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央遴選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閱讀理解巧辯分與總
【摘要】行測是公務員考試的必考科目之一,為幫助各位考生備考環球網校公務員考試頻道編輯整理發布2015中央遴選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閱讀理解巧辯分與總供廣大考生查看學習,環球網校公務員考試頻道提供及時的人事考試資訊及精品課程為廣大考試備考服務,更多復習資料及相關內容請關注環球網校。
>>點擊查看:2015年中央遴選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匯總
2015中央遴選公務員考試行測技巧:閱讀理解巧辯分與總
一、巧辯“分”與“總”
對于片段閱讀的常規主觀題來說,只要從宏觀方面入手,把握住文段的結構,確定出文段的重點,選擇出正確答案就會易如反掌。對于“總分”結構來說,只要能夠從文章中快速把握住“總句”,這個題的答案就出來了。一般來講,總句無非就是觀點句或者對策句,然而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總句”很難從文章中一眼找出來,對于這樣的情況,完全可以換個角度,通過排除“分句”來鎖定“總句”。在整個文段中,“分句”一般處于輔證地位,常見的“分句”就是原因論證、舉例論證等。下面就重點分析這幾種“分”句的模式,以供考生在找“總”句時進行排除。
二、表述原因的一般為“分句” 可排除
所謂原因論證就是指對某個觀點進行原因分析以便讓人更信服這個觀點,因此原因論證一般作為分句處于輔證地位。
【例1】現在的學術發言環境比過去好多了,可知識分子中存在一種奇怪的犬儒主義,不敢把自己的思想講出來,唯恐得罪什么人。之所以存在這種情況,有些是過去搞怕了,有些是膽小。但你在學術界,不把真正的問題講出來,看別人的臉色行事,是做不成學問、搞不成研究的。
對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做學問要敢于挑戰權威
B. 沒有骨氣的人成不了學術大家
C. 敢于表達自己的思想才能做好學問
D. 學術環境是影響學術成就的重要因素
【解析】文段中的“之所以存在這種情況,有些是過去搞怕了,有些是膽小。”就是對前面所提出觀點的一個原因論證,故而處于輔證地位,本身不重要,整個文段是一個提出觀點――解釋說明――重申觀點的總――分――總的文章結構,通過看首尾句可知答案就是選項C。
三、舉例論證的一般為“分句” 可排除
所謂舉例論證就是通過舉例子證明前后出現的觀點或引出一般性的結論,由此可知例子前后出現的的觀點或者引出的一般性結論才是重點,故而舉例論證一般作為分句處于輔證地位。
【例2】公元1616年,莎士比亞與湯顯祖同年逝世。二人都可算作16、17世紀之交的偉大劇作家。二人都愛寫劇本,不過寫法卻不大一樣。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故事臨近結尾,一雙戀人殉情身亡,慘烈的悲劇以雙方家庭的和解收尾。和解的意愿的確美妙,只可惜,莎翁用于和解的筆墨太過不經意,仿佛僅僅為了“和解”的概念草草應付收場。《牡丹亭》里的杜麗娘,因夢中的相遇而思,而衰,而死,又因此而還生,而圓滿。湯顯祖將筆墨揮灑于愛而不耗損于恨,推敲于柔美而不沉醉于暴力,他筆下的愛,期待、給予、容納、無嗔。
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 闡述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的偉大之處
B. 分析《牡丹亭》獨特的寫作手法
C. 比較莎士比亞和湯顯祖的藝術風格
D. 總結中外古典戲曲的共同點
【解析】文段從“比如《羅密歐與朱麗葉》......”之后全部是舉例論證,都是對前面莎士比亞與湯顯祖對劇本寫法不一樣的舉例說明,處于輔證地位,本身不重要,文段是一個總――分結構,故答案選C。
環球網校友情提示:如果您在此過程中遇到任何疑問,請登錄環球網校公務員頻道及論壇,隨時與廣大考生朋友們一起交流!
編輯推薦:
最新資訊
- 2026年國考申論熱點深度解析:10大命題方向與備考策略2025-11-18
- 2026年國考申論十大熱點全解析:免費下載備考寶典2025-11-18
- 2026國考申論備考指南:考前10大熱點全解析2025-11-18
- 2026年國考申論答題紙模板:6類萬能框架+50個主題金句庫(附格式避坑指南)2025-04-03
- 2025年國考備考資料免費下載:高頻成語辨析早讀講義助你突破語言關2024-12-12
- 2025國考申論范文下載:以創新為翼,翱翔制造強國藍天2024-11-15
- 2025年國考申論范文:教養之光,文明社會的金鑰匙2024-11-14
- 2025國考申論寫作范文:以“中國精神”為筆,繪就民族脊梁新篇章2024-11-14
- 2025年國考行測答題技巧:片段積累小技巧,彎路走的少之疑問句2024-11-02
- 【國考必贏】2025國考申論備考:講解稿的滿分秘籍2024-10-23