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現代管理學》復習資料第三章
第一節 管理的人本原則$lesson$
〖基本內容〗
一、人是管理的目的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管理的人本原則的涵義:管理的人本原則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動中充分重視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價值,并通過促進人的需要的滿足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人是目的”的觀點:即把人看作是目的,認為人本身就一切管理活動的最終目的。在管理學的整個發展過程中,“人”始終是一個最基本的概念。
“人是目的”的觀點的現實依據為:
(1)“人是目的”的觀點是現代管理者的共識。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人作為目的是一個客觀目的,是由管理體系中全體成員的基本的和共同的利益決定的。另一方面,人作為目的又是一個普遍目的。
(2)“人是目的”的觀點綜合了管理學發展的成就。現代管理學突出了人的首要地位,從理論上清楚認識到:人是人類一切活動的目的也是管理的目的。
(3)“人是目的”的觀點是管理實踐的指導原則。在具體的管理活動中,重視人的因素,把人放在一種根本的重要位置上來突出人的作用,可以達到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充分發揮和提高管理效率。
3.X、Y、Z理論關于人的看法。
(1)X理論是建立在人性惡的假設之上的。
(2)Y理論是建立在人性善的假設之上的。
(3)Z理論試圖超越人性善還是惡的問題。
其主要內容有:①它強調應對雇員長期雇用,使雇員的職業有保障,從而促使雇員關心組織的利益與發展;
②要求上下溝通,采取上情下達的管理方式;
③基層管理人員不是機械地執行命令,而是抓住問題的實質就地解決;
④上下級關系要融洽,管理當局處處要顯示出對被管理者的關心;
⑤管理的任務不僅要完成組織硬性目標,而且要使被管理者在工作中得到滿足,心情愉快。
二、管理活動以“人為中心”
1.管理關系的內涵:管理關系主要是人們在管理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不斷變化著的人與人的關系。管理應“以人為中心”。
2.管理“以人為中心”的意義。
(1)樹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做好現代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2)在管理中“以人為中心”是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把管理工作從“以事為中心”
轉移到“以人為中心”上來。
(3)“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是一種充分尊重人的權力的管理,它要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
關系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礎上。即實現民主管理。
2.人本原則在管理實際中如何應用:在管理活動中遵循人本原則,就是要求管理者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把管理工作從以事為中心轉移到以人為中心上來,具體的做法則表現為要求管理者重視人的需要,在管理活動中通過認訓和引導人的需要去實施對人的管理,具體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1)通過認識人的需要去實現對人的管理。(2)通過促進人的需要的滿足去實現對人的管理。(3)通過喚起和促進人的需要的生成去實現更為積極主動的管理。
民主的管理方式就是在管理中遇事經常與下屬商量,鼓勵他們參與管理。其具體作法是:①讓職工通過正常渠道,對社會、對本單位的活動目標、計劃、管理干部的任免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參加高層決策。②通過自己的代表或群眾組織,直接參加管理工作。③對社會及本單位的活動進行廣泛的監督,同時監督管理機構和管理者的工作。
三、重視人的需要
1.重視人的需要的基本內涵: 要求管理者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對被管理者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加以合理組織,幫助他們選擇自己的社會角色,了解自己在生產系統或社會系統中的位置、職能、權利和義務,并創造最佳條件,使之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出色地扮演他所擔負的社會角色。
