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考“商業倫理導論”名詞解釋


1 倫理:一是指人與人,人與世界關系的事實;二是指這關系的規律,從這關系中引申出的秩序、法則、道理,以及應當如何的規范要求。 $lesson$
2 道德:倫理關系規律的法則、道德給人提出的規范要求;人將這種客觀規律自覺轉換為內心和行為的準則,并形成個人品德。
3 倫理的雙層含義:倫理是客觀的社會關系事實;包含著應當怎樣的客觀要求和好壞、善惡、正邪的價值取向。
4 自由:是沒有外在強制,能夠按照自己的意志進行活動。意味著人們可以自由的進行選擇,自由的表達自己的意志,自主決定自己的思想和活動。屬于積極的自由。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5 平等:是公正的根本原則。人人享有的基本權利應該是無差異的,即完全平等;人人享有的非基本權利應該是不均等的,即比例平等。
6 所有權:所有人依法對自己的所有物享有的占有、使用、收益、處分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權利,是一種財產權。
7 契約:交易當事人雙方訂立的有關買賣抵押租賃等事項的文書。現代學術界認為契約就是合同。
8 契約自由:締約自由;選擇相對人的自由;確定契約內容的自由;選擇契約方式的自由。
9 契約中的平等:倫理中的機會平等,也叫程序平等,而不是結果平等。
10 契約中的自由:形成契約關系的主體是自由的主體,只受法律和工序良俗的制約。
11 契約中的誠信:當事人在民事活動中誠實、守信、以善意的方式履行其義務,不得濫用權利以及規避法律或合同規定的義務。
12 契約中的公平:契約雙方的利益要對等、平衡、等價有償。
13 主體道德的本質:當個人利益和他人利益、社會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一個人能夠約束、克制、甚至犧牲私利、私欲,將其限制在正當的范圍之內,以服從社會整體自由全面和諧發展的他律要求,為社會整體利益和社會發展承當自己一份責任和義務。簡單說,主體對自己的禁忌,對他人的寬容,這就是德。
14 商業主體道德:商業活動者在處理與所有者利益相關者之間關系時候,遵循一定的市場秩序規范和道德準則,對自己的商業行為進行自我約束。
15 動機:個體在行為前的意愿、欲望、意圖、情感信念等的綜合,是推動人采取行動的內在主觀的動力,是指導行為的思想動因。是行為的出發點,沒有動機就不可能有結果。
16 效果:一個人主觀見之與客觀的活動以及該行為產生的結果。一般來講,在倫理學上,當他與動機聯系起來考察時他主要指由動機出發所達到的一種對他人對社會有益或有害的客觀事實。
17 商業良心:商人在從事各種各樣的活動中從善良愿意出發的誠信為心、童叟無期、滿足需要、保障供給的欲求和自我評價,是集體意志向善的自我規定。
18 信用:是一種借貸行為,是不同所有者之間商品和貨幣資金的借貸以及賒銷預付等行為。區別于其他借貸行為的首要特征,是償還性和支付利息;作為暫時讓渡內容的是某商品或貨幣。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9 直接信用:沒有中間人參與,由借貸雙方直接進行借貸的一種行為。
20 間接信用:借款人和存款人不能直接見面,互相也不了解,而由信用中介人替存款人與借款人辦理一切信用手續。
21 匯票:出票人向付款人簽發的,要求即期或在一定期限內向持票人或指定人支付一定金額的無條件付款憑證。
22 商業信用關系:法人或自然人在商品交易中的延期付款或延期交貨所形成的借貸關系,是以契約維系的買賣雙方的債權、債務關系。
23 對外貿易政策:各國在一定時期對進出口貿易所實行的政策,可分為自由、保護、管理貿易政策。
24 貿易條約和協定: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主權國家為確定彼此間的經濟關系,特別是貿易關系所締結的協議。分為雙邊和多邊貿易條約和協定。
25 跨國公司:一般指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控制有工廠、礦山、銷售機構和其他財產的企業。
26 價值觀念的多遠性:跨國公司的員工來自不同的國家民族地域,由于所處的背景文化不同,員工所固有的價值觀念是不同的,一方面,東西房文化的差異;另一方面,員工的個人經歷或者經驗不足,形成了各自對事物的看法和觀點,世界觀不同。
27 文化認同的過程性:跨國公司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經歷一個文化解凍,文化塑造以及文化再解凍過程,才能最終形成多元文化的磨合和共建,形成并最終建立起全新的企業文化。
28 雙重標準:在西方發達國家將產品質量分為對國內標準、對歐美國家標準和對第三世界國家標準。
29 本土化:跨國公司在經營過程中,利用東道國的物質、人力等資源,在當地進行生產銷售活動;同時尊重東道國的社化文化習俗,遵守東道國的政策法規,承擔東道國的社會責任,并為東道國的發展作出貢獻。
30 整合同化理論:跨國公司主動整合企業的內外部資源。實現對多元文化環境與多元文化員工的同化,建立具有獨立性、主動性、發展性、層次性特征的管理組織與結構、管理過程、人力資源系統和企業文化氛圍,促進跨國企業取得經濟和社會效益。
31 企業倫理導向: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須選擇好壞、善惡、正邪的價值取向,必須對企業的各項決策有一個倫理思考和道德評價。
32 企業使命:企業在社會經濟生活中所擔當的角色和責任,以及企業生存的目的,企業區別于其他企業而存在的理由。他是企業開展活動的方向、原則和哲學,他是高度概括和抽象的。
33 經濟人:不抱任何其他動機,只追求個人經濟利益,并只按經濟原則進行活動的行為主體。
34 社會人:是對利己與利他之間的辨證關系的準確概括。
35 企業的社會責任: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必須考慮社會利益,承擔社會義務。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