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古代文學史學習筆記(7)


第五章 大歷詩壇
名詞解釋:大歷十才子
一。“十才子”之名,最初見于中唐詩人姚合編的《極玄集》,即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翊、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夏侯審。
二。“十才子”齊名的重要原因是,因大歷初年在長安參加重要的唱和活動而為世人所矚目,創作傾向和詩風相近。
三。他們詩歌的主要內容是歌頌升平、吟詠山水和稱道隱逸成為基本主題;擅長寫送別詩和隱居的詩歌。
四。詩歌藝術:講究格律辭藻,追求清雅閑淡,工于白描寫景。
試論大歷十才子作品的藝術特色。
“十才子”之名,最初見于中唐詩人姚合編的《極玄集》,即李端、盧綸、吉中孚、韓翊、錢起、司空曙、苗發、崔峒、耿?、夏侯審。他們的藝術特色有:
一。都擅長五言律詩,風格大致相同,個性表現不強烈不分明,遣詞造句都偏重于工整精練。追求清雅閑淡的藝術風格。
二。受特定心境和意緒支配,選擇的詩歌詞語往往帶有凄清蕭瑟、暗淡的色彩,因而其詩具有凄涼的整體風格。如用“秋風、落葉、夕照、寒雁”等。
三。喜用白描手法,多用描述性意象。其意象雖為生活中常見事物,但描寫細致,刻畫逼真。如錢起《湘靈鼓瑟》,追求精確和具體的寫實傾向,往往是極細微處感受體認,再逼真地描繪出帶有清幽韻味的小境界。
四。詩的意境疏于淺近狹小。往往一、兩句就勾勒出“詩中有畫”的優美詩境,但往往構不成通篇渾融一氣的意境。
試論顧況和李益的詩風對盛唐詩歌向中唐詩歌演變轉換時的影響。
在過度時期的大歷詩壇,顧況和李益是有突出特點及貢獻的詩人,他們對中晚唐詩的影響很大。
一。顧況詩風既有通俗明快,真率自然的一面,如《苔蘚山詩》;又有奇思異想,充滿狂放之氣的一面,如《悲歌》。他的詩預示了貞元元和間元白、韓孟兩大詩派的共同特點,其通俗的一面影響了元白詩派,其縱橫不羈的奇異一面為韓孟詩派所繼承而變本加厲。
二。李益的詩較突出地表現了大歷詩風格上的兩重性,既有盛唐的余韻,也有中唐的先聲。寫景抒情時,注重于瞬間感受中捕捉詩意,可已不象盛唐詩人那樣著重總體感受的把握,而是偏于較精細深婉的心態描寫。他的《喜見外弟又言別》詩中的感傷情調,帶有大歷的時代特點。而他的《塞下曲》又繼承了盛唐邊塞詩的風格,詩中不乏豪情壯志。
第六章 中唐詩歌
名詞解釋:元和體
一。元和體是唐憲宗的年號。
二。唐代詩人元稹、白居易在元和年間所寫的長篇排律、“小碎篇章”、艷體詩統稱為“元和體”
三。世俗化為社會普遍接受和欣賞的淺近文體,呈現出詩歌歷史轉折時期的寫實尚俗特征。
試論白居易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的不同特點。
白居易中唐詩人,字樂天。他把自己的詩分為四類:諷喻詩、閑適詩、感傷詩和雜律詩。
一。諷喻詩的特點:
1.諷喻詩的代表作是《新樂府》《秦中吟》
2.詩歌的內容:
A.反映國事民生,政治上的美刺作用,符合儒家的比興傳統,能夠“為民請命”。如《輕肥》《賣炭翁》。
B.充分暴露當時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體現出對社會、對政治、對人民的強烈正義感和責任感。
3.諷喻詩的藝術特點:首句標其目,卒章顯其志。其辭質而徑、其言直而切、其事核而實、其體順而肆。
二。閑適詩的特點:多寫個人閑居獨處時的生活感悟,詩風淺近平淡。如《問劉十九》
三。感傷詩的特點:為受外界事物所感、清理動于內而形諸詠嘆者,以《長恨歌》和《琵琵行》最為有名,代表著白詩的最高成就。
試論元稹對新樂府詩創作的推動作用。
中唐詩人,字微之、行九,世稱元九。
一。元稹注意到李紳的《新題樂府》,并起而和之。
