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試卷(二)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標準模擬試卷(二)
本試卷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選擇題,第二部分為非選擇題;選擇題50分,非選擇題50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為150分鐘。
第一部分選擇題(共50分)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將其符號填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本大題共30小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中國封建社會的文化思想體系的核心是【】
A.法家思想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儒家思想
2.外國人在華創立較早的外文期刊《北華捷報》后改名為【】
A.《中國叢報》
B.《字林西報》
C.《萬國公報》
D.《亞細亞學刊》
3.中國歷代農民戰爭的最高峰是【】
A.義和團運動
B.太平天國運動
C.辛亥革命
D.解放戰爭
4.洋務派舉辦的民用企業主要采取哪種方法?【】
A.中外合辦
B.官商合辦
C.官督商辦
D.民辦
5.在日俄戰爭期間,____派兵侵入中國西藏地區。【】
A.美國
B.英國
C.德國
D.法國
6.三民主義中民生主義的內容是【】
A.驅除韃虜
B.恢復中華
C.創立民國
D.平均地權
7.1913年6月,袁世凱向全國發布____,實行尊孔復古。【】
A.《通令尊崇孔圣文》
B.《通令尊孔讀經文》
C.《通令祭祀孔圣文》
D.《通令尊定國教文》
8.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是【】
A.美國
B.中國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C.俄國
D.法國
9.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標志是____.【】
A.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成立
B.中共一大的召開
C.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
D.《中國共產黨宣言》的制定
10.國民黨的南京國民政府的性質是【】
A.資產階級政權
B.小資產階級政權
C.地主階級、大資產階級政權
D.封建君主專制
11.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的著名起義是【】
A.湘贛邊界秋收起義
B.贛南秋收起義
C.湘南秋收起義
D.廣州起義
12.在第五次反“圍剿”中,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是【】
A.李德
B.馬林
C.加倫
D.尼科爾斯基
13.日本實施的變中國為其獨占殖民地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變
B.華北事變
C.皇姑屯事件
D.盧溝橋事變
14.1938年11月,日本政府提出的對華三原則不包括【】
A.善鄰友好
B.共同防共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C.經濟提攜
D.政治互諒
15.1941年9月,中國民主政團同盟創辦了盟報【】
A.《人民報》
B.《光明報》
C.《青年報》
D.《聯合報》
16.中共中央明確提出“和平、民主、團結”口號的時間是【】
A.1943年8月25日
B.1944年8月25日
C.1945年8月25日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D.1946年8月25日
17.中國共產黨決定將減租減息政策改變為實現“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A.《關于清算、減租及土地問題的指示》
B.《中國土地法大綱》
C.《在不同地區實行土地法的不同策略》
D.《新解放區土地改革要點》
18.1949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召開,標志著【】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成
B.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勝利
C.社會主義革命勝利
D.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
19.中國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是【】
A.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民族資產階級
B.學生、民族資產階級
C.工人、農民、城市小資產階級群眾
D.各民主黨派
20.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掌握了國家經濟命脈的措施是【】
A.沒收官僚資本歸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所有
B.贖買民族資本
C.開展“三反”、“五反”運動
D.穩定物價,合理調整工商業
21.新中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中,集中主要力量發展的是【】
A.農業
B.輕工業
C.交通運輸業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D.重工業
22.朝鮮停戰協定簽訂于【】
A.1953年7月
B.1953年8月
C.1954年3月
D.1955年6月
23.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國人民面臨的主要任務是【】
A.進一步推進工業化、現代化建設
B.進一步推進政治民主化建設
C.進一步推進文化建設
D.進一步推進黨的建設
24.“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提出者是【】
A.毛澤東
B.陳云
C.鄧小平
D.林彪
25.1962年9月召開的中共八屆十中全會上,進一步發展了【】
A.社會主義經濟理論
B.“以階級斗爭為綱”理論
C.無產階級革命理論
D.實現現代化的理論
26.把我國建設成“四個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的戰略是【】
A.“三步走”
B.“兩步走”
C.先富帶后富
D.多快好省
27.從根本上否定“文化大革命”理論和實踐的會議是【】
A.中共九大
B.中國十二大
C.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
D.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
28.將“依法治國”提到“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高度的會議是黨的【】
A.十四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六屆三中全會
29.“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者是【】
A.鄧小平
B.毛澤東
C.江澤民
D.胡錦濤
30.向洪秀全提出《資政新篇》的是【】
A.洪仁?