2.重視人的需要是一切成功管理的鑰匙。即在管理活動中,通過認識和引導人的需要去實施對人的管理。具體包括:
(1)通過認識人的需要去實現對人的管理。
(2)通過促進人的需要的滿足去實現對人的管理。
(3)通過喚起和促進人的需要的生成去實現更為積極主動的管理。
3.重視人的需要的實質:
重視人的需要是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的體現。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管理,是經培養社會主義新人,使組織成員在體力、智力、思想品德、精神心理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充分地發展為基本宗旨。
第二節 管理的系統原則
〖基本內容〗
一、系統的概念
1. 系統的涵義:所謂系統,是指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若干組成部分構成的有機整體,這個整體具有其各個組成部分所沒有的新的性質和功能,并和一定的環境發生交互作用。
2.系統構成的基本條件:要素、結構、功能、活動、信息和環境以及他們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作用是系統構成的基本條件。
(1)要素是組成系統的基本成分,是系統形成的基礎。
(2)結構是指系統內諸要素的有機聯系形式或排列秩序。
(3)功能是指系統與外部環境在相互聯系和作用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效能。
(4)活動是指系統的形成、發展、變化的動態過程,這個過程是通過系統內部諸要素之間、要素與系統之間以及系統與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而完成的。
(5)信息是指系統中被認識和理解了的內容,表現為系統的要素、結構、功能、活動、環境等存在方式或運動狀態的表述和這種表述的傳播。
(6)環境是指處于系統邊界之外并和系統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的所有事物。
二、系統的特性(見書)
三、管理系統
1.管理系統的含義:管理系統是由管理者與管理對象組成的并由管理者負責控制的一個整體。一方面,管理系統的整體是由相對獨立的不同部分組成的。另一方面,任何管理系統都是變化發展著的,任何變化和發展都會表現為管理的具體任務和管理目標的實現條件的變化。
2.管理系統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組織性。
(1)任何一個管理系統都不是盲目地建立起來的,從屬于一定的目的。
①一個管理組織的建立、部門的設置、功能設定,都是服務于該管理系統目標的。
②在管理系統的運行過程中,目標具有決定管理活動方向、性質的意義。
(2)組織是管理系統的物質基礎和組成方式。
①組織所擁有的整體力量來自于分工和協作,形成“組織效應”
②組織是管理系統的實體,它必然要以功能的形式出現。
3.管理系統的狀況是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一致的。
四、堅持系統的觀點
1.系統觀點的形成。
早在20世紀30年代系統理論剛剛產生不久,系統觀點就引入了管理學。
系統的觀點根源于現代管理的客觀要求:(1)一種管理工作的內部各要素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和相互制約的問題;(2)一種管理工作與其他管理工作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相互制約的問題。問題的出現對管理系統的正常活動帶來不利的影響,客觀要求現代管理工作必須堅持系統的觀點。
2.系統觀點在現代管理中的方法論意義。
(1)現代管理要追求成功、追求效益,順利實現預期的目標,就必須堅持運用系統的原則,對管理系統的整體充分、細致地認識和把握。
(2)根據系統的觀點,在對管理系統整體把握的前提下,還要把管理工作的整體科學地分解為若干組成部分或基本要素,并據此進行明確的分工,使管理工作專業化、程序化、規范化。
(3)在科學分工的基礎上,還需要組織嚴密有效的協作。
3.系統原則對管理活動的基本要求:從整體出發,制定管理系統的目標和戰略措施,根據科學的分解,明確各子系統的目標,進而在合理分工的基礎上進行總體的組織綜合,從而保證管理目標的順利實現。
4.堅持系統原則在管理實踐中的表現:
在管理系統實際中如何堅持系統原則:在管理活動中,堅持系統原則就是要做到以下三點:(1)具有全局觀念。擁有全局觀念,充分發揮管理系統整體功能,實現整體效應的前提條件。
(2)關注系統結構的狀況。系統結構在管理系統整體性能發揮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3)處理好管理寬度與管理層次的關系。
5.系統原則的涵義:管理的系統原則就是指,在管理活動中必須樹立系統的觀點,根據系統的觀點去認識管理系統和指導管理活動,從管理系統的整體出發去處理管理工作中的各項事務。
第三節 管理的效益原則
