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考試計算機網絡與通信筆記第三章


第三章 通信接口和數據鏈路控制
傳輸過程:數據從發送端發送到數據被接收端接收的整個過程;傳輸包含通信控制和傳輸數
據;通信控制主要執行各種輔助操作,并不時進行傳輸數據;
數據傳輸的五個階段:
(1) 建立通信鏈路:用戶將接收終端地址告訴交換網絡,交換網絡根據地址信息,查
詢接收終端是否同意通信,若同意,則由交換網絡在發送和接收
終端建立通信鏈路;
(2) 建立數據傳輸鏈路:
(3) 傳送通信控制信號和傳輸數據信息;
(4) 數據傳輸結束,雙方通過控制信息確認傳輸結束;
(5) 由通信雙方或一方通知交換網絡,通信結束,切斷數據傳輸鏈路;
數據通訊所必須的條件:
(1) 幀同步:對于幀的開始和結束必須可以識別;
(2) 流量控制:發送端的數據速率不能超過接收端的數據速率;
(3) 錯誤控制:對錯誤必須糾正;
(4) 尋址:雙方必須指定身份
(5) 在鏈路上同時傳輸控制信息和數據信息;
(6) 連接管理:在數據交換過程中,通信站點間需要大量的協調工作;
一。 數據通信接口
1. 異步和同步傳輸
異步傳輸:傳送的字符中包含起始位、數據位、奇偶校驗位、停止位;
同步傳輸:傳送幀的形式8位標志、控制域、數據域、控制域、8位標志;
兩者比較:對于大小適度的比特塊,同步比異步傳輸效率高;
2. 線路配置
識別數據鏈路的特征是:線路拓撲結構和半雙工或全雙工連接形式
(1) 線路拓撲結構:指傳輸介質上工作站點的物理配置
(2) 全雙工和半雙工
半雙工:點對點連接中,同一時間內,只能有一個站點可以傳輸信號;
全雙工:同一時間內,兩個站點可以同時發送和接收數據;
數字信號:全雙工需要兩條分離的傳輸通道;半雙工需要一條;
模擬信號:在相同頻道上接收和發送->無線傳輸采用半雙工,有線傳輸采用全雙工(兩條);
在不同頻道上接收和發送->無線傳輸采用全雙工,有線傳輸采用全雙工(單條)
3. 接口標準(指DTE和DCE之間的接口標準)
DTE(數據終端設備):終端、計算機的統稱;
DCE(數據線路端接設備):將DTE連入傳輸網絡中;如MODEM
接口的特征:
(1) 機械特征:規定DCE與DTE的實際物理連接細節;
(2) 電氣特征:規定DCE與DTE編碼、電壓、信號比特的一致性,從而決定能夠達到的
數據傳輸速率和距離;
(3) 功能特征:指定每條線路須完成的功能;可分為數據、控制、時序和電氣接口
(4) 過程特征:傳送數據的事件序列;
(一) V.24/EIA-232-E(232接口)
機械規范說明:ISO2110;電氣:V.28;功能:V2.4 過程:V 2.4
1. 機械規范說明:25針接插件;
2. 電氣規范說明:使用數字信號,電平值可以按二進制值或控制信號來解釋
-3伏以下為0,+3伏以上為1;-3伏以下為斷開(OFF),+3伏以上為接通(ON);
接口信號速度限定為<20kb/s,距離為<15米;
3. 功能規范說明
規定插頭中線路的功能,分為數據、控制、時序和電氣接地,每個方向上都有一
條數據線路,可以進行全雙工通信;
4.過程規范說明
說明各線路使用的序列
(二) ISDN(綜合服務數據網) 物理接口
取自于公眾電話交換網絡接口的X.21標準,定義了15針的接插件
1. 物理連接:在終端設備(TE)和網絡端接設備(NT)之間進行,采用雙絞線連接;8
線路;
2. 電氣規范說明:使用平衡傳輸方式
二。 數據鏈路控制
1. 流量控制
數據鏈路層:控制相鄰節點間數據鏈路上的流量
傳輸層:控制的是端到端的流量;
接收能力因素:設備的處理速度和緩沖區的容量;
