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學考試《經濟思想史》重點


1.重商主義的基本觀點? $lesson$
⑴重商主義認為財富就是貨幣(即金銀),貨幣就是財富。
⑵重商主義認為財富的直接源泉在流通領域,即商業中。
⑶重商主義認為,國內貿易不能增加一國的財富,只有對外貿易才會真正增加一國的財富。
⑷重商主義認為商品生產只是對外貿易的先決條件和必要手段。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⑸重商主義認為國家必須積極干預經濟生活,管理和指導經濟,保護國內有利于增加金銀貨幣的工商業,促進對外貿易的有利發展。
2.試比較早期重商主義和晚期重商主義?
早期重商主義又叫重金主義,貨幣主義,他們把貨幣看作一種作為財富寶藏的財富。恩格斯稱之為“守財奴”的觀點。早期重商主義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英國的威廉。史密斯,法國的孟克列欽。
晚期重商主義者開始真正用資本家的眼光去看待貨幣,開始懂得單純貯藏的金銀不會增多,只有將其投入流通領域,進行對外貿易,才會帶來增加的金銀。這意味著他們開始把貨幣理解為一種資本,而不僅僅是單純用于儲藏的財富。晚期的代表人物有英國的托馬斯。曼和米塞爾頓。法國的柯爾培爾。
總之,早、晚期重商主義的共同特點都是混淆了貨幣與財富,以貨幣積累為目的。區別在于:早期重商主義主要是貨幣差額論,晚期重商主義主要是貿易差額論。馬克思稱前者為“貨幣主義”,后者為“真正的重商主義”。后者反映成熟的商業資本的經濟思想。
3.如何劃分“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
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中曾經劃分了“古典經濟學”和“庸俗經濟學”。“古典”只是指客觀的、科學的態度是第一位的,而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辯解的態度在當時是順應歷史發展潮流的。“庸俗”則相反,把為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辯解的態度放在第一位,而把客觀的、科學的態度放在從屬地位。
4.試述配第的地租學說?
地租學說試配第分配論的中心問題。
⑴總收獲物=種子+工資+地租,地租實際上是全部剩余產品。
⑵他在《政治算術》中把總收獲物的價值分成了工資和地租兩部分。工資與地租是互相對立的關系,是反比例關系。這也是他客觀性和科學性的一面。
⑶缺點:他把地租同全部剩余價值等同起來了。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5.試述休謨的貨幣數量論?
⑴一國中商品的價格決定于國內存在的貨幣量。
⑵一國中流通著的貨幣代表國內現有的所有商品。
⑶如果商品增加,其價格就降低,貨幣的價值就提高。如果貨幣增加,則商品價格提高,貨幣的價值就降低。
評價:休謨的貨幣數量論主要是他不懂貨幣的價值手段職能,不知道貨幣本質上也是商品。他只注意了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把貨幣只看作價值符號,從而混淆了金屬貨幣的流通規律和金屬貨幣符號的流通規律,甚至紙幣流通規律。
6.試述布阿吉爾貝爾的主要經濟觀點
㈠關于自然規律和經濟平衡的觀點
這是與重商主義國家干預的主張相對立的。布阿吉爾貝爾認為自然規律可以導致社會經濟按比例和均衡發展。
㈡關于農業重要性思想
⑴布阿吉爾貝爾事實上把農業看作在歷史上各個經濟部門形成的出發點。
⑵他把農業的繁榮看作是社會其他各部門存在和繁榮的基礎。其他部門完全依賴于農業的繁榮而發展起來。
⑶一切財富都源于土地的耕種。
7.簡述亞當。斯密的方法論二重性