二。他在《樂府古題序》中提出以杜甫為榜樣,大膽借用古題或另擬新題來創作新體樂府詩,在詩歌中反映社會問題、政治問題、專門有諷刺執政,代民伸冤。
三。他在當時興起的新樂府創作活動中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試論韓愈以文為詩的特點及在詩歌中的創新。
中唐詩人,字退之,郡望昌黎,自稱昌黎韓愈。
以文為詩:
一。按游記散文的敘述順序,如《山石》寫傍晚上山入寺到第二天清晨下山的所見所聞,記敘詳細,給人如臨其境之感。
二。以“單行”散句貫穿,寫景刻露,為七言詩散文化的典范之作。如《山石》
三。鋪排的手法,如《南山詩》寫終南山的高峻和景象變幻,連用五十個“或”字的詩句加以鋪排描寫。
詩歌上的創新:
一。以文為詩
二。構思、想象、意象都很特別,在藝術上蓄意追求恨重、怪奇、險勁的境界。如其《陸渾山火和皇甫?用其韻》
三。著意搜羅奇語,但因有真情實感貫穿,所以仍然不失詩的感染力。如《八月十五液贈張功曹》
四。以丑為美,將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寫入詩中,如《答柳柳州食蝦蟆》。
試比較白居易與元稹在藝術上的異同。
相同:
一。文學主張相同,都主張詩歌要反映社會、政治、民生推動了諷喻詩的創作。如白居易的《輕肥》《賣炭翁》;元稹《上陽白發人》,都充分暴露當時政治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體現出對社會、對政治、對人民的強烈正義感和責任感。
二。部分詩歌的題材、內容相近。如諷喻詩、艷情詩
三。藝術上都寫實尚俗。
不同:
一。元稹部分新樂府借用古題,不似白居易那樣堅決徹底,旗幟鮮明。
二。內容的廣度和深度,以及人物的生動性方面,都不及白居易。
三。白居易最看中諷喻詩,但成就最高的是感傷詩,以《長恨歌》和《琵琵行》最為有名。元稹創作成就表現在艷情詩和寫生離死別的悼亡詩,如《物腰》《行宮》《離思》《譴悲懷》
名詞解釋:
長吉體
一。中唐詩人李賀,字長吉,所以他的詩歌也被稱為“長吉體”。
二。“長吉體”詩在構思、意象、遣詞、設色等方面都表現出新奇獨創的特色,形成瑰麗、冷艷的浪漫風格,在整個中國詩歌史上,都獨樹一幟。
簡述劉禹錫詠史詩的特點。
中唐詩人,字夢得,有“詩豪”之稱。他的詠史詩在他的詩歌中占的分量不大,藝術上卻極精湛:
一。他的詠史詩多為登臨歷史遺跡的懷古之作,借古喻今。
二。采用五七言律絕的形式。
三。含有精辟的議論和卓識。如《西塞山懷古》在寄寓懷古的風景中,融入了現實的憂患意識。
簡述劉禹錫竹枝詞的藝術風格。
中唐詩人,字夢得,有“詩豪”之稱。
一。劉禹錫的民歌體竹枝詞和楊枝詞,是他被貶逐的二十三年間,受民風淳樸的巴山楚水之地民謠俚曲影響而創作的獨具特色的作品。
二。這些作品注意吸收民間口語,學習民歌悠揚婉轉的情調,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如《竹枝詞二首》“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請”。以七絕寫民歌體詩,前兩句保持了七絕聲律諧婉的特點,后兩句則吸收了民間傳唱的竹枝詞曲調凄涼怨慕的特點,有采用諧聲雙關、重疊回環等藝術手法。
簡述柳宗元《江雪》、《漁翁》詩的意境與藝術風格。
柳宗元再次遭貶后為從悲憤中解脫出來,他幻想象陶淵明一樣歸隱田園,寫了一些山水田園詩,試圖以清凈幽寂的自然境界凈化心靈。如《江雪》《漁翁》
一。這兩首詩是作者山水詩代表作,營造出地老天荒的空曠孤寂境界,意境冷峭清遠。如“千山鳥飛絕,萬經人蹤滅”。
二。藝術上寫得精刻孤峭,雖受陶淵明山水田園詩的平淡風格影響,但沒有陶詩那么恬靜閑適,而多了一層冷漠空寂。
試論孟郊詩的苦吟風格特征。
孟郊作詩尚奇峭,出自苦吟。在中唐大批寒士困頓失意的廣闊社會背景下,孟郊為成為中唐苦吟詩人的代表。
一。詩中頗多患難感、憂郁感,以及人生悲劇與絕望心理交織成的幻滅感。如《嘆命》
