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復習筆記(4)


2.l計算機系統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管理信息系統是在計算機系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系統的開發、運行、維護等都離不開計算機的硬件、軟件平臺(環境)。
2.1.1計算機系統
1.計算機和計算機系統
計算機(Computer):一種用于計算的機器。計算機既可以進行數值計算,又可以進行邏輯計算。計算機還具有存儲記憶功能,可以把數據(原始數據、中間結果、最終結果)和程序都存儲起來。計算機就是按照程序的要求自動對數據進行各種計算處理的。
2.計算機的分類
按計算機的規模和性能,計算機可以分為六大類。
(1)巨型機(Supercomputer)。價格昂貴、功能強大、計算速度在每秒千億次以上的計算機叫做巨型機或超級計算機。
(2)小巨型機(Minisupercomputer)。這是一種價格相對便宜的小規模巨型機,也叫桌上型超級計算機。
(3)大型機、中型機(Mainframe)。這種計算機的計算速度為每秒幾億次至幾百億次。它一般是作為大型計算中心的主機。
(4)小型機(Minicomputer)。其計算速度為每秒幾千萬次至幾億次。它一般為中小型企事業單位使用。
(5)個人機(PersonalComputer)。也叫微型計算機或PC計算機。這是一種面向個人使用的計算機。
(6)工作站(Workstation)。這是介于高檔微機和小型機之間的機型。它一般都配備有大屏幕顯示器、大容量存儲器,而且速度快,通信功能強,主要用于圖像處理或計算機輔助設計等專業領域。
3.計算機硬件系統
(1)基本結構。目前計算機都是由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等五個基本部分構成的。
微型計算機系統中,把運算器和控制器做在一起,叫做中央處理器(CPU),各部分之間采用總線方式連接。
(2)基本組成。
①中央處理器。CPU是微型計算機的核心,它由運算器、控制器和一些寄存器組成。運算器主要是執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控制器則規定了計算機執行指令的順序,并根據指令的具體含義,控制計算機各部件協調地工作。寄存器可以暫存指令和數據。
②存儲器。微型計算機中的存儲器按用途和特性可以分為三類。
4.計算機軟件系統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數據以及有關的文檔資料的集合。軟件的作用在于確定計算機做什么以及如何做。從用戶的角度來看,軟件是用戶與硬件之間的使用界面。
(1)計算機軟件的分類。根據計算機軟件的總體結構和表現形式,軟件一般可分為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兩類。
系統軟件:直接控制和協調計算機、通信設備及其他外部設備的軟件。它們與具體應用無關,只是在系統一級提供服務。操作系統就是典型的系統軟件。
系統軟件中還包括語言處理程序和作為軟件研制開發工具的編輯程序、調試程序、裝配和鏈接程序、測試程序以及為適應事務處理的需要而設置的數據庫管理程序等。
應用軟件:直接完成某種具體應用的軟件。如工資管理程序、管理信息系圖形軟件、文字處理軟件、財會軟件、計劃報表軟件、輔助設計軟件等。
(2)軟件、硬件系統的關系。
在計算機系統中硬件是基礎,軟件是靈魂;它們互相支持、互相協調實現計算機的計算與數據處理任務。
(3)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
程序設計語言:用來書寫計算機可以執行的程序的。常用的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有機器語言、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等。最新出現的是面向對象的語言4GL.
