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考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緣緣堂續筆癩六伯


作者簡介:豐子愷(1898~1975),原名豐潤,又名豐仁。中國現代畫家,散文家,美術教育家和音樂教育家、翻譯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被國際友人譽為“現代中國最像藝術家的藝術家” .豐子愷風格獨特的漫畫作品影響很大,深受人們的喜愛。他的文學作品內涵深刻,耐人尋味,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啟蒙者之一,是中國現代受人敬仰的漫畫家,散文家。他的文章在幾十年滄桑風雨中保持一貫的風格:雍容恬靜。其中多篇作品有魯迅式“鐵肩擔道義”精神,揭示社會黑暗,解剖人性的丑陋,同時也出現了人性“惡”的描述,更有其藝術審美的嬗變表征——“殺生”的描寫。
他的散文總是選取自己最熟悉的生活題材,以自己的所感,用最質樸到接近白描的文字中,傾注了一股真摯而又深邃的人生思考,探求人生的真諦,自然的佛理真諦,神游于兒童純真的情趣之中,于日常生活中吟味世態人情。描寫細膩,敘述委婉。豐子愷散文呈現為一種閑話語境,文本潛含一種與讀者對話的可能性,拉近了作者與讀者之間的距離。且又具有“淡如菊”的特點,即樸實平淡、自然無飾的語言以及清澄深遠的藝術意境。代表作有《子愷漫畫》、《護生畫集》等;主要散文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等。
《往事瑣記》,又稱《緣緣堂續筆》,是我國現代著名文學藝術家豐子愷晚年寫成而死后多年才得以公開出版的一本隨筆集。它不僅是研究豐子愷晚年藝術生涯的重要文獻之一,而且也是當代文學史上最有價值的藝術珍品。
《緣緣堂續筆》是作家在1971 年至1973 年間利用凌晨時分偷偷寫成的。在“文革”時期,作者的這些散文不僅與時代喧囂和當時主流的格式化寫作方式不同,保持了作家平和的風格,在對舊人舊事與生活瑣事的滿懷興致的記憶與書寫之中,體現出作家的生存智慧,并由此流露出在喧囂與混亂之中人性的生趣與光輝。為“文革”時期“潛在寫作”的代表作。作品中大部分是對遙遠往事的回憶,描寫自己曾經見過的情景和生活感受。其風格平易、質樸、自然、清新、雋永、瀟灑,沒有欺世的造作,沒有可厭的涂飾,沒有虛偽的拔高,它把人還原為人,寫出了一個合乎情理的通人性的有情世界。
知識點:
1.識記作者以畫傳世,代表作《子愷漫畫》等;主要散文作品有《緣緣堂隨筆》等。
2.簡析本文在對舊人舊事與生活瑣事的滿懷興致的記憶與書寫之中,體現了作者怎樣的生存智慧。
作者在“暫時脫離塵世”一文中寫道“苦痛、憤怒、叫囂、哭泣是附著在人世間的。我也在三十年間經歷過來,此中況味嘗得夠膩了。膩了還要在戲劇、小說中反復體驗同樣的刺激,真吃不消。我所喜愛的詩,不是鼓吹世俗人情的東西,是放棄俗念,使心地暫時脫離塵世的詩。”“今世有許多人外貌是人,而實際很不像人,倒像一架機器。這架機器里裝滿著苦痛、憤怒、叫囂、哭泣等力量,隨時可以應用,即所謂‘冰炭滿懷抱’也。他們非但不覺得吃不消,并且認為做人應當如此,不,做機器應當如此。我覺得這種人非常可憐,因為他們畢竟不是機器,而是人。他們也喜愛放棄俗念,使心地暫時脫離塵世。不然,他們為什么也喜歡休息,喜歡說笑呢?苦痛、憤怒、叫囂、哭泣,是附著在人世間的,人當然不能避免。但請注意‘暫時’這兩個字,‘暫時脫離塵世’,是快適的,是安樂的,是營養的。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大家知道是虛幻的,是烏托邦,但是大家喜歡一讀,就為了他能使人暫時脫離塵世。《山海經》是荒唐的,然而頗有人愛讀。陶淵明讀后還詠了許多詩。這仿佛白日做夢,也可暫時脫離塵世。”這段話最能夠體現作者在一個人深陷困境,甚至絕境時也能自得其樂的人生態度,這也是一種生存的智慧。
《緣緣堂續筆》全篇以從容、淡泊的筆墨,寫一個普通人身處孤苦伶仃的境遇中也能自得其樂的人生態度。
文革期間,政治混亂,批斗無日無之。在政治的最上層,這本來就是一場奪權的運動,彌漫全國的,就是互相猜疑、互打報告,乃至于文攻武斗的一種局面。在這場運動中,人性的尊嚴不但盡失,也受到了極大的扭曲,可以說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慘痛的一頁血淚史。在這樣一個苦難充溢的時代,作者主旨卻不是渲染痛苦,不是陷入絕望,瘋狂,而是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坦然的面對生活的災難,不偏不倚,寫消解痛苦之道,對人間仍然保留著一種平和的愛戀。這種哀而不傷、隨遇而安的態度,既體現了生存的尊嚴,本身也是生存的智慧,正所謂“入世出世間,不離世間覺”。有了這種達觀與知命的智慧,作者才能夠在自己心靈中保持一塊人性的綠洲。
