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中國文化概論》考前復習資料第七章


第七章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
這一章是重點,大小題目均可以出,而且出題點較多,要細看備考要點。
第一節中國古代科學的偉大成就
1 、世界公認最早的太陽黑子記錄,是西漢成帝河平元年的記載。最早記載哈雷慧星的是公元前613 年,記于《春秋》(有星孛入于北斗)。
2 、對現代天文學貢獻最大的,要數新星和超新星的記錄。最早記錄新星是公元前134 年。
3 、中國對日月食的記載,也是世界上最早、最豐富的。
4 、中國早在五六千年以前,就已經創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測天儀器,即渾儀。宋代天文學家蘇頌設計的水運儀象臺,沈括改綜合型為分工型,元代郭守敬于1276年制成的簡化的渾儀-簡儀。
5 、早在五六千年前,中國的先民就開始把天體黃道、赤道附近的恒性分為28個星區,每個星區各取一星為主,稱為二十八宿。
6 、戰國天文學家石申著《天文》8 卷記錄了121 顆恒星的赤道座標位置,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7 、唐代最有成就的天文學家一行和尚創制的黃道游儀以觀測日、月、五星的位置和運動情況,最早發現了恒星位移的現象。
8 、中國遠在一萬年前氏族公社初期的人皇氏時期,就發表了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搭配以計日的方法,這是人類歷法的開端。
9 、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文化的貢獻,首推十進位值制。遠在四五千年以前,中國就已使用了十進位值制。
10、十進位值制,指我國商代發明的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等13個數字計算進位的算學方法。
11、公元1 世紀成書的《九章算術》對中國古代數學產生了非常深刻的影響。記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分數四則運算和比例算法,對面積和體積的各種算法以及應用勾股定理進行測量等。
12、魏晉南北朝時期,劉徽和祖沖之對圓周率進行了計算,前者在《九章算術注》中提出圓周率是3.1416;后者算出在3.1415926 和3.1415927 之間。
13、宋元四大數學家是:秦九韶、李冶、楊輝、朱世杰,其中秦九韶在《數學九章》中提出了“大衍求一術”和正負開方術;李冶的《測圓海鏡》系統論述了天元術;朱世杰在《四元玉鑒》中創造了“四元術”。
14、中醫學是至今依然屹立于現代世界科學之林的唯一傳統學科。它以完整系統、博大精深的理論體系,高超的醫療技術和豐富的典籍著名于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成書的《黃帝內經》就已全面奠定了中醫理論基礎。
15、中醫五大核心理論是:陰陽五行學說、臟象學說,經絡學說,形神學說和天人學說。(簡記:陰天形經臟)
16、東漢張仲景著《傷寒雜病論》,提出了“四診”“六經辯證”“八綱辯證”等原則和方法。
此書經后人整理成《傷寒論》和《金匱要略》,與《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并稱中醫學四大經典。
17、東漢名醫華佗發明全身麻醉劑“麻沸散”和針灸療法。
18、漢代的《神農本草經》是中國第一部藥物學著作,收錄各種藥物365 種。公元659 年唐政府組織蘇敬等人修成《新修本草》收錄844 種藥,是中國第一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藥典。
19、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收錄藥物1892種,醫方11096 首,插圖1162幅,全面系統地總結了16世紀以前中國的藥學成就。它不僅對中國醫藥學和自然科學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在海外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1 、2001年江蘇卷:《春秋文公四十年》中記載:有星孛入于北斗,這是世界公認的最早一次對(C )的記載。A 太陽黑子 B慧星 C哈雷慧星 D月食
2 、2001年江蘇卷:中醫學四大經典是(ABCD) A傷寒論 B金匱要略 C黃帝內經 D神農本草經E 針經。
第二節四大發明-中國古代技術的偉大成就
1 、四大發明是指:火藥、指南針、造紙術和印刷術。
2 、中國至遲在唐代就開始發現了火藥。宋代開始生產火藥武器。
3 、指南針是把人類無力感知的地磁信息轉換為視覺可見空間形式的一項偉大的發明。春秋戰國時期,中國開始發明了指南針。司南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針。指南針的改進給航海業帶來了劃時代的影響;南宋發明了羅盤。元代有了專為海上航行而編制的由針位標示的航線-羅盤針路。
4 、紙的發明是人類文字載體的一次革命?,F存世界上最早的植物纖維紙是西漢初期的麻紙。
說明中國早在公元前2 世紀就已經發明了造紙術。公元105 年,蔡倫完成了造紙技術的重大革新。造紙術的發明為人類的文化傳播、思想交流和科學發展,提供了至今也不可缺少的信息存貯和傳遞手段。
5 、唐宋時期,造紙業有了重大進展,成為譽滿天下的名紙的有宣紙蜀紙歙紙蘇紙池紙等。
6 、印刷術的發明,開創了書籍的新紀元。晉代有了墨拓技術,隨代有了雕版印刷。宋代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元代發明了轉輪排字架。元代發明的錫活字和銅活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明代在世界上最早使用了鉛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根本改變了社會文化環境,為歐州的文藝復興運動提供了極有力的武器,從而為近代科學從中世紀歐州的漫長黑夜中騰飛,為資產階級的興起和思想文化傳播,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7 、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的發明,改變了世界的面貌。第一種在文學上,第二種在戰爭上,第三種在航海上,由此引起了無數的變化。
1 、唐宋時期,造紙業有了重大進展,成為譽滿天下的名紙的有(ABCDE )A 宣紙 B蜀紙 C歙紙 D蘇紙 E池紙(此題較偏,沒把握就全選)
2 、2001年江蘇卷:指南針的發明對世界產生了哪些重要影響。
第三節中國古代科技的特點和近代落后的原因
1 、中國古代科技存在著相同的思維定式和精神特質,也因此具備了統一的走向、特征和形態。
2 、中國古代科技的兩大特征:一是實用性。其中又絕對地以國家的實用為主。二是整體觀,與西方科學注重分析不同,中國傳統科技重整合,重從整體上把握事物,重事物的結構、功能和聯系。
3 、最能體現中國科技整體觀的是中醫學。
4 、中國近代科技發展遲滯的原因:一是傳統科技思維的局限,輕視理論探討,使科技在經歷一定的發展之后很難躍入新的水平。二是重政輕技,重道輕器等傳統觀念的束縛;三是封建制度的扼制。
首先是科技人員社會地位低下;其次是始終沒有形成科技產品的市場機制;再次是統治者為了統治還經常直接限制科技的發展。
1 、2001年江蘇卷:最能體現中國古代科技整體觀的是(C ) A古代天文學 B古代農學 C中醫學 D古代數學。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己喆痤}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