(4)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控制和管理計算機硬件、軟件資源,合理組織計算機工作,并為用戶使用計算機提供服務的軟件。用戶不能直接操縱計算機硬件,而是通過操作系統來使用計算機。
5.計算機系統的性能指標評價計算機性能的指標:
(l)字長:指計算機能一次同時處理的二進制數碼的位數。它是計算機的一個重要技術性能指標。首先,字長決定著計算機運算的精度,字越長則計算機的運算精度越高。其次,字長決定了指令直接尋址的能力,字越長則存放數據的存儲單元數越多,尋找地址的能力就越強。
(2)運算速度:用每秒鐘能執行多少條指令來表示,單位一般用MIPS(百萬條指令/秒)。為了統一標準,現在用各種指令的平均執行時間及相對應的指令運行比例來綜合計算。
(3)內存容量:內存儲器中能存儲信息的總字節數。計算機內存容量越大,程序運行速度越快,可運行的程序也越多。
(4)主頻:指計算機CPU的時鐘頻率。主頻的單位一般用兆赫茲(MHZ)來表示。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計算機的運算速度。
(5)存取周期:存儲器完成一次讀(取)或寫(存)信息操作所需的時間稱存儲器的存取(或訪問)時間,而連續兩次讀或寫所需的最短時間,稱存儲器的存取周期(或存儲周期)。存儲器的存取周期越短,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就越快。
(6)總線寬度:總線是由數據總線DB、地址總線AB和控制總線CB三組線構成的,每組線由若干根線組成。總線越寬,計算機的處理能力越強。
2.1.2多媒體技術和多媒體計算機
1.基本概念
媒體:指信息表示和傳播的載體。一般分為感覺媒體、表示媒體、顯示媒體、存儲媒體、傳輸媒體五類。
多媒體:指信息表示媒體的多樣化,例如文字、圖形、圖像、聲音、動畫、視頻影像等。
早期的計算機只能處理文字信息,可以叫做單媒體計算機。種能夠綜合處理多種媒體的計算機就叫做多媒體計算機。多媒體計算機必須增加聲音、圖像等媒體的輸入輸出設備及軟件。
2.多媒體系統的主要特征
多媒體系統必須具備四個主要的特征:
(l)集成性。可以對文字、圖形、圖像、聲音、視頻、動畫等感覺媒體進行綜合處理,達到各媒體的協調一致。
(2)交互性。可以實現人機交流,便于對系統功能加以控制和干預。
(3)實時性。能使人的感官感覺到交流是連續的、及時的。
(4)數字化。系統處理的都是數字信息,而不是模擬信息。
2.2通信及網絡系統
2.2.1數據通信技術基礎
1.數據通信模型
通信的基本功能就是實現兩個實體之間的數據交換。
其中“信息源”是產生要發送數據的設備;
“發送器”可以對發送信號進行編碼或轉換,產生能夠傳輸的光、電信號;
“接收器”將收到的信號轉換成目的站設備可以處理的信號;
“接收端”是信號傳送的目的地設備;
“傳輸系統”是連接信息源與接收端之間的復雜線路網絡。連接信息源與接收端的物理和邏輯設備稱為信道。
信號:是數據在傳輸過程中的物理表示形式。信號電平連續變化才叫做模擬信號,以脈沖形式變化的叫做數字信號。傳送模擬信號的是模擬信道,傳送數字信號的是數字信道。
通信系統需要完成的任務如下:
(1)信號接口:產生或接收符合通信協議的信號。
(2)路由和尋址:為發出信號選擇到達目的地的路徑。
(3)呼叫和應答:信號發送前先呼叫,接收方應答后建立通信鏈路,這個過程叫握手。
(4)可*傳輸:采用各種措施保證數據傳輸的正確性。
2.數據通信的帶寬
(1)兩種通信系統,即模擬通信系統和數字通信系統。
模擬通信系統:傳遞的信號為模擬信號,在時間和幅度取值上都是連續的。
數字通信系統:傳遞的信號為數字信號,在時間上是離散的,在幅度取值上是經過量化的。
(2)模擬通信的帶寬。信號的帶寬就是頻帶的寬度,其單位是赫茲(HZ)。
傳輸介質或通信設備的帶寬是指其允許通過的頻率范圍。
(3)數字通信的帶寬。它反映通信速度的快慢及信道容量的大小。數字通信中的帶寬是指信號的傳輸速率,或叫位率、比特率,其單位是b/s或bps(每秒位數)。
3.常用傳輸介質
(1)雙絞線,
(2)同軸電纜,
(3)光纜。
(4)無線通信。
(5)微波通信。頻率在100MHZ-10GHZ的電磁波信號叫做微波信號,其波長為3cm-3m.由于微波頻率高,因此頻帶較寬;方向性好,適合進行點對點的通信。成本比電纜和光纜都低,適合衛星通信和城市之間通信。但是微波信號沒有繞射功能,只能進行可視傳播,而且它的傳輸誤碼率也比較高。
4.數據傳輸
