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語文(專):議論文單元的學習要點(三)


(八)《咬文嚼字》
1.作家作品:
(1)朱光潛,我國現當代著名的美學家和文藝理論家。
(2)他的代表作有《悲劇心理學》、《文藝心理學》、《西方美學史》、《談文學》和《談美書簡》等。
2.課文要點: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文章體裁:這是一篇文藝專論。
(2)中心論點:“但是在文學,無論閱讀或寫作,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
(3)文章從兩個方面對中心論點展開論述,提出了四個分論點:①先講斟酌文字與表達思想感情的關系。指出a.文學借文字表現思想感情,未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的;b. 文字的推敲其實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是為了語句通暢或漂亮。②再闡述文字的直指意義與聯想意義的關系、文字的習慣性與創造性的關系。指出 a. 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科學的文字限于直指意義,文學的文字則必須顧到聯想意義;b.語言的習慣性聯想造成套語濫調,“惟陳言之務去”才是創造的態度。
(4)論證方法:本文主要采用①歸納法。在論證a.“字的難處在意義的確定與控制,科學的文字限于直指意義,文學的文字則必須顧到聯想意義”;b.最后一段“我們必須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謹嚴”時采用了歸納法。②歸納論證之例證法。在論證a.“文學借文字表現思想感情,未有一句話換一個說法而意味仍完全不變的”舉了王若虛改《史記》的例子,是例證法;b.論證“文字的推敲其實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并不是為了語句通暢或漂亮”時舉了“推敲”的故事,用的也是例證法;c.論證“誤用聯想易生流弊”時舉了古人的“套語”“濫調”,也是例證法。③“類比法。a.在論證“直指的意義載在字典,有如月輪,……聯想的意義……有如累外圓暈,暈外霞光……”是類比論證;b.在論證“聯想的意義最容易誤用而生流弊”時用“聯想起于習慣,習慣老是喜歡走熟路”做比喻,是類比論證。
(5)論據類型:主要是事實論據。①王若虛改《史記》、②韓愈改賈島的詩,也即“推敲”的故事、③古人做詩文時的“套語”、“濫調”等。
(6)文章特點:a. 作者為通常被視為貶義的“咬文嚼字”一詞翻案,b.廣征博引,實例充分,C.將抽象的概念或陌生的道理講得有
如日常生活經驗那般淺顯易懂,d.作者還注意從心理學的角度解釋文藝現象。
(7)課文內容中的知識點: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①郭沫若劇本《屈原》中的“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為了“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②屬于聯想意義的詩句:a.“一川煙水”,b.“楊柳萬條煙”,c.“煙光凝而暮山紫”,d.“藍田日暖玉生煙”,e.“獨攜天上小團月,來試人間第二泉”。
③古人做詩文時的“套語、濫調”:a. 寫美人是“柳腰桃面”、“王墻、西施”,b.寫才子是“學富五車”、“才高八斗”,c. 談風景是“春花秋月”,d.敘離別不離“柳岸灞橋”,e.做買賣有“端木遺風”,f. 用鉛字排印書籍是“付梓”、“殺青”。
④“惟陳言之務去”是韓愈提出的。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