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10年10月自學考試新聞采訪寫作試題
全國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lesson$
新聞采訪寫作試題
課程代碼:00654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重要的新聞學文獻《與華北記者團的談話》的作者是( )
A.劉少奇
B.周恩來
C.毛澤東
D.陸定一
2.1950年元旦,我國一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特地為新聞工作者寫下了“為報道真實新聞而奮斗!”的題詞。這位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是( )
A.毛澤東
B.鄧小平
C.周恩來
D.劉少奇
3.一次比較完整的采訪,記者應當采集的新聞事實材料,除了概括性材料、主干材料、
背景材料外,還有( )
A.人物材料
B.統(tǒng)計性材料
C.談話材料
D.典型事例和細節(jié)材料
4.新聞記者的首要工作是( )
A.開展社會活動
B.做好群眾工作
C.采寫內參
D.采寫新聞報道
5.記者要自覺地遵守職業(yè)道德。當前在反對以稿謀私方面,首先要堅決反對( )
A.采寫人情稿
B.見利忘義
C.有償新聞
D.拿原則作交易
6.新聞的選擇,主要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新聞價值標準,一個是( )
A.新聞創(chuàng)新標準
B.新聞管理標準
C.新聞依據(jù)標準
D.新聞政策標準
7.新聞采訪比一般的調查研究有更大的難度。大量實踐經(jīng)驗表明,記者要取得采訪成
功,更應當( )
A.熟悉采訪對象
B.預約采訪談話
C.做好采訪準備工作
D.學習有關知識
8.采訪的平時準備和臨時準備,是( )
A.相互促進的
B.相互制約的
C.相互依存的
D.相互關聯(lián),互為補充的
9.新聞采訪中,印證和搜集新聞素材與線索,最基本的活動,包括訪問和( )
A.分析
B.研究
C.觀察
D.體驗
10.記者采訪中,必要時把被采訪者的收藏品拿去請文物老師鑒定。這是( )
A.間接核實
B.多方核實
C.找本人核實
D.技術檢驗核實
11.采訪中提出比較概括、廣泛、范圍較大的問題,對回答的內容限制不嚴格,給對方以充分自由發(fā)揮的余地。這是( )
A.開放式提問
B.誘導式提問
C.迂回式提問
D.激發(fā)式提問
12.記者在一個大型國企長期調查研究,同時進行新聞報道的采訪是( )
A.隱性采訪
B.蹲點采訪
C.交叉采訪
D.巡回采訪
13.因經(jīng)驗訪問與因問題訪問的區(qū)別是( )
A.選題是否有典型性
B.能否給人以啟迪或教訓
C.問題是否有新聞價值
D.著眼于工作中的矛盾還是成果
14.報道政策問題上要“吃透兩頭”中“兩頭”的關系是( )
A.上下級關系
B.主次關系
C.點面關系
D.統(tǒng)一關系
15.記者采訪中要抓的“帶傾向性問題”,指的是( )
A.傾向于老百姓利益的問題
B.被眾多矛盾掩蓋的社會普遍性問題
C.傾向于黨的方針政策的問題
D.傾向于采訪目標的問題
16.訪問對象一般是人物,內容或記人物,或記人物所介紹的事件,這種通訊表現(xiàn)形式稱為 ( )
A.訪事記
B.訪人記
C.訪談記
D.訪問記
17.消息寫作中,要在有限的篇幅內多輸送信息,就內容方面講,除了開拓信息的深度和廣度外,還要注意( )
A.多側面反映情況
B.突出主體信息
C.兼顧主體信息和次要信息
D.全方位反映事實
18.在新聞采訪寫作實踐中,抓住新聞披露的事實變動,以新帶“舊”,由近及遠等方法,是救活哪種新聞的有效途徑( )
A.遲到新聞
B.昨日新聞
C.趣味新聞
D.背后新聞
19.消息的背景材料中,關于時代政治背景、國際形勢、社會條件等背景材料,稱為( )
A.時代背景
B.國際背景
C.社會背景
D.政治背景
20.通訊寫作的表達方式,除敘述、描寫、議論外,還有( )
A.抒情
B.刻畫
C.說明
D.記敘
21.借用繪畫速寫手法,重在快速捕捉事實的基礎上,對新聞事件的經(jīng)過、輪廓、主要特征或人物事跡作粗線條表現(xiàn),這種通訊的表現(xiàn)形式被稱為( )
A.白描
B.素描
C.速寫
D.巡禮
22.新聞特寫的寫作要領包括:再現(xiàn)現(xiàn)場情景、突出題材內容、白描細描并用,以及善于 ( )
A.現(xiàn)場觀察
B.渲染氣氛
C.邏輯思辨
D.刻畫人物
23.表現(xiàn)一個地區(qū)、一條戰(zhàn)線新風貌的通訊稱為( )
A.概貌通訊
B.工作通訊
C.事件通訊
D.景物通訊
