單視感覺;V2區――圖形、客體的輪廓、運動感知;V4區――顏色覺。$lesson$
9.視網膜神經節細胞的感受野呈同心圓式。其中心區和周邊區是拮抗的。外側膝狀體神經元的感受野與神經節細胞基本相似,形成中心區和周邊區相互抗拮的同心圓式的感受野。
10.感受野,視皮層感受野的類型及特點:
(1)①感受野:某一感受系統神經細胞對某一范圍的刺激最為敏感,因此把有效地影響某一感覺細胞興奮性的外周部分,稱為該神經元的感受野。②如果把微電極插在視覺中樞的某個神經元上,記錄其電活動,凡能引起電活動顯著變化的視野范圍,就是該視覺神經元的感受野。③神經元對自己的感受野中的適宜刺激感受閾值最低,感受最靈敏。
(2)視皮層神經元的感受野分三種類型①簡單型感受野:面積較小,引起開反應和閉反應的區分均呈直線型,兩者分離形成平行直線,但兩者可以存在空間總和效應;②復雜型感受野:呈長方形且不能區分出開反應與閉反應區,可以是由直線型簡單感受野平行移動而成,也可以是大量簡單型皮層細胞同時興奮而造成的;③超復雜型感受野:它的反應特性與復雜型相似,但有明顯的終端抑制,即長方形的長度超過一定限度則有抑制效應。總之,簡單型的細胞感受野是直線形,與圖形邊界線的覺察有關;復雜型和超復雜型細胞為長方形感受野,與對圖形的邊角或運動感知覺有關。
11.聽覺生理心理學:①人所能聽到的頻譜大約是20-16000赫茲的各種振動波,對400-1000赫茲的聲波最敏感。②頻率――音高、振幅――音強、頻譜――音色。③聽覺通路:耳蝸核-外側丘系-下丘;耳蝸核-上橄欖核、斜方體-下丘;下丘?內側膝狀體-顳葉的初級聽皮層(41區)和次級聽皮層(21區,22區,42區)。④音高的神經編碼理論:聽覺共振假說、位置理論、頻率理論、行波學說。其中行波學說有美籍匈牙利學者貝殼西提出,獲得了若貝爾獎金。⑤內耳音高編碼的兩種方式:細胞分工編碼、頻率編碼。⑥音強的神經編碼:級量反應式編碼、調頻式編碼、細胞分工編碼。⑦聲源空間定位編碼:鎖相-時差編碼、強度差編碼
12.①味覺通路――孤束核、前島葉(高級味覺中樞)。②嗅覺通路――前梨狀區、杏仁核、海馬回溝皮層。
13.①軀體感覺皮層區――頂葉中央后回一級區(3-1-2區)和二級區(5區、7區)(頂葉――軀體感覺的高級中樞)②淺感覺――內側丘系、脊髓丘系、脊髓丘腦側束、脊髓丘腦前束。③深感覺――丘系交叉、非束核、非束、薄束核、薄束、后跟。④痛覺的重要中樞――旁束核、板內核。⑤三叉丘系是專投射頭部的感覺區。
14.軀體感覺模式的種類和神經編碼規律?
(1)軀體的感覺模式的種類:①淺感覺:包括觸覺、壓覺、振動覺、溫度感覺等,這些感受細胞都分布在皮膚中。②深感覺:是對關節、肢體位置、運動及受力作用的感覺,它們的感受細胞分布在關節、肌肉、肌腱等組織中。深感覺模式可分為:位置覺、動覺和受力作用覺三類。③內臟感覺:一般情況下內臟感覺并不投射到意識中來,分布在臟器、血管壁之中,受到牽拉或觸壓會引起痛覺。
(2)軀體感覺神經編碼的基本規律:①軀體感覺神經編碼是對各種刺激模式進行細胞分工編碼,這些細胞又以不同空間對應關系分布;②刺激強度是以神經元單位發放頻率的改變進行編碼;③軀體內外的各種刺激,按其刺激性質引起相應感受細胞的興奮。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