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原理自考復習資料第二章(3)


2、中國當代美學研究中的幾個觀點:
(1)主張美是主觀的,以呂熒和高爾太為代表。
(2)主張美是客觀的,以蔡儀為代表。蔡儀出版過一本《新美學》,蔡儀說:美的東西就是典型的東西……美的本質就是事物的典型性。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3)主張美是主客觀的統一,以朱光潛為代表。提出美是主客觀統一的說法。
朱光潛是怎么區別“物”和“物的形象”的含義的:
“物”指獨立于人而存在的客觀實在:“物的形象”是“物”在人的既定的主觀條件的影響下反映于人的意識的結果,所以已經不純是自然物,而是夾雜著人的主觀成分的物,即已經是社會的物了。
積極性:正確的指出了“物的形象”和外在的客觀事物不能劃等號
缺點:沒有把“物的形象”看成是勞動的產物,而認為是一種生產實踐。
3、美的可定義性問題:否定之否定的邏輯追求。
答:試圖徹底否定對美和藝術的本質的哲學探討,否定給美和藝術下定義的可能性,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一方面,美的總是不僅是學理技術上的分析問題,更是一個關系到整個人類情感和人生價值的問題,因而需要做專門的探討,因此,美的本質問題和美的可定義性既不應否定也無法回避。
另一方面,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對復雜事物的認識是人類心靈的客觀需要,實現自我創造、自我實現和自我解放,因此,美的本質問題不但無法否定,而且也是可以探討的。
要在批判和繼承相統一的基礎上,堅持多層次和多視角地對美的本質問題作出新的探索。)
4、美的觀念:一個開放性的系統
論述:你認為在美的觀念上應實行怎樣的變革?(怎樣理解美是一個開發性的系統?)
我認為美的觀念上應實行一種變革,把美視為開放性的系統。
第一、應該打破傳統美學的靜止、孤立等形而上學偏頗,轉而從變化、運動和多層次的結構中探索美。
第二、應當把美既不當成物質屬性也不看作精神屬性,而是視為人與現實形成審美關系的結果,視為人在現實生活中的自我創造和自我實現。
第三、由于從運動變化和多層次的觀點探索美,并且把美與現實生活緊緊聯系起來,因此,美在本質屬性就應是一個開放性系統,我們在探討美的本質問題時應該牢固樹立“美是一個開放性的系統”的觀念,認識到美不僅由多方面的原因與契機所形成,而且在主體與客體交相作用的過程中,處于永恒的變化和創造的過程中。
總之,美的形成和創造,是許多規定的綜合,是多樣性的統一。所以我們應該在美的觀念上實行一種變革,把美視為一個開放性的系統。轉自環 球 網 校edu24ol.com
5、馬克思:“人的感覺、感覺的人性,都只是由于它的對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才產生出來的。五官感覺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歷史的產物。”這句話揭示了人類審美感覺的來源,人類審美感覺只能來源于人類的(社會實踐,是全部世界歷史的產物)全部歷史。
6、美的本質的集合化界定:
1) 人是“世界的美”2) 美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3) 美是自由的形象4) 美在創造中
最新資訊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
- 江蘇2025年10月自考時間敲定!10月25-26日,考前真題資源整理速領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