〖基本內容〗
一、效益的概念
(一)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題。效益與效果和效率是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1.效果:是一項活動的成效與結果,是人們通過某種行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產生出的合目的性結果。只有為社會所接受的效果,才是有效益的。
2.效率:是指特定的系統在單位時間內的投入與所取得的效果之間的比率。效率在現代管理中也是一個經常用來衡量管理水平的標準。
3.效益:是一種有益的效果,具體地說,它反映了人們的投入與所帶來的利益之間關系。
在管理學中,效果、效率和效益都是對投入與產出之間的評價。效果的概念側重于主觀的方面,強調合乎目的的程度;效率的概念側重于客觀的方面,判斷投入與產出的比率;效益的概念則要求從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的統一中來進行判斷。
(二)效益分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經濟效益的含義:經濟效益是人們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所取得的收益性成果,它是通過提高經濟活動的效果而得到的實際經濟利益。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要求經濟活動產生效果;二是要求造成這一效果的人和社會都能從這個效果中得到實際利益。
2.社會效益的含義:社會效益是人們的各種活動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或有益的效果。
3.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區別和聯系。
二者的聯系:講經濟效益是講社會效益的基礎,而追求社會效益又可以成為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條件。
二者的區別:經濟效益較社會效益更為直接和顯而易見,經濟效益可以運用若干個經濟指標來計算和考核,而社會效益則難以計量,必須借助于其他形式來間接考核。
4.社會主義社會對效益的要求。在社會主義社會,管理追求效益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為維護社會主義生關系服務。
(1)要求管理者必須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有機地統一起來原則上經濟效益應該服從社會效益。
(2)現代管理者應充分認識社會主義國家進行管理的目的,自覺地在管理中堅持效益原則,
處理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短期效益與長遠效益、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
二、效益的根據
1.影響管理效益的主要因素:
(1)取決于管理者。管理者是管理主體,在管理活動中居于主導地位,起核心作用,其思想觀念、行為方式對管理效益的影響是十分明顯。
(2)取決于管理對象。管理的效益指標往往要通過管理對象才能實現,管理對象是影響管理效益的重要因素。
(3)受管理環境的影響。效益是通過有效的管理活動來實現,而管理活動是在外部環境下進行的。因此,環境是影響管理效益的一個重要因素。
影響管理環境的因素有:①政治環境;②經濟環境;③科學環境;④社會心理環境。
(4)從根本上看,管理效益是由生產方式決定的。管理活動是生產方式的外在表現,生產方式既決定著管理的性質,也決定著管理的方式,管理具有什么樣的性質和以什么樣的方式存在,又直接決定著管理的效益。
2.搞清影響管理效益的因素對實現管理效益的目的有重要意義。
首先,它可以使管理者提高認識和提高管理水平;
其次,使管理者認識到人的因素對于提高管理效益的意義,使人和物的結合達到最佳化;
第三,使管理者樹立開放管理觀念。
三、堅持效益的原則
1.效益原則的涵義:是指管理者必須把樹立正確的效益觀念作為管理工作的前提,要求管理者自覺地克服一切忽視效益的管理思想和方式,把追求效益作為管理活動的準則。
2.堅持效益原則的必要性。
(1)自然資源的匱乏決定了管理必須注重效益。
(2)國際競爭的加劇決定了管理必須以效益取勝。
(3)人類利益的趨同性決定了管理必須以效益為主導。
3.注重管理效益是歷史的要求和時代的使命。
(1)從人類的命運和社會進步的大環境中來理解提高效益問題的重要性。
(2)要求現代管理者不能局限于局部看問題,要通過提高有益于整個人類的效益來實現自己的組織目標,把自己單位、組織等小的管理范圍內的利益同整個社會的利益聯系起來,求得在大范圍內的大發展。
(3)優秀的管理者應當樹立起本組織或單位的利益與國家、社會和人類利益相統一的效益觀念。
4.貫徹效益原則的主要途徑。
(1)注重科學的管理,使科學的管理成為效益的重要增長點。