流量控制策略二種:停-等協議,滑動窗口協議
(1) 停-等協議
含義:發送方發送一幀后,停止,等待接收方的肯定應答信息后,接著發送下一幀,如收到
否定或沒有收到,由重發該幀;因為需要區分是新幀還是重發幀,所以要為幀編號(0
或1)
操作過程:
第一步:初始化,雙方維護的幀編號都為0;發送方-當前所發幀,接-期待接收幀;
第二步:發送方取出一個幀,加上幀編號,發送;
第三步:接收方接到后,檢正,如幀序號相同,接收放入緩沖區,將幀編號取反放入應答幀
返回發送方;如錯誤,幀編號不變,返回發送方;
第四步:發送方接收幀后,如編號不同(說明接收方接收),將幀編號取反,取出新幀,加上
幀編號,發送;如編號相同,或超時未應答,則重發當前編號的幀;
特點:
控制簡單,但在信號傳輸時延較長時傳輸效率比較低;
(2) 滑動窗口協議
窗口機制:允許發送站連續發送多個幀而不需要應答
A. 發送窗口-發送端允許連續發送的幀的序號表
發送窗口的尺寸:發送端允許連續發送的最大幀數(幀取值 0至2(n)-1)
發送窗口的下沿:最先發送但還未收到應答的幀的序號
發送窗口的上沿:=(發送窗口的下沿+發送窗口的尺寸-1)/2(n)(2的n次方)
特點:發送端將發送的幀放入緩沖區做為副本,成功,刪除副本,
B. 接收窗口-接收方允許接收的幀的序號表
接收窗口的尺寸:接收方每次允許接收的幀數;
處理方法:
(1) 如果接收的幀的序號正好等于接收窗口的下沿,且校驗正確,接收方將幀交給上
層實體,并向發送方返回應答,且接收窗口向前滑動一個序號;
(2) 如果接收窗口下沿的幀校驗錯誤或該幀未收到,接收方照樣可以處理其他落在接
收窗口的幀,但不能交給上層;只有接收窗口的下沿的幀被正確收到,才能將其
連同其他正確幀送給上層,并滑動窗口;
(3) 捎帶應答
捎帶應答:實際的通信過程中,雙方都要有數據發送給對方,可以數據幀中增加一個字段,
用來攜帶對方的應答信息,這種方式稱為捎帶應答;使用條件:
A. 接收方接收幀后,正好也有數據要發給發送方,可以捎帶應答;暫時沒有數據但
經過一段時間準備好了,可以捎帶應答;
B. 不能捎帶應答,由單獨發送一個應答幀,通常用對某一個幀的應答來代替對該幀
之前的所有幀的應答(要求前面的幀是連續且校驗正確)
(4) 出錯全部重發協議
發送窗口的尺寸大于1(不能超過2(n)-1),接收窗口的尺寸等于1;
對接收的最后一個幀作應答,如檢驗錯誤,返回應答,要求發送方重新發送全部幀;
(5) 選擇重發協議
接收窗口大于1(不能超過2(n)-1),某個幀出錯時,其它幀可能落入接收窗口中,且校驗正
確,這些幀可以接收,只需重發出錯幀既可;
2.差錯控制
(1) 差錯編碼理論
傳輸錯誤分類:(1)單個錯:由隨機的信道熱噪聲引起,一次只影響一個比特,且錯誤之間沒有聯系;(2)突發錯:由瞬間的脈沖噪聲引起,突發錯所影響的最大連續數據比特數稱為突發長度;
差錯編碼:在數據塊中加入冗余信息的過程;
錯誤的驗證:接收端通過驗證數據塊中冗余信息是否存在關聯關系,判斷數據在傳輸過程中
是否存在錯誤;
差錯編碼的策略:
(1) 檢錯碼:冗余信息只具有檢錯功能,即接收方只能判斷數據塊是否有錯,但不能確切
知道錯誤的位置,不能糾正錯誤;
(2) 糾錯碼:冗余信息具有糾錯能力,即接收方不僅可以判斷數據塊是否有錯,而且還可
以知道錯誤的位置,只要將相應位置取反即能獲得正確的數據;
海明距離:兩個碼字的對應比特取不同的比特數
編碼集的海明距離:一個有效編碼集中,任意兩個碼字的海明距離的最小值。
?09年4月全國各省市自學考試成績查詢時間匯總
?環球網校2009年自考課程查看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