3.分析本文中癩六伯的形象。
《緣緣堂續筆·癩六伯》中的癩六伯身材瘦小,一頭癩瘡疤,無人知其姓甚名誰,孑然一身,并無家室,自耕自食,每日做完生意,就在涼棚底下從容不迫地吃時酒,,這種酒“醉得很透,醒得很快”,喝到飽和程度,就在橋上罵人,頭上的癩瘡疤變得通紅“旁人久已看慣,不當一回事。……似乎是一種自然現象,仿佛雞啼之類。”這個人物更容易令我們想到魯迅筆下的阿Q.然而癩六伯有自己的家,并不住在土谷祠內,他也沒有阿Q式的狡猾,不游手好閑,上街賣的東西均系自產,且貨真價實。癩六伯是本世紀初浙江農村雖然對自己的處境心懷不滿,卻安分守己,誠實勤勞的貧苦農民,現實生活中實有其人。
他家中環堵蕭然,別無長物,卻很好客,而且不乏生活的樂趣,墻上貼了幾張年畫。“他就開開后門來給我欣賞他的竹園。這里有許多枝竹,一群雞,還種著些菜。我現在回想,癩六伯自耕自食,自得其樂,很可羨慕。但他畢竟孑然一身,孤苦伶仃,不免身世之感。他的喝酒罵人,大約是泄憤的一種方法吧。不久,親戚家的五阿爹來找我了。癩六伯又抓一把花生來塞在我的袋里。我道謝告別,癲六伯送我過橋,喊走那只狗。他目送我回南沈浜。我去得很遠了,他還在喊:”小阿官!明天再來玩!“
全篇以從容、淡泊的筆墨,寫一個普通人身處孤苦伶仃的境遇中也能自得其樂,達觀與知命的人生態度。
4.結合本文的寫作背景,分析本篇的主題意蘊。
《緣緣堂續筆》是作家在1971 年至1973 年間利用凌晨時分偷偷寫成的。在“文革”時期,作者的這些散文與時代喧囂和當時主流的格式化寫作方式不同,保持了作家平和的風格,在對舊人舊事與生活瑣事的滿懷興致的記憶與書寫之中,體現出作家的生存智慧,并由此流露出在喧囂與混亂之中人性的生趣與光輝,人性的綠洲。是文革期間“潛在寫作”的代表作。(郭路生《相信未來》也是潛在寫作的作品)
豐子愷所鐘愛的這種人生哲學,表面上看來真是“卑之無甚高論”,而且其聲音之微弱渺小在時代“高亢”的“戰歌”聲中幾乎被淹沒,但是在一個煽動人與人仇恨的年代,可正是這種微弱的聲音,代表人性的本真與恒常,代表人性與良心的存在。
5.簡析本文的藝術特點。
豐子愷的散文只用平常的字句,務求明白,不喜歡裝修粉飾,文字有一種樸訥而又明亮的味道,是典型的隨筆體散文,其《緣緣堂隨筆》融童心和禪趣為一體,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橫生。
細節描寫的作用。豐子愷散文寫人物,與他的漫畫相似,往往是取其神而略其形,即一般不寫人物外貌,甚至連五官都不畫,而著重寫能反映其精神狀態的情節細節,因而人物雖眉目不具,卻神采宛然。《緣緣堂隨筆·癩六伯》寫癩六伯,只用了兩個細節,即他向作者母親推銷新鮮雞蛋、竹筍而又不肯討價,店里人代為定價后他無不同意,以及“我”偶然散步到他住的村子,癩六伯熱情地燒茶、請吃花生,就把癩六伯的忠厚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環球網校高教自考頻道為您整理,更多海量資源盡在環球網校。考生亦或登錄高教自考論壇,與廣大考友一起交流!
最新資訊
- 歷年匯總!2025年10月《馬原》高頻考點及備考資料2025-09-23
- 重點!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常考簡答題匯總2025-09-22
- 臨考沖刺!2025年10月自考考試題型、評分標準確定,速領沖刺資料包2025-09-22
- 常考!2025年10月自考《英語二》高頻考點+必背知識點2025-09-22
- 2025年10月自考開考科目清單公布!新版教材這樣買才不會錯2025-09-21
- 倒計時!2025年10月自考考前沖刺,這些資料必須有2025-09-20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歷史事件時間點梳理2025-09-19
- 考生必看!2025年10月自考《中國近代史綱要》必背考點2025-09-19
- 重點收藏!2025年10月自考《習概(15040)》歷年高頻簡答題匯總2025-09-19
- 2025年10月自考報名全結束!后續備考要點、資源合集、考試須知一文看全2025-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