(2)注重運用科學技術的新成就,增加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
1.效益、效果、效率:效果是一項活動的成效與結果,是人們通過某種行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產生出的合目的性結果。只有為社會所接受的效果,才是有效益的。效率是指特定的系統在單位時間內的投入與所取得的效果之間的比率,效率在現代管理中也是一個經常用來衡量管理水平的標準。效益是一種有益的效果,具體地說,它反映了人們的投入與所帶來的利益之間關系。
2.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是人們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所取得的收益性成果,它是通過提高經濟活動的效果而得到的實際經濟利益。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要求經濟活動產生效果;二是要求造成這一效果的人和社會都能從這個效果中得到實際利益。社會效益是人們的各種活動對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或有益的效果。
〖本章小結〗
本章主要闡述管理者在進行管理活動時必須遵循的三個原則。由于管理活動首先是人的活動,管理活動的主體是人,目的是為了人,因此管理活動要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人本原則主要介紹了人本原則的涵義、管理關系的涵義、不同理論對人的基本看法,以人為中心管理思想的原因及實現途徑、人本原則在管理實踐中的應用等內容。由于管理活動存在于特定的系統之中,管理活動體現和包含著系統的觀點,因而必須堅持系統原則。第二節系統原則主要介紹了系統的概念和特性、管理系統的概念和特性、系統原則的涵義及在管理活動中的應用等。由于管理者的一切活動都必須貫穿著對效益的追求,所以效益原則是最基本、最一般的管理原則。第三節效益原則中主要介紹效益、效果、效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涵義及相關要領的關系,闡述了影響管理效益的因素、效益原則的涵義、效益原則的意義及貫徹途徑等內容。
〖學習建議〗
本章主要闡述現代管理活動中應遵循的三項基本原則,學習時重點把握每項原則的涵義、特性以及在管理實際中的運用,學習過程中可采用對比的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由于管理活動的主體是人,目的是為了人,所以本章的三項基本原則中,人本原則是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又由于管理者的一切管理活動都必須貫穿著對效益的追求,所以效益原則是管理原則中最基本、最一般的原則。學習時應以效益原則為基礎,兼顧人本原則和系統原則。
〖學習練習〗
名詞解釋:
1.管理的人本原則:就是要求管理者在其管理活動中充分重視人的作用,尊重人的價值,并通過促進人的需要的滿足來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所謂系統:是指相互聯、相互作用的若干組成部分構成的有機整體,這個整體具有其各個組成部分所沒有的新的性質和功能,并和一定的環境發生交互作用。
3.管理系統:是由管理者與管理對象組成的并由管理者負責控制的一個整體。一方面,管理系統的整體是由相對獨立的不同部分組成的。另一方面,任何管理系統都是變化發展著的,任何變化和發展都會表現為管理的具體任務和管理目標的實現條件的變化。
4.管理的系統原則:就是指在管理活動中必須樹立系統的觀點,根據系統的觀點去認識管理系統和指導管理活動,從管理系統的整體出發去處理管理工作中的各項事務。
5.效益:是一種有益的效果,具體地說,它反映了人們的投入與所帶來的利益之間關系。
6.效益原則:是指管理者必須把樹立正確的效益觀念作為管理工作的前提,要求管理者自覺地克服一切忽視效益的管理思想和方式,把追求效益作為管理活動的準則。
簡答題:
1.什么是管理關系?為什么要建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
答:管理關系主要是人們在管理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一種不斷變化著的人與人的關系。(1)樹立“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思想,是做好現代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2)在管理中“以人為中心”是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前提。把管理工作從“以事為中心”轉移到“以人為中心”上來。(3)“以人為中心”的管理是一種充分尊重人的權力的管理,它要求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之間的關系建立在平等信任的基礎上。即實現民主管理。
2.簡述效益與效果、效率的關系?