24.消息按篇幅的長短分類,有簡訊(包括短訊、快訊、簡明新聞)、一句話新聞,以及( )
A.主體新聞
B.社會新聞
C.視覺新聞
D.標題新聞
25.記者的新聞敏感,集中地表現(xiàn)為一種( )
A.思想認識的飛躍
B.創(chuàng)造性思維活動
C.頓悟性思維活動
D.發(fā)散性思維活動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
在每小題列出的五個備選項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少選或未選均無分。
26.記者在擬定采訪計劃時,主要應當考慮的要求有( )
A.選擇采訪突破口
B.明確此次采訪活動的目的
C.對于此次活動的基本設想
D.設計采訪活動的方式,選擇采訪地點與時間
E.確定采訪重點對象、一般對象以及涉及的領域、部門和現(xiàn)場
27.新聞發(fā)布會不同于采訪座談會的是( )
A.通常由政府部門或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舉行
B.與重點人物進行個別交談
C.能表現(xiàn)記者之間的競爭
D.明確意圖廣聽博納
E.提前做好準備
28.新聞采寫中選擇新聞體裁的依據(jù)是( )
A.事實
B.版面需要
C.報道時機
D.寫作理論
E.作者的喜好
29.新聞選材是指挑選那些用于寫作的事實材料。它包括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的概念是 ( )
A.選材的范圍
B.選材的標準
C.選材的原則
D.選材的要求
E.選材的過程
30.新聞報道按事實性質分類,可區(qū)分為( )
A.背景新聞
B.調查性新聞
C.解釋性新聞
D.事件性新聞
E.非事件性新聞
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3分,共12分)
31.新聞角度
32.現(xiàn)場觀察
33.上下結合
34.視覺新聞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35.記者怎樣獲取新聞線索?
36.采訪提問中,記者要注意哪些問題?
37.簡述提煉新聞主題的方法。
五、簡單應用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38小題10分,第39小題8分,共l8分)
38.假如你是《人民日報》記者,就上海世博會采訪上海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請擬定簡
要的采訪方案。
39.依據(jù)新聞導語寫作的“雙重任務”,簡析《阿房宮考古新發(fā)現(xiàn)》的導語。
本報西安12月5日電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唐代詩
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形象地描繪了秦阿房宮的恢弘。阿房宮是我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
為宏大的建筑之一,但兩千年過去了,阿房宮到底什么樣卻沒人能說清楚。
去年10月,中國社科院考古所與西安文物保護考古所聯(lián)合組成阿房宮考古隊,首次對阿房宮前殿遺址進行系統(tǒng)勘探和試掘,經(jīng)過一年多的工作,秦阿房宮逐漸露出了其真實面貌:前殿遺址夯土臺面積達54萬多平方米,一組完好的秦代屋頂遺跡被發(fā)掘出土,前殿三面有墻的記載得到驗證,前殿南有廣場的說法被否定,勘探發(fā)掘中未見到被燒過的痕跡,項羽火燒阿房宮的說法因而受到質疑,勘探發(fā)掘中沒有發(fā)現(xiàn)瓦當甚至瓦當殘塊可能說明阿房宮并未完全建成。
這次勘探和發(fā)掘表明,阿房宮前殿遺址夯土臺東西長1270米,南北寬426米,夯土面積達541020平方米,是迄今所知中國乃至世界古代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夯土基址。通過對夯土北緣試掘發(fā)現(xiàn),最高處有夯筑宮墻,墻的一側或兩側有倒塌的瓦片等建筑堆積,說明宮墻上當初是有建筑存在的。前殿的南部,在秦代原始地面上均發(fā)現(xiàn)有三層路土向北深入到夯土臺基中。由此看出,前殿南有廣場的說法是不成立的。《長安志》上記載,阿房宮的東、西、北三面有墻,南面沒有,這次勘探試掘發(fā)現(xiàn)了北墻的存在,南面直接是夯土臺面,沒有墻,東、西墻所在地被現(xiàn)代村莊湮沒無法發(fā)掘,但調查得出也有墻存在,說明這一記載真實可信。
