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組織與環境》聽課筆記第七章


第七章 全面質量管理
1、培訓與開發對于企業質量活動有何重要意義?
人是質量活動的主體,人的素質與意愿決定著企業質量活動的水平與效率。
企業的質量意識以人為載體,質量組織以人為基礎,質量技術與方法以人為依托,質量戰略以人為保證,質量標準靠人來貫徹,忽視人的因素,企業的質量活動就失去了生命。
企業質量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證并不斷提高產品質量,而產品質量又要依靠工作質量來保證,工作質量則要依賴于人的因素的水平與狀態。
培訓與開發提高了企業員工的素質,并且促使其外化為具體的行動,也就是說使人既具備了從事質量活動的客觀基礎,又強化了其從事質量活動的主觀動機,從而使企業的質量活動真正開展起來并不斷走向深入。
2、“培訓”側重于教育 即通過學習、實踐提高人員素質,使之能夠勝任特定崗位的工作,具體包括三個方面內容:質量意識培訓、質量知識培訓、質量技能培訓。
“開發”側重于激勵,即通過建立某種機制、組織某些活動、構造成某種氛圍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使之愿意為企業質量管理工作貢獻最大力量,具體包含三個方面內容:激勵機制、儀式活動、企業文化。
3、質量改進與質量控制有何區別?對于企業的意義何在?
首先:質量控制是針對偶發性缺陷而采取的質量活動,即對突發性的質量波動,查找原因,采取改正措施,使質量水平回到原有水平,質量改進是針對經常性缺陷而采取的質量活動,即對經常發生長期存在的,被認為是正常性的質量波動,進行深入分析,采取系統措施,突破原有質量水平而達到一個嶄新水平。
質量改進的意義: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質量改進針對經常性缺陷而采取系統措施,可以推動有關部門質量職能的進一步落實,促進企業質量管理整體水平的提高。
質量改進能夠推動企業不斷改進老產品、開發新產品,可以增強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與環境適應能力,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
質量改進以科學試驗、工藝研究為基礎,能夠促進企業的技術進行,積累技術信息資源,提高研究開發水平。
質量改進通過提高工序能力,降低不合格品率,減少了內部損失成本,增強了產量,提高了產品價值,促進了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質量改進提高了產品質量,取得了顧客信任,有利于擴大銷售、提高市場占有率,也有利于建立和增強商業信譽,積累無形資產,對于改善經營環境,增強企業實力具有重要意義。
4、外部質量控制:供應商方面、經銷商方面、新聞媒體方面、政府方面、顧客方面。
內部質量控制:組織結構、技術方法、質量體系、人員培訓、企業文化。
5、質理管理發展的三個階段:質量檢查管理階段(從20世紀初到40年代);統計質量管理階段(從40年代到50年代);全面質量管理階段(從60年代至今)。
6、全面質量管理的內涵:
全面的質量管理。包含產品質量、工序質量和工作質量三方面的管理。
全過程的質量管理,即貫穿于市場研究、開發、設計、工藝、采購、生產、檢驗、銷售、服務等各個階段和步驟的質量管理。
全員的質量管理,即企業所有人員均參與其中的質量管理,而不是局限于專職質量人員的質量管理。全員的質量不僅體現于員工的質量意識與質量素質之中,還落實在員工的質量責任與質量活動上。
全企業的質量管理,即質量管理不是質量部門一家的事情,而是企業的各個職能部門、各個管理層次共同開展的質量管理,是各部門、各層的不同內容、不同重點的質量管理活動的協同作用。
7、全面質量管理的指導思想:
效益第一,即全面質量管理是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服務的,而不是為質量而質量顧客至上,即全面質量管理的出發點與歸宿點是為了滿足顧客的需要,視顧客為上帝,一切活動均圍繞顧客而展開。
預防為主,即事先預防重于事后把關,質量管理的重點在于過程而不在結果,將質量問題消滅于形成過程中之中,做到“防患與未然”。
實證運作,即質量活動的水平、問題等均依據可計量、可操作的數據信息與客觀標準進行,而不是主觀臆斷或抽象籠統地實施與開展管理活動。
8、質量的概念:
質量是反映產品或服務滿足明確或隱含需要的能力的特征與特性的總和。這一定義需要做如下說明:
所謂“需要”,可能是明文規定,如在合同環境下,也可以是隱含默示的,如在其他非合同條件下(典型的是市場環境)。
需要一般被轉化為有規定準則的特征和特性,從而便于識別與衡量,因此需要一般具體化為可用性、安全性、可獲得性、可靠性、可維修性、經濟性與環境等若干方面。
質量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主觀評價,即產品或服務給需要的主體提供的效用;二是客觀規范,即產品或服務所符合的經濟技術指標。
從顧客角度看,產品或服務的質量主要體現于以下的方面:價格、交貨條件、適用性。
9、質量的重要性: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市場競爭的重要武器,是企業加強和鞏固市場地位、保持和擴大市場份額的基本手段;質量是樹立企業形象、提高商業信譽、積累無形資產、增強企業實力的根本保證;質量是獲取利潤、增加積累、提高效益、謀求發展的前提的條件。
質量是國家實力與民族素質的反映,是國際競爭的武器,是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質量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戰略因素,是經濟增長、技術突破、管理升級與社會進步的推動力量與制約因素。
10、質量成本可以分為:預防成本、鑒定成本、內部損失成本、外部損失成本。
質量收益可以分為:銷售收入、成本費用節約、無形資產積累。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