B.蕭朝貴
C.楊秀清
D.韋昌耀
二、多項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至少有兩個是符合題意的,將其符號填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漏選的,該題不給分。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31.“康乾盛世”指的是清朝的哪三朝?【】
A.康熙
B.道光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C.雍正
D.乾隆
32.關于《資政新篇》的評價正確的有【】
A.帶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與建設方案
B.未涉及農民問題和土地問題
C.缺乏實施的階級基礎和社會條件
D.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33.革命派與改良派展開論戰的主要輿論陣地是【】
A.《民報》
B.《新民叢報》
C.《萬國公報》
D.《國聞報》
34.早期接受、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原中國同盟會會員有【】
A.董必武
B.李立三
C.吳玉章
D.林伯渠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35.“三灣改編”的主要內容為【】
A.將原有的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
B.在部隊中建立共產黨各級組織
C.將黨的支部建在連上
D.成立各級士兵委員會,部隊內部實現民主管理
36.1944年9月,林伯渠在國民參政會上提出了【】
A.廢除國民黨一黨專政
B.召開各黨派會議
C.成立民主聯合政府
D.制定憲法,實施憲政
37.為打退國民黨軍隊在重慶談判期間發動的軍事進攻,解放區軍民進行了哪些戰役?【】
A.上黨戰役
B.邯鄲戰役
C.平綏戰役
D.津浦戰役
38.中國各民主黨派形成時的社會基礎,主要是【】
A.民族資產階級及與其相聯系的知識分子
B.城市小資產階級及與其相聯系的知識分子
C.地方實力派
D.其他愛國分子
39.1950年1月,同新中國建交的歐洲國家有【】
A.保加利亞
B.羅馬尼亞
C.波蘭
D.越南
40.毛澤東思想活的靈魂的三個基本方面是【】
A.自力更生
B.實事求是
C.群眾路線
D.獨立自主
第二部分非選擇題(共50分)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41.簡述中國資產階級的雙重特點和性格。
42.簡述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主要內容和局限。
43.簡述八七會議的內容及意義。
44.簡述中國共產黨的建國方案的主要內容。
45.簡述陳云的“三個主體、三個補充”思想的具體內容。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46.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前夕,先進的中國人是如何探尋救國救民真理的?
47.試述抗日戰爭后的國際格局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標準模擬試卷(二)老師詳解
一、單項選擇題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1.D2.B3.B4.C5.B6.D7.A8.C9.B10.C
11.A12.A13.A14.D15.B16.C17.A18.B19.C20.A
21.D22.A23.A24.B25.B26.B27.D28.B29.A30.A
4.[解析]洋務派舉辦的民用企業的資金全部或大郜由政府籌集,也吸收一部分商股,主要由政府派官員管理,有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幾種形式。其中,多數都采取官督商辦的方式。答案為C。
6.[解析]1905年11月,孫中山在《民報》發刊詞中,將同盟會綱領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后被稱為三民主義。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民權主義的內容是“創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民生主義的內容為“平均地權”。答案為D。
二多項選擇題
31.ACD32.ABC33.AB34.ACD35.ABCD36.ABC37.ABCD38.ABD39.ABC40.BCD
32.[解析]《資政新篇》是一個帶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的改革與建設方案,但通篇未涉及農民問題和土地問題。作為農民戰爭的領導人所提出的治理朝政綱領而忽略了這一點,這與洪仁?長期沒有參加農民革命斗爭的實踐有關。這一致命的弱點,決定了這個方案從一開始就缺乏實施的階級基礎和社會條件。答案為ABC。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三、簡答題
41.(1P14)簡述中國資產階級的雙重特點和性格。
答:民族資產階級的上層大都擁有規模較大的企業,經濟力量企業比較雄厚,與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的聯系比較密切;中下層所辦企業一般規模較小,資金較少,經營狀況遠不如上層所辦的企業,與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勢力聯系較少,且矛盾較大。民族資產階級在其生存和發展過程中,一方面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封建主義的壓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參加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或在斗爭中保詩中立;另一方面因其力量薄弱,又與外國資本主義和本國時建主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斗爭中缺乏徹底的革命生。中國資產階級的兩重特點和雙重性格,決定它不可能引導中國的民主革命走向勝利。
42.簡述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主要內容和局限。答:三民主義包括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民族主義包括“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兩項內容。一是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改變它一貫推行的民族歧視和壓迫政策;二是變“次殖民地”的中國為獨立的中國。但是,民族主義沒有明確的反帝主張,也沒有明確地把漢族軍閥、官僚、地主作為革命對象,從而給了這部分人后來從內部和外部破壞革命以可乘之機。
民權主義的內容是“創立民國”,即推翻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資產階級的民主共和國。民權主義的提出,為資產階級革命提出了一套建國方案,在理論上解決了當時民主革命迫切需要解決的革命目的問題。但是,民權主義沒有明確廣大勞動人民在國家中的地位,也難以保障人民的真正權利。
民生主義的內容為“平均地權”。基本方案是:核定地價,按價征稅,漲價歸公,按價收買。但是,民生主義沒有正面觸及封建土地所有制,不能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難以成為發動群眾的理論武器。
孫中山的三民主義學說,提出了一套在中國歷史上不曾有過的資產階級共和國的建國方案,是一個比較完備的民主主義的革命綱領。它的提出,在社會上產生了積極影響,推動了革命思想的傳播和革命運動的發展。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43.簡述八七會議的內容及意義。
答: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陳獨秀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方針,并選出了以瞿秋白為首的中央臨時政治局。八七會議給正處在思想混亂和組織渙散中的中國共產黨指明了出路,為挽救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作出了巨大貢獻。這是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一個歷史轉折點。
44.簡述中國共產黨的建國方案的主要內容。答:在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下,通過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義革命,建立一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的人民民主專政的人民共和國。這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所要實現的基本目標。這一方案是引導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爭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從而為實現國家富強開辟道路的科學的建國方案。
45.簡述陳云的“三個主體、三個補充”思想的具體內容。
答:“三個主體、三個補充”的思想,即:國家經營和集體經營是主體,一定數量的個體經營為補充;計劃生產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生產為補充;國家市場是主體,一定范圍的自由市場為補充。這個思想為中共八大所采納,并寫入決議,成為突破傳統觀念、探索適合中國特點的經濟體制的重要舉措。
四、論述題。
46.從第一次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前夕,先進的中國人是如何探尋救國救民真理的?