(1)基帶傳輸。使用數字信號傳輸數據,終端設備將數字信號轉變成脈沖電信號時,這種原始矩形脈沖信號固有的頻帶叫做基本頻帶,簡稱為基帶。在信道中直接傳輸基帶信號的方法,叫做基帶傳輸。基帶傳輸是一種最基本的數據傳輸方式。
(2)頻帶傳輸。利用模擬信道傳輸數字信號的方法稱為頻帶傳輸。在這樣的信道上傳輸數字信號,必須先將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在接收方還必須再將模擬信號轉換為數字信號,相應的設備才能識別。
在頻帶傳輸過程中實現信號相互轉換的設備是調制解調器。把數字信號轉換為模擬信號的過程叫做調制;將模擬信號還原為數字信號的過程叫做解調。
5.調制與解調
調制:把需要傳送的信號加載到另一種信號上,以便容易在給定的介質中傳送的過程。這里所說的另一種信號叫做傳送信號的載波。
解調:信號傳送到接收站以后,再把載波上加載的信號卸載下來的過程。
6.多路復用技術
傳輸信號要求的帶寬與傳輸介質允許通過的帶寬是不一樣的,為了節省開銷,應當充分利用傳輸介質的帶寬。在一條介質上同時傳送多于一路以上信號的傳輸方式,叫做該介質的多路復用。
7.數據交換技術
(1)專線連接。最簡單的數據通信形式,是在兩個站點之間直接用線路連接起來進行數據的交換。因為是專用線路連接兩個站點,所以不會發生線路擁堵問題。但是如果兩個站點的距離較遠,或者需要進行多站點之間的通信,直接的線路連接方式顯然是不合適的。解決專線連接占用線路太多的辦法,是設置交換機。
(2)電路交換。實際的電路交換是由交換機負責在兩個通信站點之間建立一條物理專用線路。這種由多臺交換機和它們的站點構成的網絡叫做交換網絡。各通信站點與各自的交換機是專線連接,各交換機之間也是專線連接。
(3)存儲轉發交換。也叫做包交換,存儲轉發交換的原理是:把待傳送的數據先存儲在結點機中,等到信道空閑時再根據優先級別順序發送出去。只要存儲時間足夠長,就能夠將信道的空閑與忙碌狀態均勻化,從而壓縮信道和轉接設備的容量。這種交換方式不適合實時交換的信息傳輸,但是對于數據通信卻是非常合適的。
存儲轉發交換方式可以分為報文交換和報文分組交換兩類。
①報文交換。不論傳送數據的長度是多少,都把它作為一個邏輯單元,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規定格式打成一個包發送。這個數據包就叫做報文,這種存儲轉發交換方式就叫做報文交換。
②報文分組交換。將一個長的報文分解為多個短小(一般不超過1000字節)的組,叫做報文分組。
2.2.2計算機網絡基礎
計算機網絡:是將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獨立功能的多個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連接起來,在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支持下,向多個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從而實現數據、程序與硬件等各類資源共享的系統。
計算機網絡的主要功能是:數據通信、資源共享和分布處理。
1.計算機網絡的結構
典型的計算機網絡從邏輯功能上可以分為資源子網和通信子網兩大部分。
(1)資源子網:由主機、終端、終端控制器、聯網外設、各種軟件資源和信息資源組成的,向用戶提供各種網絡資源和網絡服務,負責整個網絡的數據處理業務和各種網絡資源的共享服務。
(2)通信子網:由通信控制處理機(CCP)、專用或公用的通信線路及其他通信設備組成的,完成所有網絡數據的傳輸、轉發、加工和交換等通信處理工作。
2.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主要的分類方式有兩種:
(1)按網絡傳輸技術分類:可以分為點對點式網絡和廣播式網絡。
點對點信道:網絡通過通信信道來完成數據傳輸任務,一條線路只能連接一對結點。
廣播信道:多個結點共享一條通信信道,一個結點發送信號,全網結點都會收到信息,這種信道就是廣播信道,采用的網絡傳輸技術就只能是廣播方式,這樣的網絡就叫廣播式網絡。
點對點式網絡拓撲結構可以是星型、環型、樹型等,廣播式網絡拓撲結構可以是總線型、環型、衛星型等。(2)按網絡覆蓋范圍分類
①局域網(LocalAreaNetwork,LAN):是小范圍的計算機網絡。它的覆蓋范圍一般在10公里以內。設備的更新、新技術的引用都比較容易,所以傳輸速率也比較高,常常可以達到10-100Mbps.