這次勘探發(fā)掘還有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在前殿夯土臺基南3米處發(fā)掘出一處保存完好的秦代屋頂遺跡,原始而又真實地向人們展示了秦屋頂建筑中筒瓦與板瓦的結合方式。殘留的鋪瓦及瓦片范圍東西長3.06米,南北寬3米,距地表約1米。屋頂鋪瓦,由西向東筒瓦存6行,板瓦存5行,筒瓦長46―54厘米,板瓦長58―62厘米,從紋飾和造型看,均為典型秦代瓦。
曾經(jīng)傳說項羽一把大火燒了阿房宮,在這次勘探和發(fā)掘中,沒有發(fā)現(xiàn)大火燒過的任何痕跡。另外,瓦當是秦漢建筑中經(jīng)常見到的東西,但在這次勘探和發(fā)掘中卻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瓦當甚至瓦當殘塊,整個前殿的夯土臺面也比較平展,由此可以推斷,阿房宮前殿可能在做完夯土臺基后沒有真正建成。
六、綜合應用題(本題20分)
40.依據(jù)下述新聞事實材料,寫作一篇綜合消息。
【要求:新華社電訊;4月21日發(fā)稿;采用敘述式新聞導語;新聞主體采用并列式
結構;字數(shù):700―800。】
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fā)生7.1級地震,結古鎮(zhèn)是玉樹州首府,也是地震震中。地震造成結古鎮(zhèn)地區(qū)85%以上民房倒塌。當時已知造成400人死亡,上萬人受傷。這是2008年汶川“5?12”8.0級地震之后,我國發(fā)生的最大的一次地震。中國地震局原首席預報員孫士?分析稱,青藏高原本身是多地震的地區(qū),很多老師將這一地區(qū)稱為“三江地震帶”,是活動水平比較高的地區(qū)。1996年曾經(jīng)在金沙江的東南段發(fā)生過7.0級地震。根據(jù)資料顯示,300多年以來,距離本次震中200公里范圍內,青海地區(qū)共發(fā)生6級以上地震6次。其中,有兩次發(fā)生在玉樹。一次是1738年2月23日,6.5級,另一次是1979年3月29日,里氏6.2級。“從地理位置上講,由于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邊緣地帶,青藏區(qū)域發(fā)生地震的概率的確較高。”上海地震局老師說。玉樹縣地處青藏高原東部,位于玉樹藏族自治州最東部,境內平均海拔4493.4米,最高點6600多米。空軍立即啟動應急指揮機制,投入救援的伊爾-76運輸機,14日13時13分第一架、13時21分第二架、13時27分第三架相繼起飛。玉樹大地震發(fā)生后,交通運輸部立即調
集搶通機械和技術人員,組織200多人的抗災突擊隊,第一時間奔赴震區(qū),全力開展受損道路的搶通保通工作,14日14時,通往災區(qū)的公路已經(jīng)陸續(xù)恢復通車。23時,在玉樹地震現(xiàn)場參與救援的武警官兵已救出3600多人,救治傷員980余人。部隊官兵主要用手刨、鐵棍撬的方式奮力進行救援。
4月15日,出訪的國家主席胡錦濤提前回國。胡錦濤說,在這困難時刻,我要盡快趕回國內,同我國人民在一起,投入抗震救災工作。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推遲原定于4月22日至25日對文萊、印尼和緬甸的正式訪問。15日下午,溫家寶飛抵玉樹地震災區(qū),考察災情、慰問各族干部群眾,指導抗震救災工作。溫家寶指出,當前抗震救災第一位的工作是救人。只要有一絲希望,就要盡百分努力,堅持下去,決不放棄。15日13時40分,5歲的藏族小姑娘卓瑪獨自面對30小時的黑暗,奇跡般地生還,被送到解放軍第四醫(yī)院的醫(yī)療點。她是十幾名戰(zhàn)士花了近1小時,在她家的廢墟里,用手一點一點清除所有的覆壓物而救出的。45歲的中國香港義工黃福榮在青海玉樹地震救援中犧牲,他冒著余震的危險進入災場救出3名孤兒以及一名老師,最后不幸被倒塌的房子壓住,奪去了生命。前年汶川大地震時,他就曾經(jīng)挺身到災區(qū)做義工。
4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繼續(xù)在青海玉樹地震災區(qū)考察,他深入受災嚴重的學校、孤兒院、寺廟,到受災群眾集中安置點看望慰問各族群眾,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向受災群眾致以深切慰問。走進位于普措達贊山前的孤兒院,只見校門完全坍塌倒地,學生宿舍也是一片瓦礫……在院子里,溫家寶逐個握著孩子們的小手噓寒問暖。高原的清晨比較寒冷,看到孩子們衣服單薄,溫家寶對當?shù)氐呢撠熑苏f,一定要把棉衣優(yōu)先發(fā)給孤兒院的孩子們。一個小女孩低著頭默默流淚,溫家寶捧起她的臉說:“孩子,爺爺看你來了,看著爺爺,笑一笑,要堅強些,困難總會過去的。”