斯密在方法論方面有許多二重性的表現。他一方面在其“經濟人”的假定下,贊美“看不見的手”的自由市場經濟制度,進行經濟現象的描述。一方面,他又力圖從事物內在邏輯上進行本質的探討。
8.試評價斯密勞動價值論
斯密是經濟思想史上第一個系統地闡述勞動價值論,并以之為基礎展開其經濟理論的古典經濟學家。他首次宣稱任何生產部門的生產勞動都是國民財富的源泉。他克服了重商主義和重農主義的偏見,真正從生產關系上來認識和研究價值理論,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9.斯密的三個階級和三種基本收入
⑴斯密關于三個階級的劃分。認為資本主義社會存在著工人階級、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
⑵三種收入。依據階級劃分,斯密也把社會產品相應地分為工資、利潤和地租三部分,并指出工資、利潤和地租是社會的基本收入。
10.簡述斯密教條
斯密從三種收入決定價值的觀點出發,認為社會總產品的價值只能分解為工資、利潤和地租三個部分。馬克思稱之為“斯密教條”。該教條的錯誤在于丟掉了社會總產品和總價值重的生產資料(不變資本)部分。
11.斯密關于國家和政府職能的觀點
斯密認為,在自然而自由的制度下,國家的職能是:第一,“保護本國社會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獨立社會的暴行與侵略”;第二,“盡可能保護社會上各個人,使不受社會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壓迫,即要設立嚴正的司法機關”;第三,“建設并維持某些公共事業及某些公共設施”。這些,就是所謂“守夜者”的國家觀念。
12.簡述李嘉圖勞動價值論的發展
李嘉圖的最大貢獻就是他一貫堅持并創造性地發展了勞動決定價值的基本原理。他在《原理》中一開頭就說明:商品的價值或這個商品所能交換的任何其他商品的量,取決于生產這個商品所必要的勞動的相對量,而不取決于付給這一勞動的報酬多少。
13.簡述李嘉圖價值理論體系的矛盾
⑴是價值規律同利潤規律或勞動和資本的交換規律之間的矛盾。原因:他未能區分勞動和勞動力
⑵是價值規律同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的規律相矛盾,即價值規律與利潤平均化規律或生產價格規律的矛盾。
14.級差地租
⑴級差地租產生的條件:他認為是土地數量的有限,土地肥力的不同,土地位置的差異。
⑵李嘉圖級差地租理論的科學貢獻之一,是指明了劣質地生產條件決定農產品的“比較價值”即生產價格。李嘉圖的錯誤在于,一是把土地耕種的下降序列當作級差地租形成的前提。
15.李嘉圖的國際貿易和分工學說
李嘉圖完全擁護斯密關于國際間自由貿易的思想。他反對國家干預對外貿易,主張建立國際間自由貿易、自由發展、合理分工的經濟秩序。
比較優勢原理的地位和意義。李嘉圖繼承了斯密的優勢原理學說,但他更強調比較優勢或比較成本原理。他主張即使效率最低、成本最高的國家也有自己的比較優勢,因而也能從貿易中獲得利益。
16.馬爾薩斯人口理論的主要內容
⑴兩個公理。A.實物為人類生存所必需B.兩性間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幾乎會保持現狀。
⑵兩個假定。A.人口增長在沒有妨礙時,以幾何級數率增加。
B.生產資料在同樣情況下,只以算術級數率增加。
⑶三個命題。A.人口必然地為生活資料所限制。
B.只要生活資料增長,人口一定會堅定不移地增長,除非收到某種非常有力而又顯著的抑制的阻止。
C.這些抑制,和那些遏制人口的優勢力量并使其結果與生活資料保持同一水平的抑制,全部可以歸納為道德的節制、罪惡和貧困。
17.試述馬爾薩斯的經濟危機理論
有效需求就是人們的購買愿望加上購買能力。市場有效需求充足,產品就能順利實現,否則就會發生生產的普遍過剩,出現經濟危機。