答:(1)鴉片戰爭打破了中國封建統治者“天朝上國”的迷夢,先進的中國人也開始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民族意識開始覺醒。
(2)“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和早期的維新思想。林則徐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除了堅決主張嚴禁鴉片,組織漁民等以抵御外國侵略以外,注意了解西方,贊
成正常的對外貿易。魏源編纂了《海國圖志》,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張學習外國先進的軍事和科學技術,以期國家富強來抵御侵略,開創丁中國近代向西方學習的新風。19世紀70年代以后,馬建忠、王韜等人不僅主張學習西方的科學技術,同時也要求吸納某些西方的政治、經濟學說。他們一般都反對列強的侵略,維護民族獨立和國家主權,主張發展民族工商業,主張變革封建專制制度,具有一定程度的反對封建專制的民主思想,對中國社會發生了廣泛的思想影響。
(3)救亡圖存與振興中華。鴉片戰爭以后,民族覺醒意識還只限于少數人之中。中日甲午戰爭以后,帝國主義列強圖謀瓜分中國,中華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中國人的民族意識開始普遍覺醒。1895年,嚴復在《救亡決論》一文中響亮地喊出了“救亡”的口號。此后翻譯了《天演論》。他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進化論思想,激發人們的危機意識和民族意識。1898年4月,康有為疾呼,中華民族面臨著成為“籠中之鳥,釜底之魚,牢中之囚”的危險,要求中國人要發憤自救。當時有人繪制的一幅《時局圖》,更是形象地表現了當時中國面臨的瓜分危局。(4)民族危機激發了中華民族的覺醒,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救亡圖存成了時代的主旋律。1894年11月,孫中山創立革命團體一一一興中會,喊出了“振興中華”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近代以來,中國的志士仁人正是懷著強烈的危機感和民族意識,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這面愛國主義大旗之下,歷盡千辛萬苦,不怕流血犧牲,去探索挽救中華民族危亡的道路。
47.試述抗日戰爭后的國際格局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答:(1)抗日戰爭勝利后國際格局出現了新的重大變化,它突出地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帝國主義受到削弱,人民民主力量明顯增長。在短時間內,國際帝國主義難以形成足夠強大的力量來鎮壓或干涉各國人民革命。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給全世界工人階級和被壓追民族的解放事業開辟了更加廣大的可能性和更加現實的道路。
二是逐步打破了以維持歐洲大國均勢為中心的傳統的國際政治格局,形成了美蘇兩極的政治格局。并在此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分別以美、蘇為首的帝國主義和社會主義兩個陣營的對立。
(2)上述國際格局對抗日戰爭勝利后的中國產生重大影響。戰后不久,美國擬定了一個準備稱霸世界的所謂“全球戰略計劃”。為實現此計劃,美國在“遏制”蘇聯勢力的旗號下積極向全球擴張,并把奪取中國,以鞏固它在亞洲的地位作為重要的戰略部署。為此,美國繼續采取自中國抗戰后期就已確立的扶蔣反共政策。這一政策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形勢對國民黨不利時.力促國共兩黨進行和平談判,以期用和平手段誘騙中共向國民黨投降,使美圜不戰而控制全中國;另一方面,從各方面大力加強國民黨的力量,一旦和談目的不能實現時,便幫助國民黨與中共決戰,以期用武力打敗中共,使中國成為美國的附庸。無論美國采取何種手法扶蔣反共,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都將面臨兩種命運、兩個前途決戰的嚴峻考驗。
最新資訊
- 備考資料:2024年自考《英語二》閱讀判斷模擬試題2024-04-05
- 2024年4月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模擬題——簡答題2024-03-23
- 2024年4月自學考試《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模擬題——論述題2024-03-21
- 2021年10月自考《思修》考前2天沖刺卷2021-10-14
- 2021年10月自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考前2天沖刺卷!2021-10-14
- 2021年10月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題(五)2021-08-01
- 2021年10月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題(四)2021-07-31
- 2021年10月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題(六)2021-07-30
- 2021年10月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題(三)2021-07-30
- 2021年10月自考《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模擬題(二)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