二。重主觀感受,能妙造幽微,變熟為生,化險為夷。慣用白描手法,形象化的比擬和苦吟出來的精警字句,夸張地突出描寫對象。如《寒地百姓吟》。
三。突破溫柔敦厚的詩教傳統,光大自屈原以來發憤以抒情的精神,實踐了不平之鳴的創作理論。
試論李賀詩歌的藝術特征。
中唐的李賀是一個苦吟詩人,他的詩歌稱為“長吉體”,主要藝術特色有:
一。在構思與藝術想象上具獨創性。如《夢天》詩的前半部分寫瑰麗的月宮仙境景色,撲朔迷離,后半部分突然轉而俯覽人世的蒼桑,構思甚為奇特,想象力驚人。
二。詩歌的一向非同尋常,善于運用神話和怪誕、華美的詞匯,別出心裁地創造出異想天開、從未有過的意象。強烈的主觀色彩常表現為意象復合的“通感”,如《李憑箜篌引》。鮮明瑰麗的意象和豐富的主觀色彩,是李賀詩歌最突出的特點之一。
三。 “冷艷怪麗”的風格特色。他的詩歌是冷、艷、奇、險自成一家,喜用“啼”、“泣”、“腥”、“冷”之類的字眼,組成一幅幅冷艷的圖畫,表現出一種悲哀的美。字詞上濃妝重墨,如《雁門太守行》。他的詩歌都在修辭設色上,千錘百煉而成的詩句和奇詭用語,美化了他的苦悶和悲觀消極的情緒,使詩歌帶有濃重的傷感冷艷風格。
四。唯美傾向。他的詩苦悶的象征,其直觀幻想和描寫,在藝術修辭技巧上達到了很高的境地。
試論柳宗元詩歌的主要內容。
中唐著名詩人柳宗元,字子厚。
一。他的詩僅存一百余首,大部分作于貶官永州、柳州時期。其詩歌內容主要是抒寫謫貶的抑郁悲傷和思鄉之情。如《登柳州城樓》難以排遣的愁思充塞于天地山海間。
二。在貶謫期間所寫的山水田園詩,主要寫自己試圖以清靜幽寂的自然境界凈化心靈,消除現實的困擾為內容。如《江雪》(“千山鳥飛絕,萬經人蹤滅”)《漁翁》,營造出地老天荒的空曠孤寂境界,意境冷峭清遠。
試論劉禹錫、柳宗元被貶謫后創作的詩有何不同之處。
一。題材不同
1.劉禹錫的大半生是在謫貶中度過的,在貶謫期間創作了詠史詩,分量不大,卻藝術精湛思想深刻。他的詠史詩多為登臨歷史遺跡的懷古之作,借古喻今。采用五七言律絕的形式。含有精辟的議論和卓識。如《西塞山懷古》在寄寓懷古的風景中,融入了現實的憂患意識。
是他被貶逐的二十三年間,受民風淳樸的巴山楚水之地民謠俚曲影響而創作了獨具特色的作品:民歌體竹枝詞和楊枝詞,
2.柳宗元在貶謫期間以寫山水田園詩見長。作者再次遭貶后為從悲憤中解脫出來,他幻想象陶淵明一樣歸隱田園,寫了一些山水田園詩,試圖以清凈幽寂的自然境界凈化心靈。如《江雪》《漁翁》
二。藝術特色不同
1.劉禹錫的詩歌總的特色比較明快,民歌體詩新鮮活潑、格調明快,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近體則寫得含蓄精練,風格剛健爽朗,具有積極向上的精神。如《竹枝詞二首》:“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
2.柳宗元的詩歌創作了空曠孤寂境界,意境冷峭清遠。如“千山鳥飛絕,萬經人蹤滅”。藝術上寫得精刻孤峭。
第七章 李商隱與晚唐詩歌
名詞解釋:無題詩
一。李商隱用無題為名的愛情詩,稱無題詩。無題詩具有“朦朧”的特點,旨意隱秘。
二。無題詩的范圍,一般認為是作者抒寫不原明言的生活遭遇或思想感情的詩篇。包括以《無題》為題的十五首,和以句首二字為題“準無題”近三十首。主要包括兩種,即寄托說和愛情說。
簡述李商隱無題詩的內容和特征。
晚唐詩人李商隱最為人傳誦的,是他以無題為名的愛情詩,他的無題詩具有“朦朧”的特點,旨意隱秘。關于無題詩的內容和作意,主要說法有兩種,即寄托說和愛情說。
一。無題詩多數與愛情有關,有的寄托痕跡比較明顯,有的則似有似無。抒寫的是交織著希望和失望的悲劇性愛情和愛情心理。一些無題詩,在愛情篇章中融入對社會人生的清涼體驗、和那種恍惚不定、總是有所失的情感,如《無題二首》“鳳尾香羅薄幾重”寫青年女子與對方邂逅,渴望相間而不得的心情,可能寄寓了作者落拓不遇的感傷。
二。善于運用比興象征手法寫愛情生活中的種種感受,十分注意比興本身形象的鮮明、生動、完