商品除和商品相交換外,還與勞動和服務相交換。商品的價值在交換中會因供給過剩而下跌。
資本主義本身的內在缺陷就是有效需求不足。要避免經濟危機、發展資本主義,最根本的辦法就是保證和擴大非生產消費階級的利益。
18.簡述約翰。斯圖亞特。穆勒關于政治經濟學的對象和方法
⑴政治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是“財富的性質及其生產與分配的規律”。他認為,生產規律具有永恒的自然規律的性質,而分配規律則是暫時的,可以隨人的意愿而變動的規律。資本主義的問題主要是分配嚴重不均,所以,應當調整收入分配制度來改良資本主義。
⑵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他認為,政治經濟學是從事理論研究的抽象的思辨科學,屬于“社會哲學”,因而要從人的本質、心理、精神和社會關系、社會制度等各個角度加以研究。
19.簡述薩伊的銷售論
這一理論的中心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薩伊定律”的思想,即認為,買賣只是商品之間的交換,貨幣只是便利商品交換的轉瞬即逝的媒介;另外,商品的供給會為本身創造市場需求,因此,在自由競爭條件下市場上總供給與總需求總會趨向于相等和均衡。
20.簡述西斯蒙第對古典經濟學的批判
㈠對資本主義生產目的的批判
⑴批判資本主義以財富作為經濟發展的目的。
⑵反對古典經濟學重視物不重視人的觀點。
⑶主張建立以福利為核心的倫理經濟學。
㈡經濟自由主義和自由競爭的批判
西斯蒙第是第一個與經濟自由主義決裂的經濟學家。他主張國家干預,以保證分配和消費的正常進行。他認為,經濟自由主義的結構是社會的災難。
21.試述西斯蒙第的經濟危機學說
西斯蒙第的危機理論是消費不足危機論。西斯蒙第是經濟思想史上消費不足危機論的首倡人。也是第一個論證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必然性的經濟學家。
⑴生產擴大,絕對消費需要也隨之擴大,所以,從這方面看,不能說有生產過剩。
⑵現實消費需求不足,主要是源于收入不足:社會三種收入中,工資收入低,占的比重面大;利潤和地租收入高,但用于消費少,積累多,于是,產生消費不足。市場萎縮。
⑶收入不足有兩個方面原因
A.收入不足是資本主義分配制度的必然結果;
B.當年產品是以上一年的收入支付的,由于擴大生產的需要,去年已經從收入中節省出一部分擴大積累,這就造成收入小于生產。如果生產發展過快,收入不足就會突出地表現出來。
⑷市場與生產不適應時,就會發生消費不足的經濟危機,形成社會的災難:鑒于收入不足產生的消費不足,生產的擴大終究要引起市場有限的困難。這時,如果能夠開辟國外市場,危機尚可避免。不過,那就是為他人謀福利了。假如國外市場也因競爭而縮小,就會發生全面滯銷,產生經濟危機。
西斯蒙第在經濟思想史上首次指出,資本主義下經濟危機的不可避免性,并在說明消費不足的性質時,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與消費的矛盾沖突,社會再生產的障礙。他還強調了經濟各部分按比例發展的必要性。
22.簡述巴師夏的“經濟和諧論”
“經濟和諧論”的中心思想。在私有財產制度不受侵犯及經濟自由主義充分發展下,各種經濟個人、經濟單位、各階級間的經濟利益是一致的與協調的。勞資之間、土地所有者與社會之間是和諧的。
23.李斯特提出“經濟發展階段論”
認為歷史證明各國經濟發展都先后經歷過五個階段:原始末開化時期、畜牧時期、農業時期、農工業時期、農工商時期。
24.簡述李斯特的“國民生產力”
李斯特把“國民生產力”分為四種類型:⑴人的生產力,包括精神的和肉體的生產力;⑵自然的生產力;⑶社會的生產力;⑷物的生產力。他認為,人的生產力和自然的生產力是不可分離,否則無法發揮作用。另外,這兩者發揮作用時,又必須在一定的社會秩序條件下,即在第三種生產力,也就是在一定的“社會的、市民的、政治的狀態和制度下”進行。如果社會的生產力混亂,其他因素就不能發揮作用,國家也不會富裕。李斯特的生產力理論中最受強調的是第四種,即物的生產力。