答: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題。效益與效果和效率是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
(1)。效果是一項活動的成效與結果,是人們通過某種行為、力量、方式或因素而產生出的合目的性結果。只有為社會所接受的效果,才是有效益的。
(2)。效率是指特定的系統在單位時間內的投入與所取得的效果之間的比率。效率在現代管理中也是一個經常用來衡量管理水平的標準。
(3)。效益是一種有益的效果,具體地說,它反映了人們的投入與所帶來的利益之間關系。
在管理學中,效果、效率和效益都是對投入與產出之間的評價。效果的概念側重于主觀的方面,強調合乎目的的程度;效率的概念側重于客觀的方面,判斷投入與產出的比率;效益的概念則要求從主觀與客觀兩個方面的統一中來進行判斷。
3.簡述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
答:二者的聯系:講經濟效益是講社會效益的基礎,而追求社會效益又可以成為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條件。
二者的區別:經濟效益較社會效益更為直接和顯而易見,經濟效益可以運用若干個經濟指標來計算和考核,而社會效益則難以計量,必須借助于其他形式來間接考核。
4.簡述堅持效益原則的必要性?
答:堅持效益原則的必要性。
(1)自然資源的匱乏決定了管理必須注重效益。
(2)國際競爭的加劇決定了管理必須以效益取勝。
(3)人類利益的趨同性決定了管理必須以效益為主導。
5.簡述影響效益的主要因素?
答:影響管理效益的主要因素:
(1)取決于管理者。
(2)取決于管理對象。
(3)受管理環境的影響。
(4)從根本上看,管理效益是由生產方式決定的。
6.在管理實踐中如何堅持系統原則?
答:堅持系統原則在管理實踐中的表現:
(1)具有全局觀念。擁有全局觀念,充分發揮管理系統整體功能,實現整體效應的前提條件。
(2)關注系統結構的狀況。系統結構在管理系統整體性能發揮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3)處理好管理寬度與管理層次的關系。
7.貫徹效益原則的主要途徑?
答:貫徹效益原則的主要途徑。
(1)注重科學的管理,使科學的管理成為效益的重要增長點。
(2)注重運用科學技術的新成就,增加人類改造世界的物質和精神成果。
五、論述題:
1.在管理實際中如何堅持人本原則?
答:(一)在管理活動中,遵循人本原則,就是要求管理者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把人看作管理活動的目的,把管理工作從以事為中心轉移到以人為中心上來。具體做法則表現為要求管理者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對被管理者的經濟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加以合理組織,幫助他們選擇自己的社會角色,了解自己在生產系統或社會系統中的位置、職能、權利和義務,并創造最佳條件,使之掌握必要的知識、技能,出色地扮演他所擔負的社會角色。
(二)重視人的需要是一切成功管理的鑰匙。即在管理活動中,通過認識和引導人的需要去實施對人的管理。具體包括:
(1)通過認識人的需要去實現對人的管理。
(2)通過促進人的需要的滿足去實現對人的管理。
(3)通過喚起和促進人的需要的生成去實現更為積極主動的管理。
重視人的需要是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的體現。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管理,是經培養社會主義新人,使組織成員在體力、智力、思想品德、精神心理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充分地發展為基本宗旨。
最新資訊
- 備考2026年4月自學考試!這些真題及題庫早早收藏【免費領取】2025-11-07
- 考前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歷年高頻考點2025-10-24
- 抓緊背!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習概》名詞解釋、簡答題高頻考點匯總2025-10-20
- 考前背誦!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沖分資料,速領2025-10-14
- 速領!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全專業【沖刺必刷100題】,高頻考點覆蓋2025-10-13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題型發布!各專業簡答題、論述題考什么?2025-10-12
- 備考重點!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各專業高頻考點+必刷100題2025-10-10
- 2025年10月自考《美學》高頻考點匯總:名詞解釋+簡答題2025-10-09
- 考前復習: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馬原》高頻考點+歷年真題2025-10-07
- 提前發布!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答題卡樣式202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