4月16日,已有l(wèi)300名醫(yī)務人員奮戰(zhàn)在災區(qū)第一線。截止16時,重傷員72小時內全部轉運成都、蘭州、西安等地救治。玉樹機場已起落救援飛機11架次。中國臺灣紅十字會組織4月16日派遣一支20人的醫(yī)療隊前往青海西寧,參與青海玉樹地震的醫(yī)療救援工作。這是至今獲正式批準進入青海的首個境外救援隊伍。截至16日下午17時,災區(qū)重傷員已全部轉運,共轉運危重病人1179人,其中通過飛機轉運872人,通過汽車轉運307人。飛機轉運過程中,民航共安排飛機29架次。
4月17日上午,玉樹大地震近千名遇難者的遺體,在寺院安放3天后集體火葬,上千名家屬來到現(xiàn)場含淚送別親人,數(shù)百名僧侶在活佛帶領下,為亡靈誦經(jīng)超度。17日20時20分,經(jīng)過600多電力人連續(xù)3天的奮戰(zhàn),玉樹災區(qū)恢復正常供電,近八成救災安置點都得到電力供應,已有上千頂帳篷中亮了電燈。
縮短外訪行程趕回國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4月18日上午11時25分乘機抵達玉樹巴塘機場,接著驅車前往災區(qū)。胡錦濤分別前往青海玉樹地震重災區(qū)結古鎮(zhèn)扎西大同村、作為臨時醫(yī)療救助點的玉樹州體育場,以及玉樹州孤兒學校視察。他強調,當前第一位還是全力救人,珍惜每一個生命,同時也要保證災民盡快恢復正常生活。胡錦濤對災民保證,中央政府一定會幫助他們重建家園。在玉樹州孤兒學校的板房教室里,胡錦濤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新校園,會有的!新家園,會有的!”并帶領學生們大聲朗讀。
20日13時,玉樹則熱福利院15名孤兒抵達北京休養(yǎng),預計他們將在北京待兩個月左右。20日20時,“情系玉樹,大愛無疆――抗震救災大型募捐活動特別節(jié)目”在中央電視臺1號演播大廳舉行。據(jù)統(tǒng)計,這臺晚會共募得善款21.75億元人民幣。截至4月20日上午10時,地震已造成2046人遇難,失蹤193人,受傷12135人,其中重傷1434人。
4月21日,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青海玉樹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全國舉行哀悼活動,全國和駐外使領館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胡錦濤、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同全國人民一起深切哀悼青海玉樹地震遇難同胞。5時29分,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廣場上緩緩升起又緩緩降下。數(shù)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學生和北京市民靜靜地站在國旗四周,脫帽、肅立,少先隊員將右手舉過頭頂。10時,玉樹結古鎮(zhèn)災區(qū),伴著長鳴的汽笛,所有救援人員、災區(qū)民眾與哀悼儀式現(xiàn)場的上千群眾,共同向“4?14”大地震的遇難者默哀。
最新資訊
- 自學考試《習概》2024年-2025年真題及答案解析匯總【免費領取】2025-11-17
- 自學考試《馬原》2022年-2025年真題及答案解析【免費領取】2025-11-17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完形補文+寫作真題及答案整理2025-10-30
- 備考重點!2025年10月自學考試全專業(yè)真題、答案解析合集匯總2025-10-30
- 同步更新!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真題及答案匯總(完整版)2025-10-29
- 答案發(fā)布!2025年10月自考各專業(yè)真題已匯總2025-10-29
- 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選擇、完形填空、寫作真題及答案更新!2025-10-28
- 更新!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答案匯總2025-10-28
- 簡答題+論述題!2025年10月自考《毛概》真題答案速看2025-10-28
- 2025年10月自考本科對答案!公共課+專業(yè)課全科目真題及答案解析2025-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