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級經濟師《農業經濟》論文: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一、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1、宏觀因素
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具有信息不對稱性、外部性及公共性的特點,因此必須在市場調節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監督職能。政府監督職能主要體現在農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方面,即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出臺農產品質量安全制度、研發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等,以此來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及檢測提供手段、依據及保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及檢測工作順利開展,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效果。當前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與檢測體系雖然已經初步形成,但依舊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缺乏完善的法律政策,處罰力度相對較輕,不足以對違反農產品安全標準的行為加以震懾,從而使得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頻發。同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機制缺乏靈活性,可操作性不足,在實際工作中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從而嚴重抑制了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二是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與國外標準相比,依舊存在針對性不足、分類粗糙、標準制定不科學等缺陷,從而導致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缺乏有效依據。同時,當前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還存在檢測技術落后、檢測人員不足等問題,而這必然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與檢測工作開展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三是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眾多,不同的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在規章制度、監管標準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缺乏統一性,從而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過程中極易發生監管不力的現象。同時監管設備也存在重復購買的現象,會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而這對于農產品質量監管效率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
2、微觀因素
農產品要想流入市場,必須借助供應鏈,而供應鏈主要涉及農產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配送、銷售等環節,在此過程中,不論哪個環節存在疏忽,都可能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造成不良影響。從微觀的角度來看,農產品在供應鏈過程中的意識與認識、技術與知識、信譽程度等都會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安全。
一是意識與認識。農產品生產企業受利益驅使,普遍缺乏自律意識,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極易出現違規使用非法添加劑、摻假使假的現象,而這必然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造成不良影響。作為農產品生產源頭的小農戶,由于文化水平有限,缺乏信息了解渠道,所以農產品安全生產意識相對較弱,在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無法對農產品進行科學管理,而且極易出現農藥使用過量的情況,而這也會在一定程度影響農產品安全質量;二是技術與知識。無論是從事農產品加工的企業,還是從事農產品生產的農戶,都需要具備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相關技術及知識,才能避免農產品在加工或生產過程中出現化學或生物污染。