②廣域網(WideAreaNetwork,WAN)也叫做遠程網,它可以覆蓋幾公里至幾千公里的范圍。廣域網的通信子網主要使用分組交換技術,并使用傳統的電話網(公用通信網)、衛星通信網、無線網來傳輸信息。廣域網的傳輸速率較低,一般在幾十K至幾Mbps之間。
3.計算機網絡的拓撲結構
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是指網絡中各結點與通信線路之間的關系結構,實際上主要是指通信子網的拓撲結構。常見的計算機網絡拓撲結構有以下幾種。
(1)星型拓撲
由一個中心結點與各站點之間呈輻射狀連接,中心結點對全網的通信實行集中控制,任何兩個結點之間的通信都必須通過中心結點來實現。
星型拓撲的優點是結構簡單,訪問協議簡單,單機故障不會影響網絡運行;缺點是對中心結點的可*性要求高,中心結點出現故障,整個網絡就會癱瘓,系統的擴充比較困難。
(2)環型拓撲
使網絡中各站點首尾相連,以通信線路連接成一個封閉的環路,數據只能在環路中沿著一個方向逐點傳輸。環型拓撲結構簡單,傳輸延時確定,適合光纖介質網絡;但是任何一個結點的故障都會使全網癱瘓,而且結點的增加或減少都比較困難。
(3)總線型拓撲
所有的站點都連接到一條公用傳輸線――總線上,就形成了總線型計算機網絡結構。其優點是結構簡單,易于擴充、價格低廉,容易安裝。缺點是出現故障后需要檢查總線在各結點的連接,因此查錯比較困難;雖然某臺計算機故障不會影響網絡運行,但是若總線斷開則網絡將不可使用。
(4)樹型拓撲
由星型拓撲演變而來,形狀像一棵根在上方的大樹。各結點按層次進行連接,信息交換主要在上下結點之間進行。樹型拓撲結構中的故障比較容易檢測和隔離。
4.計算機網絡協議
通信協議:在通信過程中,通信雙方都必須遵守的規則和約定。
網絡協議:計算機網絡通信的語言,規定了通信雙方交換數據或控制信息的格式、響應及動作;網絡協議是實現不同主機之間、不同操作系統之間及工作站之間通信的規則和約定。
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1981年提出了開放系統互聯(OSI)參考模型,即網絡七層協議。
2.2.3局域網
從應用角度看,局域網的技術特點如下。
(1)覆蓋有限的地理范圍,適用于公司、機關、學校、工廠等處計算機、終端設備和信息處理設備間聯網的要求。
(2)能夠提供高數據傳輸率、低誤碼率的高質量數據傳輸環境。
(3)屬于一個單位所有,易于建立、維護和擴展。
(4)局域網的特性主要由網絡拓撲、傳輸介質和介質訪問控制方法決定。
1.局域網的硬件組成
局域網在邏輯上可以由網絡服務器、工作站、網卡、傳輸介質和連接轉換部件構成。
其中連接轉換部件可以是中繼器、集線器、網橋、路由器、網關等。
2.局域網的軟件系統
局域網軟件系統主要包含三部分。
(1)網絡操作系統。常用的網絡操作系統是Novell公司的Netware和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NT.
(2)網絡管理軟件。主要用于監視和控制網絡的運行。常用的網絡管理軟件有HP公司的openview及IBM公司的Netview等。
(3)網絡應用軟件。網絡應用軟件是用戶利用軟件開發平臺,按照各自需要開發的各種各樣的網上業務應用系統。常見的開發平臺有各種數據庫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管理系統以及瀏覽器、網頁制作網站管理等軟件。
3.局域網傳輸介質
局域網中常用的傳輸介質是同軸電纜、雙絞線、光纖和無線通信信道。過去同軸電纜的性價比是最好的。目前中高速的局域網中都采用雙絞線作為傳輸介質,在遠距離傳輸中使用光纖傳輸,在有移動站點的局域網中,則采用無線通信技術。
4.局域網工作方式
局域網的工作方式有共享介質式和交換式兩種。
共享介質式中,所有結點共享一條公共通信傳輸介質,當一個結點發送數據時,將會以廣播的形式傳送到所有的結點上。因此在共享介質的網絡中,在任何一個時間段內,只能有一個結點占用公共通信信道。共享介質式容易發生沖突的現象。于是提出了交換式局域網工作方式。
5.局域網的介質訪問控制方式
為了實現對多結點共享傳輸介質,并在發送和接收數據時為防止沖突而加以控制的方式有三種,即總線CSMA/CD控制、令牌環傳遞TokenRing控制和令牌總線傳遞TokenBus控制。
6.局域網協議
控制網絡訪問的協議,這類訪問主要就是CSMA/CD訪問和令牌傳送訪問。在OSI的七層數據通信協議基礎上,由局域網標準(IEEE802)委員會提出了局域網協議IEEE802標準,并且被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于1984年3月批準為國際標準,稱為ISO8802.
