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考“新聞學概論”知識點串講


一、新聞事業的定義 $lesson$
新聞事業――是傳播新聞信息為主的輿論機構及其活動的總稱,這個定義有以下含義:
1. 新聞事業是機構實體及其活動的總稱;
2. 新聞事業中的組織實體是輿論機構;
3. 新聞事業的基本手段是傳播新聞信息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二、新聞事業的性質
新聞事實業是傳播新聞信息為主的輿論機構及其活動,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基礎通過新聞手段的反遇,是上層建筑意識形態的構成部分。
三、新聞事業的總體特性和基本特性
新聞事業的總體特性是:以傳播新聞信息為主,通過新聞手段反映社會生活,影響公眾認識,引導社會輿論。新聞事實的基本特性是:
1. 與政治上層建筑相比,新聞事業是精神武器,不是物質手段,對社會公眾只有勸服功能,不起強制作用;
2. 與意識形態的其他組成部分相比,新聞事業離政治更近,政治性更強;
3. 用新聞手段反映經濟基礎和社會生活,*報道和評價新近事實來引導社會輿論;
4. 同其他信息傳播相比,新聞傳播具有不間斷和無邊界的時空特征,能以持續連貫的信息流,迅速持久的覆蓋所指向的地域。
四、新聞事業的功能
1. 傳播新聞,溝通情況;
報道新聞是新聞事業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幾個依據:
1)報道新聞在新聞事業的多種功能中起著支配作用,其他功能往往要*傳播新聞來實現;
2)新聞傳媒必須以傳播新聞信息為主,新聞事業的功能雖然是多樣性的,但只要是新聞傳媒,必須把報道新聞放在第一位;
3)其他功能的發揮都有一定的時新性,對新聞宣傳起著一定配合作用。
2. 反映輿情,引導輿論;
3. 倡導科學,介紹知識;這一功能表現在:
1)首先表現在對愚昧和迷信的斗爭上
2)其次是發表科普文章,向社會公眾較為系統地介紹最新科學知識。
3)第三方面是通過經常性的新聞報道,向社會公眾介紹大量的科學知識,這是新聞媒價傳播知識最主要的方式。
4. 提供娛樂,豐富生活;
我國新聞事業提供娛樂、豐富文化生活的做法,有如下幾個方面:
1)適應廣大城鄉青少年以及社會各層面的需求,傳送反映時代節奏加快和現代生活情趣的影視作品和電影歌曲,大力普及情調健康的“大眾文化”;
2)介紹推薦品位較高的高雅文化,提高“大眾文化”的品位和高雅文化的普及率;
3)報道和傳播體育賽事,既激勵奮發向上的精神,又滿足健康的文化消費;
4)參與旅游資源開發,繁榮旅游業和旅游文化;
5)服務于社會公眾的生活休閑。
5. 刊播廣告,服務經濟這是新聞事業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刊播廣告對企業、消費者、以及新聞媒介本身,都十分有益,具體表現是: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企業要推銷產品,必須進行廣告宣傳,在新聞媒價上做廣告,是做為理想的傳播手段;
2)消費者通過新聞媒介的廣告了解產品和商情,是指導消費最為方便的途徑;
3)新聞傳媒的主人收入,是通過刊播廣告現時獲得的,廣告收入是新聞事業生存和發展的經濟保障。
五、新聞事業具有階級性與社會性的原因及二者的關系
1. 新聞事業之所以必然帶有階級性:
1)根本原因是在階級社會里,生產關系是剝削和被剝削的階級對立關系,新聞事業作為經濟基礎上層建筑領域的反映,一定會反映經濟基礎中階級對立的關系。在經濟領域占有生產資料的階級,就是政治上的統治階級,同時也會擁有新聞資產,成為新聞事業的主人。
2)資產階級新聞學歷來否認和回避新聞事業的階級性,資本主義世界的新聞傳媒極力標榜自己在階級之間的中立和超脫。然而,回避和掩蓋總是無濟于事的,新聞事業在激烈的階級對立中難免成為站在一定立場上的政治工具。
3)應當承認,新聞事業的階級性有其特殊表現形式,主要通過報道事實和評價事實來實現。報道新聞必然會的選擇,選擇就是傾向和意見,其中包括階級傾向和政治觀點。
2. 與新聞事實階級性相對應的,是新聞事業的社會性。新聞事業的社會性,指的是面向整個社會,為各個階級的社會公眾提供無差別服務的性質和功能,其客觀依據是:
1)新聞傳播的一部分內容是沒有階級性的。沒有階級性的傳播內容除了自然現象外,更主要的是社會各階級階層的共同利益和共同生活;
2)屬于某一階級和集團的新聞傳媒,都會追求社會公眾更廣泛的認同;
3)新聞事業天然具有的中介性,使之不能不如實報道各階級各階層各政黨的不同態勢。
3. 新聞社會性是實現新聞階級性的必經之路,而出色的傳媒,出色的報道,歷來都是階級性和社會性的統一。