據相關調查顯示,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最大影響因素就是源頭污染,因此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過程中必須對農藥殘留加強檢測。除此之外,農戶自身文化素養也會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造成重要影響,因此必須對農民加強農業知識、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農業安全生產知識與技能;三是信譽。信譽具體是指行為人出于長期合作需求或自身聲譽,對自身行為加以控制、約束,主動放棄機會主義的行為。在分散經營的情況下,消費者很難對農產品生產者的身份進行辨別,從而使得信譽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約束力度相對較低,而通過農產品生產者與農產品加工企業合作,可以借助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聲譽,來對農產品生產者的質量安全行為加以約束。
二、農產品農藥殘留的檢測技術
1、生物檢測技術
生物檢測技術是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工作中較為常用的檢測技術,具體是指根據需要檢測的農產品樣品,選擇與之相應的生物種類,觀察生物啃食、吸食農產品樣品的后續反應,對農產品農藥殘留情況加以判定。例如,家蠅較為敏感,用它吸食農產品樣品,觀測后續中毒反應,即可基本判定農產品農藥殘留是否符合標準。同時通過觀察病菌生長抑制情況,即可基本判定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狀況。
生物檢測技術不需要借助任何儀器設備,也不需要提前對樣品進行處理,但是對被檢測農產品狀態及農藥殘留含量的要求較高,主要用于農產品中毒現場的檢測,而且檢測結果缺乏準確性,無法對農產品農藥殘留量加以準確判定。
2、物理檢測技術
物理檢測技術主要包括毛細管電泳法、氣象色譜法、超臨界流體色譜法、色質聯用法等。液相色譜法的流動相為液體,主要用于比較容易分解的農藥殘留檢測。與之相反,氣象色譜法的流動相為氣體,主要用于比較容易揮發的農藥殘留檢測。這兩種檢測方法是當前應用較廣、較為權威的檢測方法,具備靈敏、便捷的特點,可以對農產品中的農藥殘留進行定量分析,但是運用這兩種檢測方法需要專業的檢測設備,而且檢測時間較長,需要花費較大的檢測成本。
色質聯用法是指將質譜與氣象液象聯用的檢測方法,這種檢測方法可以對農產品中的化合物結構加以鑒定,從而準確判定農產品農藥殘留的成分及含量,但是在使用這種檢測方法時也需要借助專業的操作技術及檢測儀器;毛細管電泳檢測法是指利用高電壓和毛細管,對農產品中殘留的農藥成分加以分離,以此來鑒定農產品化學殘留的種類及含量。
這種檢測方法運用到的緩沖劑不具有污染性,具有靈敏、高效、環保的特點;超臨界流體色譜檢測法是指在臨界壓力或溫度下,對農產品的某些特征加以檢測,以此來對農產品的農藥殘留加以判定,具有快速、便捷、高效的特點。
3、其他快速檢測技術
農產品農藥殘留檢測,除了可以運用上述檢測方法外,還可以運用免疫分析法、化學法以及酶抑制法。
免疫分析法具體是指運用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可逆性的結合反應,使顯色卡顯現出不同的顏色,然后通過比色的方式,來對農產品中農藥殘留情況加以判定;化學法是指運用金屬離子催化劑將農產品中殘留的農藥轉化為相應的水解物質,然后通過觀察水解物質得出農產品中殘留農藥的種類及含量;酶抑制劑法是指通過觀察農業靶標受抑制情況,來對農產品中氨基甲酸類及有機磷類農藥殘留的含量加以判定。
綜上所述,農產品安全管理及檢測工作的有效開展,對于提高農產品質量,保障農產品食用安全,減少農產品中毒現象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中國農產品安全管理及檢測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但是依舊存在檢測標準不統一、管理政策不完善、安全生產意識缺乏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及檢測工作效力的發揮是極為不利的。農戶、企業、社會、政府應通過健全監管體系、完善法律法規、提升檢測技術方法、增強安全生產意識等途徑,切實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及檢測水平,為公眾提供更為安全、放心的農產品。
大家可點擊查看>>2021年全國各地高級經濟師職稱評審論文要求匯總
溫馨提示:論文作為高級經濟師評審申報的必要條件,建議考生應盡早準備高級經濟師評審論文,避免無法參加評審,小編建議考生立即填寫 免費預約短信提醒服務,屆時我們會及時提醒您2021年各省高級經濟師考試合格證書領取時間通知,讓您在繁忙的工作中及時掌握高級經濟師考試相關信息!
以上內容是2021年高級經濟師《農業經濟》論文:影響農產品質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小編為廣大考生上傳更多2021年各省高級經濟師職稱評審、論文指導文檔,可點擊“免費下載”按鈕后進入下載頁面。
最新資訊
- 人社局認定!2026年高級經濟師職稱論文有效期刊發表指南2025-09-19
- 提前規劃!2026年高級經濟師需要準備幾篇論文?提前多久發?2025-09-18
- 經管類專業整理!2026年高級經濟師論文發表注意:合規期刊清單匯總2025-09-17
- 高級經濟師論文發表價格一覽!從千元到萬元,選擇需注意2025-09-16
- 開始準備!2026年高級經濟師評審論文該提前多久發?一文看全2025-09-15
- 人社部認可!2025年高級經濟師評審有效期刊全匯總(含省級/國家級/核心目錄)2025-09-12
- 2025年高級經濟師評審:論文查重標準+常見誤區,這些錯誤別犯!2025-09-12
- 人社部嚴查!2025年高級經濟師評審:學術不端行為匯總,別踩坑2025-09-11
- 收藏!2025年高級經濟師業績材料寫作模板:標準化撰寫指南(附套用案例)2025-09-09
- 2025年高級經濟師評審注意!這些期刊不認可,發表無效2025-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