7.局域網中計算機的相對地位
在局域網中,計算機的相對地位有對等和客戶機/服務器方式兩種形式。
(1)對等網絡模式。在這種網絡模式中,所有計算機都具有相同的地位,不設置專有的文件服務器,每一臺計算機都可以訪問網絡中的其他計算機。每一臺計算機既是其他計算機的服務器,同時又是其他計算機的客戶機。
采用對等模式的局域網雖然價格比較便宜,但是網絡傳輸速度比較慢,保密性比較差,而且維護也比較困難。
(2)客戶機/服務器網絡模式。這種模式用一臺或多臺單獨的、高性能、大容量的高檔微機,或者是大中型機、小型機作為網絡中心服務器;而用多臺微型機作為客戶機,以總線、星型總線等拓撲結構與服務器連接成局域網。
8.網絡互聯技術
網絡互聯:指將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類型相同或不同的、協議相同或不相同的網絡及設備,相互連接構成更大規模的網絡,實現網絡資源的共享。
互聯網絡能夠屏蔽各子網在網絡協議、服務器類型、網絡管理方面的差異。要實現網絡互聯,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1)在互聯的網絡之間提供鏈路,至少有物理線路和數據線。
(2)在不同網絡結點的進程之間提供適當的路由來交換數據。
(3)提供網絡記賬服務,記錄網絡資源使用情況。
(4)提供各種互聯服務,應當盡可能不改變互聯網的結構。
2.2.4Internet的基礎
Internet是全球性的計算機互聯網絡;它連接了全世界千千萬萬個計算機網絡的網絡,所以也叫做網際網。
Internet也是基于客戶/服務器模式的,所有的服務由服務器提供,而各種訪問、存取則由客戶機完成。服務器常常是指主機,它總有一個標識地址;客戶實質上是客戶端的軟件程序,它向服務器提出請求,并翻譯、轉換和顯示服務器傳輸來的信息。
1.Internet的組成
因特網主要由通信線路、路由器、主機和信息資源等組成。
(1)通信線路。通信線路是連接因特網中各種設備的基礎設施,可以分為有線通信線路和無線通信信道兩類。通信線路的數據傳輸能力用帶寬和傳輸速率兩個指標衡量,傳輸速率與帶寬成正比,帶寬越大,傳輸速率也就越高。
(2)路由器。連接因特網中各局域網、廣域網的設備是路由器,它會根據信道的情況自動選擇和設定路由,以最佳的路徑,按前后順序發送信號。
(3)主機。按用途不同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信息資源與服務的提供者,叫做服務器。服務器總是由高性能、大容量的大型計算機擔當。另一類是信息資源與服務的接受者,叫做客戶機。
(4)信息資源。在因特網中的信息資源,比如文本、圖像、聲音、視頻信息。
2.Internet通信協議
在進行數據通信時必須遵守統一的規范和約定。這種規范和約定就叫做網絡通信協議,因特網的網絡互聯通信協議是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協議。
3.Internet網絡地址
為了實現網絡中的數據通信,規定因特網中每一臺主機在子網內都有惟一的網絡地址。網絡地址可以是真實的物理地址。也可以是IP地址或城名。
(1)物理地址。物理地址是制造在網卡上的地址碼。網絡的技術和標準不同,相應的網卡地址編碼也不同。
(2)IP地址。因為物理地址的規范很不統一,為了確保主機地址的惟一性,因此在因特網中對所有的主機進行統一的編碼。這種地址就叫做IP地址。IP地址和物理地址可以根據協議對應轉換。
IP地址由4個字節(32位)的二進制數組成,表示為用圓點分隔的4個十進制整數組合的形式。一個字節對應一個十進制數,所以每個十進制數的值應在0-255之間。
(3)域名。用字符來表示網絡地址,就是網絡域名。如,自考365域名是www.zikao365.com
4.Internet的應用
(1)信息服務。它具體分為以下幾類:
①信息瀏覽。②信息發布。③信息檢索。④文件下載。
(2)網上通信。網絡通信分為以下幾類:
①電子郵件。②網上聊天。③IP電話。④網上尋呼。
(3)協同工作。它可以有以下幾種形式:
①協同辦公和聯合研究。②網上討論。③IP網絡視頻會議。
(4)電子商務。
(5)網上教育。
(6)網上娛樂。
5.Internet的接入方法
