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考《大學語文》考前串講筆記(議論文10)
《諫太宗十思疏》
本課主要考核點是:記憶魏征所處的時代背景;識記魏征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解釋文中出現的常見實詞,主要是解釋其中古今意義有所不同的詞語,辨識同一詞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含義;結合文中的語言材料,識別主要文言虛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含義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語法現象;解釋文中的疑難詞語;歸納文章的中心論點和分論點,簡要說明這些論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結合有關段落,簡要說明文中所運用的對比論證法,識別其中構成正反對比關系的重要詞語;認知文中的比喻句,說明其比喻意義;識別文中的排比句和對偶句,簡要說明它們的作用。
這是一本奏疏,屬議論文體。魏征進呈這本奏疏是為了勸說唐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歷行“十思”。作為一篇議論文,它的中心論點是: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君王必須努力聚德義。構成這一論點的內邏輯是:只有居安思危,戒奢以儉、厲行“十思”方能“積其德義”;只有“積其德義”,方能深得人心;只有深得人心,方能“垂拱而治”。這些觀點,見識深刻,在今天仍具有借鑒意義。故此,對本文的學習要注意把握好修辭手法的運用。
(l)比喻:文中比喻句不少。例如用木茂固本與流長浚源,比喻國泰須積德;用水能載舟也能覆舟,比喻民眾能安國也能覆國;用“江海下百川”比喻君王必須謙和虛心,這些比喻形象生動,有些已經成為千古名句。
(2)排比:文中的排比也是非常重要的修辭類型。這些排比句主要用于多種事物的類比與列舉。如:“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積其德義。”“源不深而望流之遠,根不固而求木之長,德不積而思國之安。”“就是排比句用于多種事物的類比,而列舉”十思“內容的句子和”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插其惠,信者效其忠“,則是排比句用于多方面內容列舉的。
(3)對偶:文中的對偶句使文章朗朗上口,富有節奏感和表現力。對偶的類型有。語意反復的強調,如:“當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長”等;語意的相反相成,如:“善始者實繁,克終者善寡”,“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既得志則縱情以做物”,“竭誠則吳越為一體,做物則骨肉為行路”等。
《朋黨論》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本課主要考核點是:記憶歐陽修所處的時代背景;識記歐陽修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主要成就;解釋文中出現的常見實詞主要是解釋其中古今意義有所不同的詞語辯識;結合文中的語言材料,識別主要文言虛詞在不同語言環境中的不同含義或作用;理解文中的特殊語法現象;解釋文中的疑難詞語;結合時代背景,理解歐陽修寫這篇文章的意圖;歸納文章的中心論點和段落大意,簡要說明中間三段的不同論證著眼點;認知文章全文運用對比論證法,識別各段落中體現的對比關系的重要詞語。
本文是一篇議論文。歐陽修寫這篇文章的主要意圖是為澄清
朋黨之說,希望君王能辨別真偽,權衡是非,退小人之朋,用君
子之朋,從而達到維護、支持革新派的目的。
最新資訊
- 備考2026年4月自學考試!這些真題及題庫早早收藏【免費領取】2025-11-07
- 考前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古代文學史一》歷年高頻考點2025-10-24
- 抓緊背!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習概》名詞解釋、簡答題高頻考點匯總2025-10-20
- 考前背誦!2025年10月自學考試沖分資料,速領2025-10-14
- 速領!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全專業【沖刺必刷100題】,高頻考點覆蓋2025-10-13
- 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題型發布!各專業簡答題、論述題考什么?2025-10-12
- 備考重點!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各專業高頻考點+必刷100題2025-10-10
- 2025年10月自考《美學》高頻考點匯總:名詞解釋+簡答題2025-10-09
- 考前復習:2025年10月自學考試《馬原》高頻考點+歷年真題2025-10-07
- 提前發布!2025年10月自學考試答題卡樣式202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