25.新歷史學派的方法論特點
新歷史學派的方法論主要是歷史歸納法,其特點是:
⑴對經濟規律的看法比歷史學派更走極端。
⑵反對在經濟學中運用抽象法,主張采用歷史統計方法。
26.新歷史學派基本經濟觀點的特征
⑴新歷史學派比歷史學派更強調倫理、道德因素作用
⑵新歷史學派比歷史學派更強調國家和法律對經濟的作用,認為,國家是“超階級性”的,國家在社會經濟發展中有其特殊地位和作用。
27.凡勃侖的經濟觀點課本310
28.簡述戈森的兩條基本的規律。
其一,是“享樂遞減規律”,(“效用遞減規律”):人的某種欲望會隨其不斷被滿足而遞減。
其二,“邊際效用相等規則”:為使享樂達到最大化,每個人可在各種享樂間自由選擇。
29.簡述邊際革命。課本325
30.抽象演繹法及其特點。課本328
31.試述一般均衡理論的指導思想
認為一切商品的價格都是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任何一種商品的供求,不僅是該商品價格的函數,也是所有其他商品價格的函數,所以,任何商品的價格都必須同時和其他商品的價格聯合決定。當一切商品的價格恰好使得它們的供給和需求相等時,競爭市場就達到了均衡狀態,一般均衡狀態也就形成了。這時的價格就是均衡價格,也就是瓦爾拉斯所說的價格。這時的均衡就是一般均衡。但最終原因仍是“稀少性”。
32.帕累托對邊際效用學派發展的貢獻
⑴由對基數效用論表示懷疑而提出了序數效用論,并以無差異曲線作為分析工具。
⑵發展了瓦爾拉斯的一般均衡概念,提出了“最適度”原理。
33.簡述克拉克工資和利息的來源及自然標準
⑴土地、勞動和資本共同創造了價值和財富,因而各要素都具有生產力,都是價值和財富的源泉,都應該從生產成果中獲取相應的份額。
⑵上述三種生產要素的生產力都是隨要素數量的增加而遞減的。
⑶在自由競爭下,工資的自然標準由勞動的邊際生產力決定,即由邊際工人的邊際產量決定。利息的自然標準由資本的邊際生產力決定。即由邊際資本的邊際產量決定。該標準也決定了同樣條件下全部資本的利息。勞動的邊際生產力由勞資雙方的力量對比決定,而資本的邊際生產力則由產業資本家和借貸資本家的力量對比決定。
34.簡述資產階級經濟學家對克拉克的評價
⑴工資由勞動者人數和邊際勞動生產力決定。
⑵當勞動生產力不變時要提高工資就得減少工人,要消除失業就得降低工資。
⑶增加投資會提高利息和工資,所以應降低放款利息,鼓勵投資。
35.簡述馬歇爾理論體系的特點
⑴以心理分析為基礎。
⑵贊成漸進的社會改良主義。
⑶強調所謂“連續原理”。
⑷強調“邊際增量”分析方法。
⑸強調“均衡”分析,主要是運用局部均衡分析方法。
⑹強調靜態分析。
36.論述馬歇爾的均衡價格論?課本392
37.馬歇爾對地租的看法
土地供給是固定不變的,而且沒有生產成本,因此,土地沒有供給價格。地租只受土地需求的影響。
土地的需求價格,取決于土地的邊際生產力,即取決于土地邊際耕作的凈產品。
38.簡述馬歇爾對壟斷地租的觀點
⑴壟斷是指一種商品只有一個供給者的情況。在壟斷條件下,壟斷者可以自由調整其價格,以取得最大的純收入。
⑵商品生產費用加壟斷收入,就是壟斷條件下的供給價格。
⑶馬歇爾認為,出了稀有的優越的自然條件的壟斷之外,現實生活中幾乎不存在絕對的永久的壟斷,有的只是相對和暫時的壟斷。
⑷馬歇爾認為,如果壟斷者定價太高,就會吸收別的生產者進入某行業,從而使之失去壟斷地位和高額的壟斷收入。
最新資訊
- 歷年整理!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簡答題常考重點,附考前預測100題2025-09-24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