用戶要接入Internet必須通過因特網服務供應商(InternetServiceProvider,ISP),中國最大的ISP是具有國際出口的四大骨干網:
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國科學技術網CSTNET、金橋信息網GBNET
此外還有許許多多小型的ISP.一般用戶接入Internet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局域網接入;另一種是通過電話網撥號接入。
(1)通過局域網接入。局域網通過路由器和數據通信網與ISP相連接,再通過ISP的連接通道接入Internet.這些數據通信網由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等四大電信運營企業管理。
(2)通過電話網接入。一般家庭采用電話網撥號入網方式。個人計算機上網必須使用調制解調器Modem.用戶的計算機與ISP的遠程接入服務器RAS(RemoteAccessServer)之間,是通過調制解調器Modem與電話網連通的。
6.企業內部網
所謂企業內部網(Intranet),就是一個企業為實現內部管理和通信而建立的獨立網絡。
(1)發展過程。
企業網絡技術基本上經歷了三個階段:
①集中處理階段。以一臺大型主機為核心,以眾多終端為客戶端組成的集中處理式系統。
②客戶機/服務器模式。這是一種分布式處理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即Client/Serve模式或C/S模式。客戶機可以是具有一般功能的PC機、工作站,服務器則由處理功能和存儲容量都很強大的高檔微機、小型機、大型主機承擔。服務器既可以建立在局域網內,也可以通過廣域網或因特網與客戶機聯系。
③瀏覽器/服務器模式。所謂瀏覽器/服務器模式(Browser/Server模式,或B/S模式)就是Intranet,是最新型的企業內部網。
(2)Intranet的技術特點。其特點如下:
①為用戶提供了統一、友好的瀏覽器操作界面,既方便用戶訪問內部WWW服務器,也方便用戶訪問Internet的WWW服務器。
②因為操作界面與Internet相同,所以企業用戶不需要進行復雜的培訓,可以節約培訓費用和時間。
③由于Intranet具有與Internet相同的、完善的網絡服務功能,所以用戶通信環境比傳統企業網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④Intranet的用戶既可以用E-mail發送郵件,又可以用WWW發布和閱讀文檔;企業管理者可以召開網絡會議和進行網上辦公;產品開發可以用協同操作方式,實現網上聯合設計。
(3)Intranet的基本結構。Intranet是由服務器、客戶機、物理網絡和防火墻四個部分組成的。
四個主要部分的構成如下。
①物理網絡是建立在TCP/IP協議上的任意拓撲結構的局域網或廣域網。
②服務器是整個Intranet網絡的核心硬件設備,一般運行WindowsNTServer、UNIX.OSZWarpServer、NetwareServer等網絡操作系統。物理服務器往往被劃分為若干個邏輯(軟件)服務器。
③客戶機。它為最終用戶提供上機應用平臺、運行瀏覽器軟件及其他軟件。
④防火墻。當Intranet與Internet連接時,防火墻可提供必要的安全保護屏障,防止外部非法用戶侵人企業內部網中。
7.企業外部網
企業外部網(Extranet):利用Internet的協議和標準,并通過公共通信系統(可以是Internet網絡或專用線路),使通過認證的指定用戶能夠分享企業內部網上部分信息和部分應用服務的半開放專用網。(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最新資訊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
- 10月25日開考!2025年10月自考《習概》全書高頻考點10頁紙更新速領2025-09-17
- 最后一月!2025年10月自考如何復習高效提分?附高頻考點整理2025-09-15
- 2025年10月自考教材目錄更新!這些科目已調整,附購買指南2025-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