六、新聞事業最終形成的標志
1. 有了專業化的傳播機構和專門化的從業人員,傳播新聞成了一種固定的職業(最重要的標志);
2. 形成了具有新聞需求的受眾群,也就是有了廣闊的新聞市場
3. 非手工操作的傳播工具
4. 規模較大和持續不斷的新聞傳播活動
5. 實現了傳播方式由:“點――點”到“點――面”的轉變
七、新聞事業的發展規律
1. 生產社會化程度帶來的信息需求增長,是新聞事業產生和發展的根本動力
生產社會化程度的提高,實質是社會分工細化和生產要素整合的有機統一,生產過程的細化和整合,必須*更加頻繁細密的信息交往來實現。這是新聞傳播活動擴大規模和提高效率的根本動力。
2. 近代新聞事業是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產物
市場既是物資交易中心,也是信息交往中心,市場經濟是高度社會化的生產方式,對信息溝通依賴性很強。
為了維持和擴大自己的勞動,為了獲取他人的產品和推銷自己的產品,都需要信息交往先行,離了信息交往無法實現。到這時,新聞信息市場信息業已開成,新聞事業的產床就鋪設完備了。
3. 社會經濟形態決定新聞事業的性質和體制
社會經濟形態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統一,基主要成分是一定社會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產生后和發展了的新聞事業具有由所處社會的經濟和政治制度來決定的社會性質和管理體制。
4. 技術進步政治民主文化發達的程度,是制約新聞事業發展和生產水平的重要條件
技術進步是提高新聞生產力的首要因素,隨著科技發展節奏的加快,新聞事業的發展也呈現出加速狀態。
政治民主是新聞事業產生和發展的權利保證,沒有充分的民主權利,傳播主體和接受主體就沒有主動性和積極性,就不可能解放和發展新聞生產力。
新聞傳播本來屬于人類社會的一種文化現象。傳播主體一定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才能勝任普及文化知識和傳播精神文明的工作;接受主體也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才能形成較強的接受新聞和消化吸收精神文明成果的能力。
八、新聞事業的發展階段
1. 以傳媒結構變化劃分為:報業階段、多種媒體共存階級、多媒體階段
2. 以社會形態和傳播制度劃分為:集權主義階段、自由主義階段、集團壟斷階段、社會主義階段
九、輿論的定義及輿論行為的要素
輿論學的創始李普曼在他的《輿論學》一書中,認為:輿論是公眾或許多人對他們共同關心或感興趣的問題(或事件)公開發表出來的意見。
輿論行為的三個要素:1. 即數量相當多的人;
2. 輿論客體即被主體評價的時局和事態;
3. 輿論的形態,即社會公眾評價出來的意見。
十、輿論的特征:時評性、傾向性、群眾性、公開性、非決策性
十一、輿論持續和消退的三個階段
1. 獲知事態議論紛紛的階段;
2. 各種意見交流交鋒的過程;
3. 促成事物轉化,特定輿論消退的階段
十二、新聞傳播媒介對于表達和引導社會輿論具有的明顯優勢
1. 通過及時公開地傳播新聞事實,迅速形成社會的注意中心和議論中心,也就是為社會設置了輿論話題。
2. 通過持續不斷定新聞報道,向社會公眾提供充分的事實,用客觀事實的雄辯力量支持正確的看法和意見。
3. 刊播不同看法的稿件,適當開展討論,發表傳播者的評論文章,進行思想交流和交鋒,使社會公眾的認識即輿論進一步深化、并盡力把各種看法統一到正確意見的主流中來。
4. 及時通報問題的解決的進程。
* 小知識點
* 輿論機構――是指調查、表達和引導社會輿論的機關團體,包括新聞、出版、宣傳以及民間調查等社會組織。基中,新聞宣傳機構被稱為社會輿論中心,它的一切活動都有是為了實現社會輿論的反映和調整。
* 1926年9月1日,以天津新記公司名義續刊出版的《大公報》,聲言以“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為辦報方針。
* 1957年3月,毛澤東在同新聞界代表的談話中曾說過,他主張報紙“登些琴棋書畫之類”。
* 報紙的優勢:質地穩、傳量大、易保存、可以反復閱讀、善做深度報道;
* 電視的優勢:動態畫面的獨特語言,傳遞視聽兼備、聲圖并茂的信息,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使新聞顯得更加真實可信,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形象的感染力
* 電臺的優勢:便捷、經濟、聲情并茂、普及性強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