整,力求其既富于生活感受,又具有啟發性,創造出交織著希望與失望、令人目眩神迷的帶有傷感情調的情詩之美。如《無題二首》“昨夜星辰昨夜風”兩心相應一點通,但徒留羨慕不已的回憶而已,非常的失意悵惘。《無題》“相間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傷別復傷春,明知別后會合無望,仍癡心不改、這種執著于苦戀的怨曠之情,已近于愛情絕唱了。
試論李商隱詩歌的藝術特色。
李商隱是唐詩發展到晚期最有成就的詩人,以其獨具特色的美侖美奐詩歌登上了整個晚唐詩創作的藝術最高峰。
一。他對于愛情的執著,開創了詩歌上新風格、新境界。他的詩成就最高的是近體詩,尤其是七律、七絕。如果說杜甫是唐代七言律發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那么,李商隱則為第二座里程碑。他繼承了杜甫的沉郁頓挫,有融合了齊梁詩的濃艷色彩、李賀的幻想象征手法,形成了深情綿邈、綺麗精工的獨特風格。
1.寫景中融合比興象征,寄寓困頓失意的身世之感。
2.愛用冷僻的典故,故詩中的意象特別美麗,而整體意旨往往隱晦。
3.語言綺麗而對仗工整,音律圓美婉轉。
4.“近而不浮,遠而不盡”之趣,富于象征暗示色彩,有朦朧之美。
二。他的絕句寫得深情綿邈,沉博絕麗,有的比較隱晦,但可以在精工富麗的辭章中體會到他的婉轉情思,而且很傷感。如《夜雨寄北》感情細膩,意境婉約,在藝術上的明顯特色便是細美幽約、朦朧含蓄,為傷感唯美文學的典型。
試論杜牧詩歌創作的藝術成就。
一。晚唐詩人中,他第一個大量用七絕寫詠史詩,用史論筆法,寓褒貶議論于含蓄詩味中,極大地發揮了絕句體的妙用,創作了許多有“二十八字史論”之譽的詠史作品。如《泊秦淮》通過對歷史曾有過的繁盛轉瞬即逝的傷悼,以及揭露統治者的荒淫誤國,抒發自己的政治感慨和見識,其中深寓對現實的不滿和諷刺,立意高絕的議論,表現出橫溢的才氣。
二。憂國憂民的壯懷與傷悼之情交織成一種俊爽的風格。
三。還寫過一些出色的傷別詩,紀行、寫景詩也頗多佳作。善于選擇清新明朗、能給人以快感的景物來抒寫他的情懷,用色彩鮮明的語言,創造出情景交融的優美詩境,如《山行》“遠上寒山石經斜,白云深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富于詩情畫意,意境優美,以暢達的語言傳達出自然景物的清新氣息,明麗而有立體感的畫面給人美妙的藝術感受。
名詞解釋:苦吟詩
1.晚唐時期,苦吟詩的早期代表是孟郊,后來有賈島、姚合。他們的詩風相近,都以苦吟著稱所以稱苦吟詩。
2.他們的詩風又各有特色特色:
孟郊詩中頗多患難感、憂郁感、以及人生悲劇與絕望心理交織成的幻滅感。
賈島詩多是寄贈酬唱之作,極少反映但是生活,局度也顯得比較狹窄。
姚合與賈島是詩風相近的詩友。
試敘賈島和姚合的“苦吟”與孟郊有何不同。
相同:
1.他們都以苦吟著稱,因此歷來有“郊寒島瘦”之說
2.孟郊、賈島都寫貧病饑寒、窮困潦倒。
不同:
內容:他們都寫貧病饑寒、窮困潦倒。
孟郊:寫“士不遇”,想用世而最終賚志以歿的悲劇性的一面。
賈島:徹底放棄雄心、醉心于琢磨詞句的循世的一面,他的詩也有激烈奮發的一面,如《劍客》。但更多的如其《送別》。他的詩多是寄贈酬唱之作,極少反映但是生活,局度也顯得比較狹窄。反應生活的深廣度不如孟郊。
藝術上:
孟郊成就最高
賈島:不如孟郊,他的五言律寫得很精深,能于細小處見精神,造清奇幽微之境,推敲字句。如《題李凝幽居》“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姚合:作詩的才華和“苦吟”工夫都不及賈島,他的大多數詩都顯得平淡無奇,境界與格調也并不很高。
?09年4月全國各省市自學考試成績查詢時間匯總
?環球網校2009年自考課程查看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